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张在讲授英关法时,应该讲求案例分析,并具体讨论了案例分析的方法——试卷讲评和课堂讨论,以促使学生比较准确地把握英美法,促使学生“象律师那样思考、那样表达”。

  • 标签: 判例法 案例式教学法 问答式教学法
  • 简介:<正>一、前言:"同意"抗辩产生的情境和理论回应受害人的"同意"(consent),又称受害人的承诺,是指法益主体对于他人侵害自己可以支配的权益的行为所表示的允诺。在英美法系中,受害人"同意"作为一种抗辩理由(defence)而出现是有特定场景的。在英美法中,刑法中的"同意"作为一种抗辩理由往往出现在这样一种颇具争议的场合:一个人,不管是基于寻求满足还是为了追

  • 标签: 英美刑法 身体伤害 抗辩理由 英美法系 行为违法 consent
  • 简介:以19世纪以来的英美医疗过失刑事案件为素材,展示过失处罚规则在英美三个阶段的发展状况;说明刑事过失与民事过失之间的境界线的变动轨迹;最后按照过失样态,对恶劣的医疗行为,医生的裁量错误,单纯过失分类进行探讨。

  • 标签: 医疗过失 轻率 疏忽大意的过失 医生的裁量错误 单纯过失
  • 简介:犯意转移原则用以解决D意图杀死V1而实际杀死了v2等类似情形之责任认定问题。该原则起源于16世纪的英国普通法,对英美刑法司法及立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但亦面临着实践窘境及学者的猛烈批判。作为事实错误不免责之理论,犯意转移原则是建立在抽象故意观基础上的刑罚政策选择。在打击错误的场合,犯意转移原则对于D的责任认定并不妥适,因为它忽视了刑事责任的认定在主观与客观、事实与规范、自由与强制之间的博弈。

  • 标签: 英美刑法 犯意转移 抗辩转移 事实错误
  • 简介:刑事案件中最难侦破的案件要算案发后数年才开始进行调查的案件。随着时间推移,证人的记忆会衰退变模糊,环境会发生改变,而涉案的关健人物可能搬迁他处,甚至死亡。所以,对警方来说,这种案件是最棘手的。

  • 标签: 刑事调查 方法介绍 侦查人员 证人 活动规律 刑事侦查
  • 简介:英美法系刑事理论中的刑事责任是一个辩护事由,即免责事由。那么,如果对一个犯罪人判刑,使其接受惩罚,对于犯罪人的归责与可谴责性的判断就是一个关键的前提。在英美刑法中,关于刑事归责的理论较多,主要分为主观论和客观论,其中主观论分为选择理论和性格理论,而且在英美法系国家,这些理论的争论一直在进行。本文就对这些理论进行介绍,并且对其加以述评。

  • 标签: 英美刑法 刑事归责 刑事责任
  • 简介:本文首先着力分析了英美财产私法中财产的含义,将其区分为财产权与财产体两层意义,分别与一些相关重要概念进行辨析,说明它们之间细微的差别所在.然后依照解释了分析法学的一套分解财产概念:请求权、特许权、权能和豁免权,并认为它与大陆法系的权利分类办法各有高下,制度选择的关键在于找好恰当的时机.最后简略分析了新财产的问题,主张在民法典总则中纳入"财产"的概念,定义其为一切可为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对象.

  • 标签: 财产权 《美国财产法重述》 英国 私法 请求权 特许权
  • 简介:<正>在英美法系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提供证据责任,又称"证据责任"(evidentialburden)、"用证据推进的责任"(burdenofgoingforwardwithevidence)或"通过法官的义务"(dutyofpassingthejudge),它是提出某项证据使自己的主张成为

  • 标签: 证明责任 分配标准 犯罪构成要件 辩护理由 犯意 免责事由
  • 简介:精神障碍豁免(InsanityDefense)是一种刑事责任的辩护事由。不同时代,精神障碍对于刑事责任有着不同的影响。刑事古典学派将犯罪的原因归纳为人的自由意志。而近代犯罪学派则着重考虑精神障碍犯罪人的社会危害。在此基础上,20世纪的英国法院发展出野兽检验、麦纳顿规则等一系列判断精神障碍的标准。而在美国的法庭之上,精神障碍作为影响受审能力与实质能力的抗辩事由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举证责任作为一种平衡实体法律与大众感情的调节器,在欣克利案件之后发生了有利于公共安全的变化。

  • 标签: 精神障碍 犯罪 刑事责任豁免
  • 简介:在认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英美刑法传统上坚持“不得谴责被害人”的原则,但这一原则不符合被害人学的原理,而且,在英关刑法中,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例如被害人同意、自我防卫与挑衅行为中均承认了被害人的共同责任。承认被害人的共同责任,具有合理的规范性基础。根据权利的限定性原理,被害人共同责任可区分为自愿的权利减少型和非自愿的权利减少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行为人与被害人在具体案件中相关权利的重要性程度、比较因果关系与比较罪责等因素,从而为被害人共同责任的适用提供了具体的判断标准。英美刑法的被害人共同责任原理对我国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标签: 不得谴责被害人 被害人共同责任 自愿的权利减少 非自愿的权利减少
  • 简介:<正>目次一、我国适合于建立独立监事制度——启示之一我国监事会制度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监事会缺乏独立性。在我国,监事会几乎全部由内部监事组成,而这些内部监事因与管理层朝夕相处易被同化。此外,他们往往是总经理和董事长的部下,在诸如报酬等诸多涉及监事利益和权益的问题上常常受制于管理层。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要这些内部监事发挥监督作用会很困难。因此,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创建独立的外部监事

  • 标签: 董事责任 股东利益最大化 公司监事会 职工董事 判断规则 内部董事
  • 简介:普通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不是由立法文件规定的法规总和,而是在司法实践中,由英国最高司法机关—上诉法院和上议院的判例组成。判的法讲究遵从先例的原则。普通法罪是指由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创立的罪名,体现了普通法的传统。在当代的英美国家,虽然具有相当多的成文法,但仍保留了普通法罪,并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 标签: 普通法 普通法罪 刑法典
  • 简介:在边沁功利主义的影响下,19世纪中期在英美法中出现了被告人作证制度。该制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成为英美法国家一项特有的诉讼制度。现在,被告人作证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借鉴,因为它符合诉讼价值的要求,也符合刑法合目的性的理念。被告人作证制度使法官在更大程度了解案情的同时,保护被告人的沉默权。但为了公平和正义,此时的被告人不再享有'反对自证己罪'的特权。中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制度与之相比有利有弊,辩解为利,供述为弊。因此,我国的相关诉讼制度应当以此为鉴,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 标签: 被告人作证制度 功利主义 被告人供述与辩解
  • 简介:作为现代英美合同法的核心理论与原则的对价理论,在古典合同理论确立后,获得了一般化。就其内涵,英美法上先后出现了两种主要的经典理论:英国的获益受损理论和美国的对价交易理论。本文梳理了对价理论的历史演化过程,特别时上述两种经典对价理论各自的产生、流变、继承、含义、构成及二者之相互关联与差别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 标签: 对价原则 获益受损理论 对价交易理论
  • 简介:随着网络数字时代的来临,计算机软件在经济、科技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保护软件开发者权利的立法及学说层出不穷,但是对软件开发者的义务及责任问题的探讨却相对较少。本文从英美法上的合同责任的角度,对软件产品的质量责任进行探讨,希望能给我国的软件产业相应启发。

  • 标签: 英美法 软件 合同责任 合同默认条款 免责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