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陈雁平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9期
  • 机构:一个热爱语文教学的教师,一定深知如何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向往的科目。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教师应该是魅力无限、光芒四射的。那么这种魅力是怎么造就的呢?这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郭爱菊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3期
  • 机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人去使用,会出现明显不同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差异性更明显。为什么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及探究,我觉得那是因为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所遵循的原则和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而造成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雁飞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3期
  • 机构:要演出一台好戏,演员要讲究舞台艺术;要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要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除了抓教师的业务进修外,重视和不断提高教师课堂语言的修养,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方面。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徐春玉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5期
  • 机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如何准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精髓,切实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认真面对和仔细思考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语文课程改革的好坏,更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塑造,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掘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袁玲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9期
  • 机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一生的第二次生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是一生中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了解高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尤其是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并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就成了中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罗郊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9期
  • 机构:语文科是三大科之一,课时相对多,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的时间也相对多。不仅这些,平时学生每篇作文也会流露出自己的心声,班主任可以及时知道学生的情况,很多事情都可以防患于未然,同时班主任平时的工作也可直接或简接渗透语文科知识。所以,我私下认为语文教师当班主任可以相得益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胡锋利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5期
  • 机构: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条河,学生是那欢跃奔腾的水流,那么教师就是两边的堤岸,护送着水流沿着正确的方向涌入浩瀚的海洋。教师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决定力量。适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去诠释,去阐述,去贯彻。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成为具有亲和力的情感型语文教师,从而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