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为推动我国英语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决定于2004年5月21日—25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第四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此前,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共举办过三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第一届于1985年在广州举行,由我国著名英语教育家王佐良教授主持,近200人参会;第二届于1992年在天津举行,由许国璋教授主持,外研社协办,参会人员近300人;第三届于2001年在北京举办,由胡文仲教授主持,外研社承办,与会代表近千人,大会宣读论文500余篇。这是目前国内举办的同类研讨会中学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第四届研讨会的主题为:NewDirectionsinELTinChina.(中国英语教学的新方向)。论文用英文撰写、宣读。论文长度一般不超过4000英文词,在会上宣读的稿子不超过2000词,宣读时间每人限20分钟。本次研讨会的征文不得是已经发表或投稿的稿子。已发表论文可以参评第一届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奖。

  • 标签: 中国英语教学 国际研讨会 外语教学与研究 英语教育 出版社 大学教授
  • 简介:2002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方针,特别提出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高科技,特别是把网络和多媒体融入外语教学,这实际上就是以大学英语教学为突破口,提出的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它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教师+书本+黑板"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基于现在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和时代需求而引发的反思,是一场思想观念上革命。它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乃至今后中国外语人才的培养,中国的教育制度,教育模式,都会有深远的影响。只有从这个意义和高度上去认识,我们才会自觉地投身到这场革命中去,被动地跟着走是不行的,这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遵循这一系列改革精神,我们对已有的大学英语教材的选题规划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并对今后的选题工作和选题方向进行了一些思考。

  • 标签: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出版资源 大学外语教学改革 多媒体技术 思想观念 教育现代化
  • 简介: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外阅读理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Holmes首先提出了多层次因素理论,由Singer加以丰富扩展。Cough,Laberger和Samuels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了信息处理阅读模式。Rumelhart提出的交互式心理语言模式在EFL/ESL研究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关注,之后,以Mathewson,Lunzer和Gardner马代表的一批学者,从社会交际的角度探讨阅读过程,提出了情绪型阅读理论,而从三十年代就开始的篇章理论研究,在VanDijk等学者的研究下也被运用到阅读理论的探索中。本篇文章选取了其中的交互式阅读理论,包括其中影响最大的图式理论,把阅读理论和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试图揭示这些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 标签: 互动式阅读理论 图式理论 英语教学问题
  • 简介:动机是影响二语习得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学者对此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对于动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泉研究人员说法各异。动机是由不同的变量所组成.而这些变量对二语习得的各个方面也有不同的影响。本文作者试图发现影响动机的各个变量以及其对中国学生的影响,并且提出相应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也介绍了韩国的成功经验。并且以此为基础,找出适合中国学生的学习方法。

  • 标签: 动机 情感因素 语言教学 二语习得
  • 简介: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所有大学生都必须学好的一门课。由于大学英语实行全国四、六统考,而且考研也要考英语,大多数大学生都对如何学好这门课甚为关心。本文想就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不同及如何学好大学英语等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供广大同学参考。1.注重词汇学习,努力扩大词汇量。词汇量小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解决起来也比较棘手,非下大功夫不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应从中学时的1,800个词提高到四级(基本要求)的4,200个词或六级(较高要求)的5,500个词。也就是说,在两年(一至四级)的大学英语学习期间,学生的词汇量须增加2,400至3,700个词,仅增加的数量就超过了中学所学的所有词汇总数,平均每学期要学习生词600个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非英语专业学生无论如何也应把努力扩大词汇量作为主攻方向之一。如何更好地扩大词汇量呢?具体的词汇学习技能很多,如通过构词法、联想法等等,但较为有效的应是“自然习得法”,也就是在听、读过程中遇到某个生词后自然而然地通过上下文学会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通过这种方法学习的词汇记得牢,用得上,...

  • 标签: 大学新生 大学英语 新生谈
  • 简介:本文考察了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不同年级写作中的名物化结构使用情况,并对其教学提出了建议。借助语法隐喻的理论和英汉对比研究的成果,我们发现认知因素和母语的干扰共同作用导致了名物化使用频率偏低和误用。其中,主要原因是用英语写作时产生的思维短路降低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使之无法进行隐喻式思维。

  • 标签: 名物化 写作 语法隐喻 迁移
  • 简介:众所周知,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院校,由于外语教学有着各自的不同背景,学生的英语水平总是参差不齐。尤其我们石化院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山区和边缘地区,这些学生与江浙一带和一些大城市来的学生英语水平悬殊很大,即使实行分级教学,在同级段内的学生,由于个人差异的客观存在,发展仍然不

  • 标签: 学生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英语水平 分层式 教学方法 教师
  • 简介:外语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因为词汇是外语语言三要素之一。语言若离开了词汇,就无所谓语言。正像建筑一座大厦,没有建筑材料,有再好的地基和图纸也无从谈起。因此,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基础,不掌握大量词汇、阅读翻译、听说、书写等其它能力的提高都无法顺利进行。Widdowson(1992)曾提出,在语言环境丰富的情况下,词汇与语法的交际功能相比词汇是主要的,语法是次要的。

  • 标签: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词汇游戏 外语教学 建筑材料 学生 语言能力
  • 简介:近年来,词汇在外语教学中开始得到重视。在国外,语言学家纷纷撰文研究词汇习得理论和教学方法Z在国内,外语教学界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然而鲜有文章针对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提出解决词汇教学存在问题的具体办法;1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先天不足”。由于八十年代初交际法的引人,中学英语教学抛弃了过去重视词汇的传统,中学六年900多学时学了不到2,000词。1999年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大学新生入学词汇量为1800词。与此相比,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四级基本要求是两年280学时学2,400词,词汇总数达到4,200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显然承受了太大的压力,词汇量的先天不足成了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绊脚石。程慕胜等多年来一直呼吁英语教学实行大、中、小学“一条龙”规划,增加中学词汇教学量,为大学阶段英语教学打好词汇基础,以使大学英语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上。其二是“后天失调”。交际法主张在语篇(context)中学习词汇,把词汇教学当作阅读教学的附属内容。然而,就当前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面临的实际情况而言,我们不应该把词汇教学完全纳入阅读教...

  • 标签: 大学英语 略论大学 直接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