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4 个结果
  • 简介:2018年7月26日,AnimalModelsandExperimentalMedicine——AMEM正式被国际著名开放存取期刊目录数据库DOAJ(DirectoryofOpenAccessJournals)收录,这意味着AMEM期刊质量以及开放获取出版政策得到了认可。AMEM被DOAJ数据库收录,标志着AMEM向国际化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 标签: EXPERIMENTAL 目录数据库 国际化 Access 期刊质量 OPEN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滋补肾阴方温补肾阳方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大鼠治疗作用。以探讨它们之间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49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滋阴组(灌服生药含量为1.05g/ml滋补肾阴方,按每100g体重0.7ml剂量),补阳组(灌服生药含量为0.78g/ml温补肾阳方,按每100g体重0.7ml剂量)。于造模3个月后开始给药,1次/日,连续6d,休息一天后,再连续灌服6d。给药2个月后,将大鼠处死,取胫骨行不脱钙骨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对其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结果切除卵巢5个月后,大鼠胫骨TBV%显著降低,TRS%以及TFS%,AFS%,MAR,BFR,OSWmAR皆显著增高。给大鼠灌服滋阴补肾方温补肾阳方2个月后,均能使上述指标发生逆转,但程度有所不同,温补肾阳方效果要明显优于滋补肾阴方。结论滋补肾阴方温补肾阳方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均有明显治疗作用,但温补肾阳方疗效要优于滋阴补肾方。

  • 标签: 滋补肾阴方 温补肾阳方 卵巢切除 骨质疏松大鼠 治疗作用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对雌性树Ju麻醉,生殖器官解剖卵母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为制备转基因树Ju奠定基础,方法用1%戊巴比妥钠(10^-3ml/g体重)肌内注射对树Ju麻醉,比较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对麻醉效果影响。对雌性树Ju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卵母细胞形态特征等进行观察。结果(1)在25-28℃,18-20℃下麻醉持续时间分别为80min,130min;(2)雌性树Ju子宫为双角子宫,卵巢外有包膜;(3)卵母细胞富含色素,卵母细胞透明带质膜韧性较山羊强,结论在25-28℃下,用1%戊巴比妥钠(10^-3ml/g体重)对树Ju麻醉时间比较适中,便于实验操作而且苏醒快,雌性树Ju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卵母细胞形态特征观察表明,树Ju胚胎移植,转基因等实验操作小鼠类似,但树Ju受精卵须进行离心处理。

  • 标签: 雌性树Ju 麻醉 生殖器官 解剖 实验动物 卵母细胞
  • 简介:对活体鼠肾脏局部分散血清蛋白进行免疫组化分析通常很难用传统方法来实现。为此,日本Yamanashi大学ZhouD等人创造了体内冷冻技术(invivocryotechnique)。他们使用该技术结合冷冻置换法,检测了牛血清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过载鼠肾脏中血清蛋白,并与传统方法获得数据进行对比。他们每天给小鼠注射BSA,连续2天,小鼠出现明显蛋白尿,并可在其肾脏Bowman’s间隙肾小管观察到免疫组化方法定位BSA,这些部分也可以观察到其它内源性小鼠血清蛋白。

  • 标签: 免疫组化方法 牛血清蛋白 冷冻技术 小鼠 肾脏 过载
  • 简介:目的应用缺氧动物模型比较纯氧环境(pureoxygenenvironment,POE,100%氧)空气环境(roomairenvironment,RAE,21%氧)复苏对新生大鼠缺氧性大脑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影响。方法7日龄20只SD(SpragueDawley)乳鼠建立缺氧2.5h模型后,分为纯氧环境组(POE)空气环境组(RAE),每组再根据复氧后时间点分为2个亚组,即24h组72h组,每亚组5只。按时间点取各组乳鼠大脑半球右侧额顶皮质行电镜样品制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复氧各组均可见神经元、神经毡细胞间隙水肿。RAE24h组神经元核膜结构不清,细胞器减少,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嵴断裂;粗面内质网扩张,常呈空泡状,核糖体减少;高尔基复合体囊泡扩张;溶酶体较多。RAE72h组细胞器改变同前,但类似凋亡细胞核较多,坏死细胞亦较其他组多见。POE24h组病变较RAE24h组轻。POE72h组细胞内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较丰富,病变亦比RAE72h组轻。结论POE复苏较RAE复苏可更能缓解缺氧致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及减轻脑水肿。提示,纯氧环境对缺氧复苏后大脑皮质神经元有一定保护作用,并表明本动物模型适合缺氧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研究。

  • 标签: 复氧 超微结构 神经元 大脑皮质 缺氧新生大鼠
  • 简介:目的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PGC-1α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利用RT-PCRQRT-PCR方法分析PGC-1αmRNA组织表达情况。方法本实验以广西巴马小型猪背最长肌cDNA为模版,PCR扩增PGC-1α基因CDS序列,将其连接至pEASY-T5载体,转染细菌、验证序列测定;通过RT-PCR半定量QRT-PCR实时荧光定量检测PGC-1α基因在小型猪多个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广西巴马小型猪PGC-1α基因CDS序列,全长2391bp,编码796个氨基酸,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9.9%,两处碱基发生同义突变,分别是C-A1105GA1524;PGC-1α基因在广西巴马小型猪心脏肾脏中表达丰度最高,其次是肝脏、皮下脂肪背最长肌,而在胰腺中未检测到其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广西巴马小型猪PGC-1α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了多种组织表达分析,为后续研究PGC-1α在小型猪2型糖尿病发生过程中作用途径打下基础。

  • 标签: 广西巴马小型猪 PGC-1Α基因 序列分析 组织表达
  • 简介:目的克隆日本大耳白兔白毛黑眼系(白毛黑眼兔)眼部虹膜Trp1、Trp2基因,获取其完整外显子序列。进一步推测这两个基因编码蛋白,并分析其特征。方法从白毛黑眼兔黑色虹膜组织中提取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来自小鼠、大鼠同源引物,扩增获得白毛黑眼兔Trp1、Trp2基因外显子片段。然后对已知片段进行3’RACE5’RACE,从而获得白毛黑眼兔Trp1、Trp2基因外显子完整序列。利用相关软件对获得序列进行翻译分析结果首次获得了白毛黑眼兔Trp1、Trp2基因外显子全序列。该实验兔Trp1基因编码序列全长1604个碱基,其核苷酸序列与人相似度为87.9%,小鼠相似度为82.7%。TRP1成熟蛋白包含513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人相似度为89.8%,小鼠相似度为86.6%。该实验兔Trp2基因序列全长1554个碱基,其核苷酸序列与人相似度为83.2%,小鼠相似度为81.9%。TRP2成熟蛋白包含494个氨基酸,其序列与人一致度为84.2%,小鼠一致度为84.4%。结论本研究获得TRP1、TRP2序列已知家兔酪氨酸相关蛋白家族成员TYR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这三种蛋白之间有较高相似度,并且TRP1TRP2蛋白序列表现出了酪氨酸酶家族结构上保守性特有的结构特征。

  • 标签: 白毛黑眼兔 酪氨酸相关蛋白1 酪氨酸相关蛋白2
  • 简介: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是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理想模型,但研究过程往往受到遗传工具品系资源限制,无法有效地调控目的基因表达,阻碍实验深入开展。为了方便果蝇领域实验室开展研究,我们首先开发并优化了基于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随后研发了转录激活系统新一代转基因干扰技术,最终可以简单高效、准确特异地调控目的基因表达。同时,利用这些遗传学新技术,我们构建了相应基因敲除、转基因转录激活、转基因干扰果蝇品系资源库,使清华大学果蝇中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果蝇技术资源中心之一。这些新技术以及相应果蝇资源,正在被国内外果蝇研究领域实验室所应用,对发育疾病等相关研究发挥着广泛促进作用。

  • 标签: 黑腹果蝇 遗传工具 果蝇资源
  • 简介:目的: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对大耳白黑眼兔(whitehairblackeyesrabbit,WHBErabbit)、日本大耳白兔(Japanesewhiterabbit,JWrabbit)新西兰兔(NewZealandwhiterabbit,NZWrabbit)3个实验兔品系进行遗传分析。方法选用90只实验兔皮肤组织样品提取基因组DNA,用60个随机引物对实验兔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电泳结果筛选出多态性较高引物进行RAPD-PCR分析,再利用Popgene3.2统计软件对3个品系扩增条带进行遗传分析,获得实验数据结果分析结果表明:(1)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5个多态性较高引物,3个品系实验兔共检测到493个扩增片段,长度在100~1800bp之间,筛选25个引物中,其中16个引物既可扩增出3个品系共同DNA条带,也可扩增出WHBE兔特有的特征条带;(2)WHBE兔位点数为234个,其中多态位点数166个,多态位点比为70.94%,JW兔位点数为228个,其中多态位点数122个,多态位点比为53.51%,NZW兔位点数为231个,其中多态位点数94个,多态位点比为40.69%;(3)三个群体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385,0.22220.1905;(4)JW兔NZW兔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8443,其次为WHBE兔JW兔遗传相似系数,为0.8204,WHBE兔NZW兔遗传相似系数最低,为0.7862。结论结果表明WHBE兔JW兔NZW兔之间有遗传相似性,也存在着遗传差异,应用RAPD技术可以很好地检测实验兔不同品系之间以及同一品系不同个体之间亲缘关系。

  • 标签: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目的测定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主要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对脏器重量体重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计算出相应直线回归方程多元回归方程。方法实验选用6-10月龄普通级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30头(其中♂16头、♀14头),分别测定体重7个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通过SAS软件进行脏器系数性别间比较各脏器重体重间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性别间比较,小型猪仅有心脏脏器系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公猪胃脏母猪肺脏外,所测脏器重量体重间均有明显正相关线性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公猪肝脏肾脏,母猪心脏、肝脏肾脏对各自体重有影响。结论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主要脏器系数性别间差异较小,其体重某些脏器重量存在一定线性关系。

  • 标签: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 脏器重量 脏器系数 相关与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为建立SHIV艾滋病动物模型提供毒力较强病毒株,将新合成SHIV-XJ02170病毒适应猴体,并增强其毒力.方法实验前采集猴血清并进行血清学检查PCR检测.选出13只无SIV,STLV-1,SRV/DB病毒感染猴.第一批实验,将SHIV前病毒DNA质粒经肌肉注射到猴体内,每只500μg;SHIV病毒液,经静脉注射到猴体内,每只2ml.病毒质粒病毒液各接种2只猴.当第一批猴体检出病毒后,10ml感染猴全血,抗凝后静脉注射到第二批猴体内,当第二批猴检出病毒后再将10ml感染猴全血静脉注射到第三批猴体内,连续传代4次.每批实验均定期采集血液标本,分别用肝素EDTA抗凝,进行病毒分离;病毒基因PCR检测;CD4,CD8测定;病毒抗体检测.结果SHIV-XJ02170病毒SHIV-XJ02170前病毒DNA质粒在猴体内传代中均能分离出病毒;从传代猴血浆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检出了病毒DNARNA基因;CD4,CD8测定结果显示有暂时性倒置现象,后变为正常倒置正常交替出现;在传代猴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HIV病毒抗体.结论SHIV-XJ02170病毒SHIV-XJ02170前病毒DNA质粒,均能在恒河猴体内复制.

  • 标签: 体内 复制 病毒DNA 外周血单核细胞 PCR检测 静脉注射
  • 简介:目的了解牛卵丘细胞生长特征及构建基因载体对卵丘细胞转染情况转染后阳性细胞扩增效率。方法用透明质酸酶消化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获得牛卵丘细胞,了解牛卵丘细胞生长特点,并用分子大小分别为7178bp31085bp两种带有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新霉素抗性基因(Neor)质粒载体pMSCV-EGFP-NeorpGC1-collagen-EGFP-Neor分别转染靶细胞。结果用脂质体法转染对数生长期细胞,均获得了绿色荧光阳性细胞,但小质粒转染效率在72h时是大质粒6倍(14%vs.2.3%)。在800μg/mLG418筛选浓度下,14d后分别获得了7个3个较明显单克隆细胞群,对它们进行挑选、扩大,都获得了较纯单克隆细胞系。最后根据EGFPcollagen已知基因序列对转染pGC1-collagen-EGFP-Neor质粒阳性细胞进行三个不同区域DNA片段扩增,结果表明,扩增基因片段大小正确,数目完整。结论对卵丘细胞进行基因转染,分子大小等于小于31kb基因可以有效转入,但小分子载体比大分子载体具有更高转染效率。经过筛选都可以获得纯转基因细胞系。

  • 标签: 卵丘细胞 细胞培养 脂质体 细胞转染 转基因
  • 简介:目的初步研究巴尔通体在恒河猴体内存在情况,并分析其柠檬酸合成酶(gltA)基因序列,判断巴尔通体种属。方法16只来自福建恒河猴,用血琼脂培养基分离可能存在巴尔通体。根据NCBI数据库上巴尔通体glt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巴尔通体菌落为模板进行扩增,将获得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结果从3只恒河猴体内成功分离到了巴尔通体病原,并获得了巴尔通体gltA全长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五日热巴尔通体同源性99%。结论福建来源恒河猴种群携带巴尔通体病原,巴尔通体流行地区可能存在鼠灵长类动物之间病原体流行传播。

  • 标签: 五日热巴尔通体 柠檬酸合成酶 恒河猴 序列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株静脉感染小鼠模型。方法30只BALB/c雌性小鼠经尾静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株每只106CFU,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并分别在感染后6周、10周、14周处死小鼠,进行脾、肺组织病理切片、抗酸染色、计脏器荷菌数。结果感染后小鼠体重呈逐渐上升趋势,脏器病理变化随时间推移由急性炎症逐渐转为慢性炎症反应,抗酸染色均为阳性,脏器荷菌数感染剂量相对应,并至少可持续14周。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株静脉感染动物模型,为其进一步用于结核病防治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模型 近交系小鼠
  • 简介:目的制备阿霉素心肌损伤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2组:正常对照组(CON,n=9)阿霉素模型组(ADR,n=15)。ADR组腹腔注射阿霉素2mg/kg,每周3次,连续2周,CON组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完毕后饲养5周;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死亡率;7周后检测心脏血流动力学及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心肌氧化损伤生化测定。结果ADR组大鼠死亡率为40%,CON组无死亡。CON组比较,ADR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显著升高(P〈0.001,P〈0.05);组织学检查结果符合心肌损伤病理学改变典型特征;心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P〈0.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按12mg/kgADR总剂量,以每周3次,共两周,每次2mg/kg腹腔注射方式给药,7周后大鼠心脏产生明显功能及形态学异常,可成功建立ADR心肌损伤大鼠模型。

  • 标签: 阿霉素 心肌损伤 大鼠模型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研究肠上皮细胞体外模型—小肠类器官培养体系,探索其相关病理检测技术方法,为肠道相关疾病体外研究提供便利平台。方法将小鼠肠上皮隐窝分离并培养成小肠类器官,体外模拟肠上皮生长发育过程。通过制作石蜡切片,探索应用免疫组化技术以及基于基质胶中类器官三维水平免疫荧光技术对相应增殖分化信号进行检测。结果探索并建立了小肠类器官体外培养体系,应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技术三维水平免疫荧光技术能够准确检测小肠上皮结构生长发育状态。结论小肠类器官体外培养体系建立免疫检测技术应用,将逐渐使其成为人们研究肠道相关疾病最为有利技术手段。

  • 标签: 小肠类器官 石蜡切片 免疫组化 免疫荧光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