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下,国民经济飞速发展,我国正追求高水平的经济均衡发展状态,但目前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另外,受文化、政策等条件的限制,这一目标的实现任重而道远。在此环境下,部分经济学家提出以投融资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为城镇注入资本支持,满足其巨大的资金需求后再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更高目标。但投融资作为一种难以控制的经济因素,难以把握对其的约束与调控,用什么来吸引资金,如何能留住融资才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城镇建设的融资模式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 标签: 投融资研究 城镇化建设 高等教育研究 模式探索 经济均衡发展 地区发展水平
  • 简介:文章利用SYS—GMM法,基于1992—2012年城市动态面板数据,就职业教育对中部地区城镇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职业教育促进了中部地区城镇质量的提高。其中,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而非初等职业教育发挥了积极影响,且2001年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最大,但到2001年后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最大。分城市看,职业教育有助于提高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城镇质量,但在县级市却未表现出现类似影响。其中,职业教育在2001年前对省会城市城镇质量的促进作用最大,2001年后则是在地级城市中发挥较重要的影响。相对于地级城市,省会城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在2001年前对城镇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在2001年后高等职业教育则表现得最显著。样本期内,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初等职业教育均未在提高城镇质量方面有明显影响。

  • 标签: 职业教育 城镇化质量 中部地区
  • 简介: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是我市加快工业城镇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我市科教状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科技教育与工业城镇的关系,指明了我市之所以发展滞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科教的落后,并为我市加快科教发展提出了若干合理化建议.

  • 标签: 工业化 城镇化 科教兴市 人才强市
  • 简介:本文利用2011年地级市层面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区域高等教育是否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资本培育三个方面提升了“人的城镇”水平。基于对“人的城镇”的内涵阐释与指标测度,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的促进作用因城市规模而异,科技研发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实现,社会资本培育的促进作用在小城市更强。本文建议构建省内协同发展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地方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制定城镇发展规划,大中城市的高等教育注重高级与普适性,非大中城市注重特色与实用性。

  • 标签: 高等教育 人的城镇化 区域发展
  • 简介:<正>我国现有3,500多个小城镇和53,000多个乡属小集镇。它们星罗棋布于城乡之间,成为城乡联系的天然枢纽。近几年来,我国各地的小城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情况虽然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小城镇企业的资金积累日益增多,常住人口日

  • 标签: 教育质量 教育结构改革 教育资源 教育经费 农村中小学教育 办学条件
  • 简介:学校少先队文化建设是德育建设的关键,农村学校不重视少先队建设,导致少先队组织建设薄弱、文化阵地简陋、少先队活动单调。针对农村学校少先队存在的问题,应在转变学校观念的基础上,完善少先队活动阵地,并充分利用农村地区资源,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少先队活动,使农村学校的少先队文化建设焕发生机,为农村地区少先队员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 标签: 农村学校 少先队文化 问题与对策
  • 简介:相对全省来说,徐闻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然而其新农村建设并不落后,相反,还走在全省的前矛.该县所倡导的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核心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受到省市领导的表扬,成为省重点推介的模式.2007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徐闻视察时,也对徐闻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本文立足于实际,分析了徐闻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做法,总结经验,旨在探索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之路.

  • 标签: 新农村 徐闻模式 启示
  • 简介:阐述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分析造成的原因,然后提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对策.

  • 标签: 农村 问题 原因 对策
  • 简介:利用安徽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以《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为依据,对安徽省新农村建设进程进行研究,展示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以明确目前安徽省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定位,以顺利开展全省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并最终实现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 标签: 安徽省 新农村建设 进程
  • 简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加快农业现代,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农村成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农业现代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标签: 农村成人教育 大报 注重 培养人才 先导性 优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