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泥炭与褐煤划分界限尚未得到真正解决。虽然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做过不少研究工作,但其结果都不够理想。其主要原因是未能找到一个典型并具有代表性泥炭、褐煤连续性剖面及足以解决问题研究方法和手段。褐煤普查勘探,也存在着泥炭与褐煤界限不清问题,尤其是对泥炭化程度高泥炭和褐煤化程度低褐煤,更不易分辨。云南通常把它们笼统称作褐煤、柴煤、草煤等,定名极不统一,给资源评价和利用带来不少问

  • 标签: 普查勘探 煤化程度 全新世 上新世 中更新世 古气候环境
  • 简介:岩浆热液系统地球化学行为对于金属矿床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综述了氯岩浆热液系统地球化学研究最后成果,重点探讨了氯溶解度变化机制,以及对于成矿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高盐度水盐流体形成机理.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氯研究仅限于简单体系,氯对多组分复杂体系流体出溶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岩浆-热液系统 氯溶解度 分配系数 水盐流体 硬软酸碱
  • 简介:超临界流体花岗岩成岩成矿过程作用——香花岭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为例邱瑞照杜绍华彭松柏(地矿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关键词花岗岩型铌钽矿床超临界流体香花岭收稿日期:1996-12-31修改稿:1997-3-10第一作者简介:邱瑞...

  • 标签: 花岗岩型铌钽矿床 超临界流体 香花岭
  • 简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拟定于2008年7月10~12日大庆油田会议中心共同主办“深部地质过程、地球排气与油气资源学术研讨会”。科学理论和技术去寻找油气资源是地球科学家面临新问题。地球深部流体、固体地幔、地壳、海底和大气圈等各个圈层是地球演化过程最活跃因素之一,不仅有重要地球动力学作用,直接形成金属矿产和天然气,还会引发多种自然灾害,因而地球排气和地幔流体研究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会议主要内容:1)地球排气与油气资源;2)地幔流体地球化学;3)天然气水合物;4)大洋热液与深部生物圈;5)地震、火山、气体突出;6)深部流体与金属

  • 标签: 地球排 地质过程 学术研讨会
  • 简介:干酪根是沉积岩不溶有机质,是油气形成重要物质基础。通常认为,干酪根碳同位素是相当稳定,主要与沉积有机质化学组成母质类型有关,受其他因素影响很小[1,]。因此,长期以来干酪根碳同位素一直被视为有机质类型判识最可靠指标之一。油气勘探早期...

  • 标签: 干酪根碳同位素 热演化 风化
  • 简介:为了解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地表凋落物稳定氮同位素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喀斯特高原区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峰丛洼地同一流域内不同类型石漠化、不同等级石漠化以及不同干扰方式石漠化地表凋落物氮同位素组成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黄壤区样地地表凋落物δ15N值主要为-4.00‰~-1.83‰,平均值-3.13‰;黑色石灰土区样地地表凋落物δ15N值主要为-4.49‰~-2.44‰,平均值-3.39‰;环境水热条件是影响地表凋落物δ15N值主要因素;除了黑色石灰土区轻度石漠化与无石漠化间差异显著外,无论是黄壤区样地还是黑色石灰土区样地,其地表凋落物δ15N值各等级石漠化样地间、不同干扰方式环境下、甚至不同坡位上都无显著性差异体现,两土壤类型间总体差异也不显著(P≤0.05),这主要与喀斯特区高度生境异质性有关。更多还原

  • 标签: 喀斯特石漠化 地表凋落物 氮同位素组成 空间分异特征
  • 简介:岩石物理性质(弹性、电性等)明显受熔体连通性制约。因此,研究熔体分布对理解深部地质作用、解释地球物理资料具有特殊意义。干高温高压条件下(T=850~1100℃,p=2.0~4.0GPa)YJ3000吨六面顶砧压机上进行了天然块状斜长角闪岩脱水部分熔融实验,测量了熔体与矿物相接触时所形成二面角值。结果表明,熔体低熔体系下(熔体体积百分比为5%),熔体熔体薄膜形式存在于矿物相边界,二面角值〈60。时,熔体相互连通;不同固相矿物二面角分布有差别很大;二面角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温度升高有利干熔体形成连通体。表面张力和界面能最小化是推动熔体连通两个驱动力。通过测量二面角值可定性确定熔体连通性及熔体连通动力学机制。

  • 标签: 二面角 界面能 熔体分离 脱水熔融 连通性
  • 简介:为充分展示、交流和总结中国矿物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地球科学发展与整体学术水平提高,拟定于2015年6月23~29日吉林长春召开"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及主办单位会议主题: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学术年会 中国 化学研究 主办单位 研究成果
  • 简介:俯冲带是地球表层碳返回地球深部唯一方式,其对地球深部碳循环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沉积碳酸盐深部地幔再循环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主要有:沉积碳酸盐是否可以返回深部地幔;沉积碳酸盐返回地幔形式及返回最大深度;沉积碳酸盐岩俯冲过程微量元素迁移、同位素分馏以及碳酸盐岩俯冲带物理和化学变化。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评述。

  • 标签: 深部碳循环 沉积碳酸盐岩 金刚石 碳酸岩
  • 简介:为预测和评价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成矿潜力,采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对10460勘探线所控制Ⅲ-1矿体进行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研究。采集了该勘探线上6个钻孔矿体附近构造蚀变岩石样品进行ICP-AES分析。通过对各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选取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指示元素为Au、As、Ag、Cu、Hg、Mo、Co、Cd、Sb。综合原生晕分带图及指示元素分带序列分析,判断Ⅲ-1矿体原生晕出现了明显分带异常,其由浅部到深部总体表现为:前缘晕元素+尾晕元素—近矿晕—前缘晕元素+近矿晕元素+尾晕元素元素异常分布序列,指示深部存在一个多个隐伏矿体,是造成元素异常叠加共存与轴向分带序列异常原因。

  • 标签: 原生晕 地球化学分析 隐伏矿体 泥堡金矿床 贵州
  • 简介: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就铿锵有声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提到稀土,就要追根溯源,中国稀土在哪里?本文不想概评中国所有的稀土资源,的确,大自然给予了我们一份丰厚礼物——稀土资源。中国稀土资源的确很丰富,而最富集,就是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富稀土矿床,其稀土资源占全国稀土资源84%和世界资源量36%。除稀土外,

  • 标签: 白云鄂博矿 稀土资源 矿床类型 碳酸岩 资源量 矿物学研究
  • 简介:我国主要以化探手段找金,因而勘查金矿周期长、成本高、效益差。近年来,笔者在从事金矿勘查研究,引进了现场核技术勘查金矿方法,将几种被证明有效技术方法综合应用,使其进行野外研究和现场地质问题分析,能提供必要、直接参数。如何划分现场核技术方...

  • 标签: 现场核技术方法 勘查金矿 发展状况
  • 简介:一直以来,寄存在橄榄石自形晶熔融包裹体被认为是代表了初始熔体岩浆珠滴,可以从岩浆喷发所经历近地表过程完好保存下来。然而,对于熔融包裹体内被捕获熔体来源,则一直存在多种观点:(1)代表了地幔熔体组分最新再平衡;(2)记录了岩浆通道系统相互作用;(3)代表局部、颗粒尺度溶解-反应-混合过程

  • 标签: 橄榄石 熔融包裹体
  • 简介:对铜陵相思谷尾矿砂重金属在生物和非生物条件下淋滤行为进行了研究。设置两个动态反应柱进行实验(实验柱填充尾矿砂+污泥+秸秆,对照柱仅填充尾矿砂,进水SO42-1000mg/L,pH7.5)。结果表明,实验初期(0~20d)实验柱出水重金属浓度明显高于对照柱,归因于柱内微生物加速了矿物分解和重金属淋滤;此后实验柱出水SO42-浓度逐渐降低,同时Cu2+、Cd2+、Zn2+、总Fe浓度分别降至0.1mg/L、0.1mg/L0、.4mg/L和1mg/L以下。据此推测,实验柱中出现了微生物作用下硫酸盐还原作用,生成了可以吸持重金属硫化物沉淀。研究结果表明,稻草为碳源、污泥为微生物接种源构建尾矿砂-微生物体系,能够有效还原硫酸盐并去除重金属,该方法可以用于矿山尾矿原位修复。

  • 标签: 尾矿 硫酸盐还原菌 重金属 动态实验 淋滤
  • 简介:为了阐明CH4与CO2高岭石竞争吸附机理,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构建了高岭石超胞模型,模拟计算了高岭石吸附CH4与CO2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孔径对高岭石吸附CO2和CH4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高岭石对CH4与CO2分子吸附量均符合Langmuir模型,相同压力条件下,高岭石对CO2分子吸附量远远大于对CH4分子吸附量;293.15K时,高岭石对CO2吸附具有明显竞争优势,CH4CO2分子影响下不再符合Langmuir曲线,说明高岭石与CO2分子相互作用强于与CH4之间相互作用;随着孔径增大,高岭石对CH4与CO2吸附量均减小,表明CH4和CO2主要吸附在微孔;高岭石吸附CH4与CO2分子后体系总能量和非成键能发生了变化,说明高岭石与CO2相互作用能要强于高岭石与CH4相互作用能,高岭石对CH4吸附为典型物理吸附,而对CO2吸附物理吸附为主,且伴随着微弱氢键作用。研究结果为阐明CO2和CH4黏土矿物赋存机理以及CO2驱替CH4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高岭石 吸附位 竞争吸附 分子模拟
  • 简介:神农架滑雪场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采用3S技术,对滑雪场景观生态体系结构和功能状况进行评价,通过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聚集度指数等指标量化计算及比较分析,预测了项目建成后对所在区域生态完整性影响程度及将造成敏感生态问题.结果表明,评价区自然系统生物量将减少430.26t,平均净生产力降低为881.55g/m^2·a,项目建设不会改变林地模地地位,其对生态环境质量仍有较强调控能力.3S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由定性评价转向定量预测,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研究作了有益探索.

  • 标签: 3S技术 生态影响评价 景观生态 生态完整性 敏感生态问题
  • 简介:白云岩成因可分为准同生期、成岩期和成岩期后等三种成因类型,但其成因机理则是长期悬而未决问题。经过多年对白云岩深入研究,已提出了多种不同成因模式(如渗透回流、蒸发泵吸、混合水、调整白云岩等模式),对特定环境形成白云岩可以作出圆满解释。江西萍...

  • 标签: 白云岩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岩石成因
  • 简介: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又称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ESCA),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一种用于表面分析仪器。其基本原理是:将一束单色X射线光子打到样品上,光子就被样品原子吸收,每一次吸收都引起一个瞬时电子发射。只要光子能量hv大于原子、分子固体某原子轨道电子结合能EB,便能将电子激发而离开,得到具有一定动能光电子。由于X射线能量较高,所以主要得到是来自原子内层轨道电子。因为能量是守恒,所以电子动能KE加上使这个电子脱离轨道而到达谱仪真空中所需要能量必定等于X射线能量。如果X射线能量是已知,动能用电子能谱仪测量,那么,就可以得到电子原子轨道上结合能。利用能量分析器色散作用,可测得电子按能量高低数量分布。由分析器出来光电子经倍增器进行信号放大,再以适当方式显示、记录,便可得到XPS谱图。

  • 标签: XPS 水岩相互作用 动力学机理
  • 简介:金刚石往往一定化学态形式存在,不同类型金刚石氢会不同电荷状态进行迁移与扩散,也可以与其他杂质元素N、B、P等作用,形成(N,H)、(B,H)、(P,H)对;为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物质体系引入氢,有利于提高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产量、粒度及品级,也将为模拟天然金刚石形成与探讨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科学线索.

  • 标签: 金刚石 高温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