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教育认识与实践关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6
/ 2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教育认识与实践关系研究

杨艾伦 余光荣 李亚楠 王振宇 肖璐佳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三全育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随着现今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释与发展也更加丰富。现代高校教育的发展正转向由实践带动认识,实践哲学的地位愈发重要。文章从知识的来源问题、认识与实践关系对教育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视域下的教育“异化”现象这三个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三全育人”视域下基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高校教育创新策略。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教育;认识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又一具体体现。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三全育人”,归根结底是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各领域,贯穿始末,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指引高等教育由“认识指导实践”向“实践带动认识”的过程转变

一、高校教育的认识与实践关系

(一)知识来源的理性思考

人的一切知识来自对于对象的实践。客观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产生感性映像,主体意识对事物进行理性思考继而形成知识。所以,认识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与感官,意识也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外部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经验材料,一旦脱离其中思考问题,思维就会离开客观世界产生超验的观念,康德曾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用“二律背反”来说明这种谬误。马克思开创性地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无法脱离客观世界,但我们却可以有意识地改造社会。社会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化的自然概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生存空间,即人利用实践活动去改造的自然,我们的认识范围随着历史实践运动的不断发展而扩大。

(二)认知与实践关系对教育的重新审视

认识与实践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理论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过去的一切以往经验与实践的普遍概括,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一些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倾向于将学科知识孤立传授,忽视了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与现实世界的普遍联系,造成的后果是学生认为教师或教材传授的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将实践置之一旁,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并不一定都具有符合当今社会的普遍知识,亦或是传授经过仔细考察订正之后的新知识,这样教育下的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诸多现象自发进行考察的能力。为了克服这一局限,高等教育正逐渐尝试实施跨学科的教学策略,以促进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尽管这一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科间的对话与合作,但实践中仍存在诸多挑战。因为没有实际考察地区的综合因素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实践在具体行动过程中仍然只是概念或者形式。对于学生而言,由于理论往往是总结概括性的而非诸多具体现象,他们不清楚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利用于当今社会,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的文化素养结合实践,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为。

(三)现代社会视域下的教育“异化”现象

“异化”概念源自德国古典哲学。在黑格尔的哲学理论中,绝对精神的运动过程就是通过自我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过程,即绝对精神的外化。而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对于这样一个无从考察的客观精神的认识,提出了具有现实性原则的认识方式。他提出了人的主体性的基础地位,批判了黑格尔将人作为绝对精神自我异化的一个过程环节,因此也就说到“要求把对象世界归还给人”这样的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教育异化,在高校教育的语境中,表现为教师或学生抽象劳动产生的成果并非以自我实现为目的,而是自身与教学目标相对立的状态。教育异化产生的原因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高速发达的网络信息媒介迅速充斥社会各层领域,传统的求知形式加速退化,人们对文字和语言的认识能力以及对书籍、教材和课堂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加之社会发展过快,理论知识表现出滞后性,对于大多数高校学生而言,没有足够的辨识能力,一旦受到当今新媒介发展的影响,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动态仅具有“点状”的了解,造成理论与实践“异化”脱节,而教师同样面临着教学方式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困境,教育目的也异化成为完成特定指标,进而被物欲、环境以及现实所束缚。

二、基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高校教育创新策略

(一)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对等关系重要性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学生的引导、教育和陪伴者,深刻理解领会教师与学生的对等关系重要。基础在于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学生对自己的身份具有自我认同,体现在教师需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学生需要履行自己受教育的义务上。在张容南教授对泰勒的解读下,“人的能动性就在于回应社会价值空间中存在的善观念的能力,即依据这些善观念进行强评价的能力。”因此,教师身份的力量在于教师在个人成长经历与人生体验中逐步形成了相对普遍的评价善的能力,从而能够做出良性的道德价值评判,这种能力并非来自于道德律令,而是在社会经验中实现自我道德实践能力的过程。学生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同样也会通过自我的理性能力不断完善自我的道德评判。教师与学生都是在道德实践中达到完善的过程,应当相互促进。

(二)打破传统教育的固有门槛向数字化高速转向

技术革新引领着教育技术架构的演进,新兴的信息技术正在推动教育信息化技术体系从传统架构向云端和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新模式转变。传统的教育技术趋向单一化建设,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技术环境。然而,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学生的学习环境就会不再受限于时间与空间,而是在共享空间自由选择学习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的全过程化。同时,教师能够获得更多关于教学资源的反馈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模式的转变不仅降低了教育信息化门槛,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为教育的个性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三)利用地域优势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教育的改革应当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地缘、文缘、人缘优势,为学生开拓合适的实践场景,实现全方位育人。通过合作,高校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场景,还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实现高校与地方发展的双赢。高校应当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当地社区的服务和建设中。首先,通过志愿服务、社区调研、文化活动等形式,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具开放性。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促进学校与地方的互动,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的社会影响力;高校还可以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创新实验室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的实践平台。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更多与地方发展紧密相关的课程,如地方经济发展、区域规划、地方治理等。深刻把握“三全育人”的内涵,阐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将有助于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面临的转型矛盾化解,这对高等教育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化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杨艾伦云南艺术学院讲师;余光荣云南艺术学院副教授;李亚楠云南艺术学院助教,王振宇云南艺术学院本科在读;肖璐佳云南艺术学院本科在读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