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研究

许楠 杨丽宁 常晓媛 李佩瑶 王丹 袁野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第三小学   0655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英语作业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的英语作业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因此,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基础,通过对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进行设计,以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作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持续地丰富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进行探索与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对作业进行科学地设计,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家庭作业设计原则

(一)差异性原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因此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教师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地发展。差异性原则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

(二)合理性原则

在进行作业设计之前,教师需要认真分析班上每个学生在不同阶段面临的学习难点和重点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作为分层设计作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帮助教师合理地划分学生层次。合理性原则还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进度调整作业难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三)实践性原则

英语实践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在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语言运用。实践性原则要求教师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富有创新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策略

本文以教科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Module2 My house为例,进行课后作业设计。

(一)制定课后作业目标

在设计英语作业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明确作业目标。这不仅包括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更要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在制定作业目标时,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取得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重知识的全面性,既要对知识点进行巩固,也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Module2 My house为例:

1.学习并掌握房屋相关词汇,如:house,  apartment,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bathroom等;

2.了解房屋布局和家具摆放的基本表达方式,如:on  the  left,  on  the  right,  in  front  of等;

3.运用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描述自己的家庭环境和房间布局。

(二)划分课后作业类型

在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和接受能力,以此为依据,为学生划分各类作业类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英语水平较高,学习能力和兴趣也相对较强;B层次的学生英语水平适中,学习兴趣和能力较为稳定;C层次的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学习兴趣和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三个层次,教师可以分别设计不同程度的作业内容,以实现分层教学的目标。

首先,针对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拓展性的作业,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这些作业可以包括英语阅读、听力、写作和口语等方面的练习,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结合本校学生家园周围的特色建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贴近现实,感受到家乡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们还要求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结合自己的梦想房屋进行楼层设计,以此作为该课时的综合实践类作业。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又能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针对B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注重巩固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提高学习兴趣。作业内容可以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的练习,让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最后,针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应以基础知识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作业设计要简单易懂,富有吸引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教师通过多媒体和电视等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英语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英语的实用价值。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英语录像,帮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同时,这些音像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和观念。此外,设计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作业,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现实世界产生更深入地思考。

(三)强化课后作业评价

在评价作业中,评价标准和方法必须贴合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不断进步。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需求,合理设置题目的难度,以确保公正评价。

具体来讲,首先,在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充分地考虑到了同学们完成作业的态度,多使用鼓励性的言语来激励学生。师生协作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老师们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应该把每一位同学的英语的特性以及他们各自在英语上的优势和劣势都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做到互相借鉴,互相激励。同时,评语的启发性也十分重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更多地反思和思考,以找出不足,寻求改进。其次,在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教师会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考量。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提供有力的指导。

三、总结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教学环境也出现了很大的变革,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持续的优化和创新,才能确保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高。本文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对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进行设计的原则及实施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实施课后作业,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吴宏力,于洁. “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23,(S1):140-141+147.

[2]石萍.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分层作业设计探究[J]. 亚太教育,2023,(03):152-154.

[3]杨建霞. 目标分类理论下小学英语高年段个性化分层作业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5):120-124.

本文系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23年度一般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多样性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编号JJ2023–340)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