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脏慢性排异反应又称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是心脏移植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远期存活。超声成像具有可重复、简便等优点,目前是监测心脏移植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对于早期诊断上述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逐渐应用于心脏移植术后的常规监测,笔者就超声成像技术在心脏慢性排异反应诊断中的进展作综述。

  • 标签: 血管内超声 负荷超声心动图 超声造影 移植物血管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国产D-Shant心房分流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方法连续入组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植入国产D-Shant心房分流器的CHF患者24例。植入术前及术后即刻,右心导管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左房压(LAP)、右房压(RAP)、肺动脉压、跨房间隔梯度压差、心脏指数及肺/体循环血流量比(Qp/Qs);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舒张末面积指数(LAEDAI)、左房舒张末容积指数(LAED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舒张末横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心房分流器分流孔径、分流速度和分流压差;评估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程度;记录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6 min步行测试(6MWT)等,行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植入术前、术后PCWP/LAP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与术后3个月患者NYHA分级的相关性,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3个月NYHA分级改善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①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D-Shant心房分流器。②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PCWP/LAP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显著下降(均P<0.001),跨房间隔梯度压差显著下降(P<0.001),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减低(均P<0.001),Qp/ Qs显著升高(P<0.001)。③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TAPSE、RVFAC及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加(均P<0.05);术后3个月LVEF及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加(均P<0.05),二尖瓣反流程度显著减轻(P=0.001),三尖瓣反流程度未见显著改善(P>0.05)。LAEDAI、LAEDVI、LVEDVI、LVESVI、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A)、室间隔侧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S′)、E/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肺动脉内径、右房舒张末横径、右室舒张末横径和下腔静脉内径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心房分流器分流孔径、分流速度及分流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及3个月患者NYHA分级改善、KCCQ评分增高、6MWT显著增加(均P<0.01)。⑤LVEF术前-术后、PCWP/LAP术前-术后、TAPSE术前-术后、RVFAC术前-术后与术后3个月患者NYHA分级存在显著相关(rs=0.738、-0.730、0.738、0.723,均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术前-术后是术后3个月患者NYHA分级改善的独立预测因素(OR=0.687,95%CI=0.475~0.992,P=0.045)。结论国产D-Shant心房分流器植入后可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与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是评价CHF患者D-Shant心房分流器植入疗效可行、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慢性心力衰竭 D-Shant心房分流器
  • 简介:摘要:城市广场作为承载当代都市多元化生活的重要“城市容器”空间,其发展已经走过了很长的历史。本文在综合分析城市广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武汉市洪山广场为例,针对洪山广场在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营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广场空间。

  • 标签: 容器 洪山广场 广场营造 人性化
  • 简介:摘要血小板在凝血、止血、机体固有免疫反应、肿瘤转移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病理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基于血小板的独特性质,研究人员制备血小板膜包裹的仿生纳米载体,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如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与传统的纳米载体相比,血小板膜仿生载体具有高生物相容性、高迁移率、体内循环时间长、固有的生物降解性以及靶向定位病变组织和细胞的能力等诸多优点。本文将重点论述血小板仿生纳米载体在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纳米载体 血小板 细胞膜 生物仿生
  • 简介:摘要水凝胶是一种具有独特三维网状结构的良好药物缓释载体,可在机体局部储存、释放药物并产生持续疗效。为满足临床实践中多元化的治疗需求,需对体内应用的载药水凝胶进行主动、无创的体外控释。近年来在超声响应性水凝胶领域已进行了系列研究,本文在简介水凝胶药物传递系统特性及释药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对超声响应性水凝胶药物传递系统的响应机制、设计思路及特性、释药性能和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 水凝胶 药物传递系统 控制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