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影响研究学制改革的因素进行分析,指出:高等教育内部的教学模式与外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共同作用于研究学制的改革。结论认为: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以灵活学制为基础实施“研究硕士”与“课程型硕士”并存且有所侧重的培养模式。

  • 标签: 体育 硕士研究生 学制改革
  • 简介:体育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衍生学科,对体育学科的研究理应综合众学科知识。体育硕士研究生作为体育学科科学研究是重要后备军团,对解决体育领域中的复杂性问题作用重大。课程设置作为研究人才培养的核心,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更改陈旧的课程设置、转变培养方式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以解决复杂性体育问题,对体育硕士研究生及体育学科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建议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加强对体育硕士研究生学科交叉思念意识,重点在课程设置内容上增加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课程,从而完善课程设置来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

  • 标签: 学科交叉 体育 硕士 课程
  • 简介: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7名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心理问题阳性率为35.04%,阳性项目数和多数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各专业之间在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方面也表现出差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 标签: 体育硕士 心理健康 因子
  • 简介:耗散结构是比利时化学家普利高津提出的一种理论,'这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在不断的与更大的系统进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并到达一定阈值时,就可能从原先的无序状态,转变成为一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序的状态'[1]。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了解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发展现状,以及当前我国体育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不足,分析体育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奠定好理论基础。

  • 标签: 体育硕士 培养 耗散结构
  • 简介:采用自编的"高校体育类硕士研究生科研现状调查问卷"对10所高等师范院校的531名体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其科研现状,并探讨对其科研造成不利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学生科研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科研教育和科研能力培养力度不够,学生良好科研兴趣和态度的培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从事科研活动较少,科研能力不强;学生的科研动机中存在较多的不良动机,对学生科研造成不利影响的原因来自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社会、学校和导师对男生和女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男生和女生的科研能力相当,女生在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科研兴趣和态度方面明显好于男生;研二学生科研兴趣和态度情况明显差于其他年级学生。

  • 标签: 体育 高等师范院校 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 科研 调查
  • 简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系统研究与比较分析方法,根据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发展对体育教育硕士研究生需求,针对我国西南部及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学模式现状进行调查,围绕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对建构合理、科学、可行的,以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职业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提高专业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以培养教育职业技能为中心,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学习、重视教学技术应用、重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对促进与推动我国西南部及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与发展,探索与改革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的培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 标签: 民族地区 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学模式 教育职业技能 社会发展需求
  • 简介: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2013年以前毕业的所有排球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等相关方面展开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分析,结合访谈意见探讨当前就业形势,并尝试提出切合实际情况的建议。

  • 标签: 排球 研究生 就业现状 分析 调查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了解当前体育院校在读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的状况,结果表明:在读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认知准确;男女生部分体育锻炼动机有显著性差异性;男生偏爱对抗性强的运动,女生则偏爱对抗弱、运动量小的项目,锻炼上都具有专业趋同性;体育锻炼的场所和时间具有集中性,出现"锻炼拥堵"现象;周锻炼次数具有分散性;参与体育锻炼具有盲目性。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 标签: 体育院校 在读硕士研究生 体育锻炼 干预策略
  • 简介:通过对我国部分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的调查研究和专家访谈,分析了目前我国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体育院校 研究生教育 研究方向 专业设置
  • 简介:当前研究体质、体能状况不容乐观,加强研究体育工作,普及研究体育课程,保障研究体质健康亦为研究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对研究体育课程模式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阐述,以期对普及研究体育课程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 标签: 研究生 体育课程 体质
  • 简介:通过对河南六所高校在读研究与本科进行的体质状况测试,以及对研究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研究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令人甚忧。这与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对开设研究体育课重视不够,缺乏明确目标和方向等问题密切相关。

  • 标签: 河南高校 研究生 本科生 比较研究 对策
  • 简介:分析了1979~2009年中国体育研究学位点的发展情况。我国体育研究学位点经过10批审批,到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有120所,学位点有257个;自1986年体育学博士研究招生以来,19所体育学博士招生院校具有29个博士研究学位点。2005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使体育形成了体育学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的综合格局,为我国体育研究的培养开辟了新的培养渠道,解决了我国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问题。然而,我国体育研究教育还存在博士、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置不完善、4个二级学科间发展不平衡以及研究培养单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体育学 学位点
  • 简介:武术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学校武术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培育民族精神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内容、形式和主导思想也不尽相同。然而,在我国现在的学校教育中,武术开展的情况不容乐观。而来自朝鲜半岛的跆拳道自传入之日起,一直就风靡华夏,受到中小学生和年轻人的青睐。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武术和跆拳道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的现状、内容、模式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并借鉴跆拳道在韩国学校教育中开展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学校武术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学校教育 武术 跆拳道
  • 简介:目前我国研究体质测试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家对研究体质测试无相关规定,各单位重视程度不一,参加测试学生人数比例较低,测试指标选用范围虽然相对广泛但系统化、规范化不足,缺乏测试反馈信息的提供等。建议建立研究体质测试制度,加强宣传工作,灵活运用测试组织方式;指标的选用应兼顾共性与特性,并增加运动能力指标;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加强体质咨询机构建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运动处方。

  • 标签: 研究生 体质测试 组织方式 指标
  • 简介:本文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研究创新能力的社会因素的研究,旨在提高社会各界对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为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 标签: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武术教学 创新能力 研究生 社会学因素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测试、问卷调查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普通高校研究的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安徽省高校研究的体质状况总体情况处在中等水平,合格率占74.33%.女研究的合格率较高为90.56%,但肺活量、台阶试验、10m×4往返跑、握力、纵跳等指标得分较低,特别是研究的呼吸系统机能和心功能水平指标得分较低.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研究的体质状况不容忽视,提出加强研究体育意识的教育,改善其体育环境,建立体育俱乐部,加强体育心理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研究生 体质现状 体育意识 体育锻炼
  • 简介:<正>年龄:21岁位置:前卫专业:国贸系,大学一年级足球经历:1991年-1999年,西城体校(阜城门小学,110中),1999年-2005年,国安梯队2006年,中乙冠军,晋级中甲对于张淼来说,升入中甲,好坏各半。2005年12月,他被国安俱乐部淘汰之后,放弃了职业足球,选择进入校园,像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一样读书、毕业,找工作。一番恶补书本后,张淼终于踏进了大学校门,没想到,转了一圈他又回到了职业赛场。

  • 标签: 张淼 职业足球 职业球员 学校门 张森 中甲
  • 简介:随着研究毕业后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彰显,武术研究在就业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构建武术研究实践能力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运用特尔斐调查法和因子分析法提取出了3个公因子并对其命名,构建了武术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武术训练指导能力3个二级指标15个具体指标的武术研究实践能力指标体系。为今后培养武术研究的实践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武术研究生 实践能力 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