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英语1+X模式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1+X模式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杨爽

营山县玲珑完全小学校 637735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对中学英语教师的阅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教师能够遵循新的教育政策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读书技巧,也在读书的教育手段上切实下功夫进行改进以求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当前的英语教材选文存在单一化的问题,没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将" 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应用,可以促进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之间的紧密融合,可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本文分析" 1+x"群文阅读内涵,分析探讨如何更好的借助" 1+x"群文阅读开展英语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标;" 1+x"群文阅读

前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包含学生自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部分,这为学生提供阅读提高素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初中英语教科书教科书采用的文章本身存在单一化的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读书需求。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尝试借助" 1+x"群文阅读构建全新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在课堂内外做好阅读学习,也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1+X”群体文本阅读的概念及内涵

“1+X”群体文本阅读模式是一种综合式的阅读学习模式,中的“1”特指核心,也就是凝结所有文本的教学主体;“x”指的是边缘,指的是由“1”这个主体延伸的相关文本。值得一提的是,“1 + X”群文阅读模式下的“x”不仅仅指的是群文文本的数量,而是指与“1”这个教学主体紧密相关的、符合学生兴趣和学习特点的高质量群文合集。

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用“1+X”群体文本阅读模式时,可将教材的文本材料被视为“1”,将课后收集的文字资料作为“x”,从而将“1”和“x”组合在一起,形成和谐的统计有机体,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其阅读思维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基于“1"构建英语“1+X”群体文本阅读的策略

1 .加强对教材文本的深度解读

初中英语老师想提高“1+X”群体文本阅读的教学效果,就有必要深入阅读教材的内容。首先,教材本文本身在“1+X”群体文本阅读教学中具备核心地位,扮演“1”的角色,蕴含着阅读教学主体,因此,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阅读,以提炼出核心教学主题,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x”文本。

以“Good morning”为例,教师在该单元教学过程中即应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刻而全面的解读,该单元以“Good morning”为标题,单元语篇中所包含的内容也均与基本社交有关,包含大量的社交基本用语,可见本单元的教学主体为“Preliminary socializing”,教师确认了这一主题之后就是确认了“1+X”群体文本阅读中的“1”,就可以根据“1”来构建“1+X”群体文本阅读课堂。

2.对教学主题进行全面解读

英语教材中包含了不同的主题,主题是“1+X”群体文本阅读课堂的核心,唯有确认了正确的主体才能避免无意义的“x”扩散。不同学生受教育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解读方式不同读文章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悟,教师在基于主体“1”渗透“x”文本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化阅读需求;教学主体也必须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教师可从教材主旨思想、教材包含的英语基础知识、学生的学习需求等三个方面对主题进行解读。

以“Good morning”为例,教师经过教材分析后确认了“Preliminary socializing”这一主题,接下来教师需要基于这一主题整合相关“x”文本,在此之前,教师需要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分析。从单元主旨内容角度出发,“Preliminary socializing”这一主题下包括社交场景等元素,从英语基础知识角度讲“Preliminary socializing”这一主题下包括社交用语、社交文化等内容,从学生阅读兴趣与需求角度来讲“Preliminary socializing”这一主题下包括不同社交场景中的社交活动等内容。教师可从主题中包含的多元化内涵出发寻找、整合、应用相关的“x”多文本素材。

三、基于“X"构建英语“1+X”群体文本阅读的策略

1.对“X”文本材料进行科学地选择

初中英语教师在选择“x”文本时应确保文本材料与教学主题“1”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此才能充分展示“+”在“1+X”组文本阅读中的作用,才能保证主题与阅读群文本之间能够产生高度匹配这样“1”和“x”才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才能使“1+X”群体文本阅读教学模式更富吸引力。“X”文本群中包含的文本应当包含教材选材及教材外部的延伸选材,如此才能充分展示出“X”文本的丰富性与实用性。

将课内外阅读素材很接近的链接起来能够促进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如果老师不能依据主题对群文阅读材料进行科学选择,就无法凸显出“1+X”群体文本阅读教学的魅力与价值,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选择群文阅读文本时应当依据学生实际需求进行精挑细选。

以“Good morning”为例,教师确认并仔细分析过单元教学主题“Preliminary socializing”之后,即可从单元主题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X”文本。教师在选择“X”文本时既应当注重从主题出发,也应当注重文本内容的健康性与积极性,还应当考虑文本阅读难度应当略高于本班学生的阅读能力,将文本阅读难度保持在学生跳一跳脚就能够够到的地方。这样,才能利用“X”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如,教师可选择《Learning to Get Along》、《Rooster's new neighbor》、《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等与初级社交场景、初级社交语言有关的英文读物,从而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1. 在课内外对“x”文本群进行合理拆分

“1+X”群体文本阅读教学模式下,文本数量较多,阅读内容含量较大,初中英语教师需要重新组织“x”文本结构,可以在课堂上遵循文章的主旨分配学生在课堂内需要阅读的文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分配学生在课堂外需要阅读的文本,促进学生进行综合阅读,如此才能有效开阔学生视野,有效开拓学生思维。教师在拆分、分配“x”文本群时,可根据教学主题、文本类型、文本长度、文本难度等对本文进行分配。

以“Good morning”为例,教师在分析教材内容、分解阅读教学主题之后选择了《Learning to Get Along》、《Rooster's new neighbor》、《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等群文文本,其中《Learning to Get Along》这一读物与教材内容最为贴近,其中包含的英语知识也与教材中包含的英语知识高度契合,教师可将这一文本分配与课堂之中,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对课堂内容进行学习,起到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Rooster's new neighbor》、《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这两个文本篇幅较长、趣味性较强、英语基础知识含量较为丰富,教师可将这两个文本分配到课外阅读过程中供学生进行自主深度阅读。

  1. 引导学生按计划进行“1+X”群体文本阅读

“1+X”群体文本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内进行群文阅读时有教师作为指导可有效保证阅读有效性。部分文本是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中使用的文本,学生在课外群文阅读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指导,有可能导致阅读效率较低,为了帮助学生更加顺利、更加高效的进行课文群文阅读,教师可基于群文文本为学生是定阅读计划,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表,引导学生根据阅读计划表进行计划式阅读。

例如,教师在督促学生阅读《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这本书时可以引导学生按照目录进行阅读,要求学生每天完成一个章节的学习,并在学习完成之后填写阅读计划表。阅读计划表中包含章节主题、章节内容主旨、章节英语基础知识、章节阅读后收获总结等内容,学生完成阅读计划后将计划表上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情为学生提供必要指导,从而提升学生课外群文阅读有效性。

结语:“1+x”群文阅读在课堂教学实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初中英语教师在选择“x”文本时不能校内提供的阅读辅助资料和课外辅导资料,而是应当扩大文本获取渠道,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和学生一起基于“1”这个主题整合与选择“x”文本,构建更完美的“1+x”群文阅读在课堂,学生也可以基于这样的课堂以上课和读书两不误为前提喜欢上读书,最终为实现自身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献参考:

[1]李静."1+X"群文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 2022, 15(3):3.

[2]房德红.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20(7):3.

[3]吕骏.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3(1):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