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在推进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管理现代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等学校要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与创新,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

  • 标签: 高校 教学管理 现代化 创新教育 创业意识 运行机制
  • 简介:作为一名现代学校管理者,应通过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使自己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真诚为师生服务的思想和科学化、人文化的管理行为,并以此来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的发展。怎样才能达成此目标,并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呢?我认为,作为现代学校的管理者,应当胜任“八种角色”,即管理者首先应是一名学习者、践行者、服务者和协调者,同时还应该是一名研究者、思想者、引领者和自律者。

  • 标签: 学校管理 课程改革 知识结构 人文精神 角色转换
  • 简介:关于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前不久本人曾发表过一些看法,但现在回头看,觉得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追问,因为一个对象的构建并不是通过某种开创性的理论行为就能够一劳永逸地予以解决的问题,相反,它是一项费时耗神艰苦细致的工作,只能通过一系列细小的矫正修补甚至否弃重构等活动来加以完成和完善.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教育管理学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目的
  • 简介: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是整个农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系统中集中了全国近15万大中专农科毕业生(相当建国以来在农业系统工作农科毕业生的35.7%),担负着将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任务。为了研究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讨农科人才合理学历结构,完善业务岗位与岗位规范,以及为深化农业教育改革,调整农业教育层次,合理的培养和使用人才,使农业教育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农业部于1985年、1986年先后两次组织人员在全国对种植业农业技术推广

  • 标签: 农业技术推广 学历结构 农业系统 农业教育 技术成果转化 业务岗位
  • 简介:一、农业院校面向基层的问题过去,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分配去向,常提到要面向基层,面向工矿,面向边疆.作为农业院校,过去的基层一般指乡一级单位.文革以前,特别是六十年代,曾有一大批农业院校大学本科毕业生分到乡一级政府和场站工作,在那里

  • 标签: 招生制度 大学本科毕业生 一级单位 基层农业 中专毕业生 院校毕业生
  • 简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0年止,全国有高等农业院校66所(专科15所),专任教师2.6万人,在校研究生0.37万(博士240人),本专科生12.5万(专科3.7万);中等农业学校376所,专任教师2.8万,在校生18.4万。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之比为0.044:1:0.44:2.04,层次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学科专业建设,全国设有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51个(博士学位16个),学科专业103种(博士40种);本专科专业145种;中等专业105种。学科专业比较齐全,传统专业得到初步改造,新兴学科和产后贮

  • 标签: 农业教育 专科专业 高等农业院校 专任教师 学位授予单位 博士学位
  • 简介:论教育现代化□黄利群“八五”末期,一些经济发达,完成“普九”任务并不断巩固提高其成果的地区,提出了“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口号并付诸实施,这是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征兆。由此构成了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完成‘普九’——实施素质教育——向教育现代化迈进”...

  • 标签: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工程 学校管理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 社会发展 人的现代化
  • 简介:系统科学引入高等教育管理,无疑将会引起一场该领域的管理革命。而且,这将是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形势下,不可避免的一场管理革命。随着系统学、信息论、控制论、大系统理论以及决策技术、规划技术、网络分析技术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日益密切的结合,必将逐步地、全面地刷新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在这场深刻的变革面前,首当其冲的是各级高等教育管理者。他们能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能不能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将决定我国高教事业的

  • 标签: 世界新技术革命 管理革命 管理理论 教育管理实践 高教事业 大系统理论
  • 简介:教师的德育素质是教师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素质。教师的德育素质主要包括德育理念、专业精神和德育能力。德育即教师对德育的理性认识及在此基础上的4德育信念,是教师有效德育的基础和前提,属于德育素质结构的第一维度;专业精神是有效德育的动力系统,包括教师的热情、亲童性、责任感与合作精神等,属于德育素质结构的第二维度;德育能力是教师能使德育活动顺利进行并保证其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包括德育的实践能力、临床技能及

  • 标签: 教师 德育素质 专业精神
  • 简介:现代学校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加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明确其开放性、民主性、多样性、生成性等特征,明确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网络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基本内容,明确方向性、整体性、主体性、选择性等原则,明确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建设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 特征 内容 原则 思路
  • 简介:正气。指光明正大的作风或风气。现代校长尤其是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应讲正气、讲政治,光明磊落,诚信正直,以自身正气感染熏陶师生,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一正压百邪”,“身正不怕影子歪”。校长的人格、品质、修养时刻都在影响着教师的行为习惯、工作作风,并由此形成校长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非权力影响力。

  • 标签: 现代校长 期中 熏陶 中小学校长 教风 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