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由于各种原因,农村消费纠纷解决存在诸多难点,这对于农村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治理十分不利。基于此,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形成良好的农村市场经营秩序、完善护农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刻不容缓。

  • 标签: 农村消费 纠纷解决 消费者权益
  • 简介:今年2月20日晚23时10分,武胜县劳动保障局局长华晓泉得知重庆汉源香鸭肠王火锅店武胜分店员工因未得到工资在与老板发生冲突,当即指示监察大队迅速出击,了解事态,妥善处置。23时17分,分管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副局长熊扬和监察大队长杜世文以及公安人员赶到出事现场。据员工反映,火锅店老板不做了,12名员工共计7465元工资未得到。

  • 标签: 劳资纠纷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劳动保障局 公安人员 火锅店 员工
  • 简介:2001年7月14日,湖北省黄冈市最大的国有企业——黄冈市铝业集团公司总经理祁松,被公司设备科一职工之子伊罗劫杀在家。10月31日,咸宁市化纤厂厂长汪仕华在办公室被前来要求增加“买断工龄”费的职工徐育东杀害。12月20日,襄樊市襄阳物资公司副总经理吴诗平在对所属燃料公司进行破产清算时,遭到一职工家属袭击,不治身亡。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劳资纠纷问题应当受到高度重视。

  • 标签: 劳资纠纷 职工 副总经理 铝业 集团公司 经济转型时期
  • 简介:今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宝山区外劳力纠纷调解委员会共接待外省区民工劳务纠纷335起,涉及纠纷当事人及相关人数达80多人,受理210起,经调解达成协议124起,追回工资等补偿金达94.6万多元。这是实践“三个代表”中“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又一个生动体现,保护了外地劳动力在沪打工的正当合法权益,维护社区一方安定。

  • 标签: 宝山区 中国 上海 外劳力纠纷 劳动法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资纠纷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社会问题。笔者认为,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的关键在于从基层人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基层发现并化解劳资矛盾,避免劳资纠纷激化、升级。具体来说,应当建立四道“防护网”。

  • 标签: 劳资纠纷 预防 社会问题 社会稳定 劳资矛盾 纠纷激化
  • 简介:患者是医生的衣食父母,病人成就了医生的事业。反过来说,医生是患者的健康卫士、救命恩人。医患之间本应当亲如鱼水,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原本唇齿相依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近年来,医患纠纷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双方的争议越演越烈。

  • 标签: 医患纠纷 义务 告知 医院 现实生活 医生
  • 简介:刘莱2002年10月在西安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打工,期间工资一直没有结算。公司一项目部向其出具了数额相当的欠条一张,但至今未予兑付。被告某建设工程公司因为主张其和项目部之间属于内部承包经营关系故拒绝给付工资。当事人遂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承担给付责任。该案于2005年2月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 标签: 案例分析 合同纠纷 2002年10月 劳务 2005年 有限公司
  • 简介:王某是某化工公司操作工。2006年9月14日上夜班,在接受工段长张某安排工作时,与张某发生纠纷,张某将其左脸打伤。王某于2006年5月18日向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性质认定申请,区劳动保障部门经调查取证,认定申请人左脸受伤不属于工伤。王某对此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法向匕级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复议撤销了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

  • 标签: 工伤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纠纷 劳动保障部门 具体行政行为 否认
  • 简介:通常,工程合同标准格式文件的起草者都有一个普遍的习惯,即:合同内容中纳入要求将合同争议或分歧提交仲裁的条款。人们认为,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人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决比提交法院系统解决的结果应该更加令人满意。

  • 标签: 仲裁 工程合同 代理人 司法程序 建筑业
  • 简介:人才资源是当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人才资源结构性过剩的背景下,企业员工的离职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对员工离职行为的动因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着力分析员工离职行为的预防和决策措施,为企业员工离职行为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企业管理 员工离职 解决措施
  • 简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加入“WTO”,国有企业正按照世贸规则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国外大量的企业也纷纷进入中国争夺国内市场,呈现激烈的竞争态势。为守住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国企领导必须紧紧依靠职工,发挥职

  • 标签: 国有企业 中国 职工 国企 收入 竞争态势
  • 简介: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妥善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在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师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等职业学校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所以,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且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更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师资问题 中职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就业 人才培养过程 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