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数学教学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正确认识数学教学观

冯娇

福州文博中学

摘要: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实践,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发展。

关键词:教学过程,活动,互动,发展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获取知识,得到能力,却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不但自己面临这个问题,还面临指导学生同样的问题.只有自觉探索规律,把握规律,才能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共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有识之士对学习方法都有共识,那就是当今及将来社会,文盲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

在所有学科的学习中,数学可谓最难的学科.它细腻、抽象、逻辑性强、环环相扣,是非常枯燥的学科.你要是生病缺课或一段时间不认真,就不容易跟上,非要花大力气弥补不可.要是缺少或对其中一两个环节理解不深,高楼大厦便难以建立.若是普遍理解不深,则学习效果只能平平,甚至更差.然而,它也美丽、多姿多彩,很能检验你的耐心,考验你的意志,判别你的聪明性.它又是如此的有用,在科学上被称为皇后,几乎没有一个领域用不上数学和能够离得开数学.在现实生活和各行各业中也处处离不开数学.因此,很值得我们花一番力气摸索、探讨、总结学习它的规律,并用永恒的毅力学习迄今为止的一切数学知识.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是进行数学改革,搞好数学教学的根本保证。为使数学教学顺利高效行进行,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促进自身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些常见的数学教学观包括:

 1. 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解题能力。

2. 培养数学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究性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4. 与现实生活联系: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情境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5. 信息化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例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

6.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当然,不同的教师和教育者可能有不同的数学教学观,而且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教学实践的探索,数学教学观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下面围绕数学教学过程进行剖析,解读数学教学观。

一、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

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简单地说,在数学活动中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有关数学结论的数学化过程。

数学活动同时也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民了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每位教师都必须认识到,是学生在学数学,学生应成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决不是模仿者。实际上教师的教总要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与落实,是学生在吸收、消化、理解、掌握、运用知识。所以,教学工作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二、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不能分离的,教学需要“沟通”与“合作”,是师生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就是通过这种对话和交流来实现课堂中的师生之间的互动。

因为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思考的学习过程,所以学生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考虑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当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实践出发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三、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教师特别应该使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如归纳、类比、猜想与论证等,使学生根据已有的事实进行数学推测和解释,养成“推理有据”的习惯,能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能够理解他人的思考方式和推理过程,并能与他人进行沟通。

数学教学实践,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发展。教师在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研究,开展创造性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数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参考文献:[1]李亚敏.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融入[J]. 名汇,2019(14):82-83.

[2] 袁辉.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德育融合的策略研究[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30):43-45.

[3] 汪赫. 让德育教育融入数学课堂——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3):90-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