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患者41例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治疗,观察其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随访时间(20.3±2.6)个月;术后均性愈合,愈合时间(8.1±1.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68%。结论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

  • 标签: 骨皮质剥离 Phemister植骨 骨延迟愈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纤维性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40例纤维性皮质缺损患者。对所有的40例纤维素性皮质缺损X线照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总共发现51个病灶,其中股骨远侧干骺端22个,胫骨近侧干骺端8个,股骨近侧干骺端4个,腓骨远侧干骺端4个,胫骨骨干2个;单发28例,多发6例。结论对于比较典型的纤维性皮质缺损采用X线即可诊断,而对于不够典型病例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 标签: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X线诊断 放射摄影技术
  • 简介:目的总结纤维性皮质缺损的X线表现,并探讨与非骨化性纤维瘤的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纤维性皮质缺损的临床和X线资料,并与6例非骨化性纤维瘤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8例纤维性皮质缺损中,位于股骨下干骺端13例、胫骨上干骺端4例、腓骨下干骺端1例,且病灶多位于病后缘;多呈圆形、椭圆形,大小约0.3~3.2cm,边缘硬化;切线位呈皮质“陷入”髓腔或缺损之表现。6例非骨化性纤维瘤中,位于胫骨上干骺端4例、胫骨下干骺端1例、股骨下干骺端1例,且病灶多位于病前缘或前侧缘;呈多囊状或分叶状,大小约2.0~6.5cm,病灶向髓腔深入较著,皮质膨胀变薄但无缺损表现。结论纤维性皮质缺损切线位摄片显示皮质凹陷缺损是其特点;非骨化性纤维瘤之病灶呈多囊状或分叶状,皮质膨胀变薄但无明显缺损是与纤维性皮质缺损鉴别的关键。

  • 标签: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非骨化性纤维瘤 放射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性皮质缺损(fibrouscorticaldefectofboneFCD)的X线平片、CT诊断及其与非骨化性纤维瘤的鉴别要点。方法分析了7例纤维性皮质缺损的X线平片、CT表现。结果多数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6例,病灶边缘清晰7例,缺损区内有性间隔5例。周维软组织内均未见异常。结论X线平片能明确FCD的发病部位、大小、范围。CT检查对病变的定位更加明确,对病灶细微结构的观察更仔细,可将皮质的连续性、膨胀性及周围软组织的肿胀,骨膜反应显示清楚。

  • 标签: 纤维骨皮质缺损 X线平片 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跟骨折患者3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6例,对照组选择跟钛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同种异体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进行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跟骨折采用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同种异体骨植骨 跟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不连与缺损外固定技术的治疗。方法分别运用端一端加压、EEL或EBIT方法,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85例难治性不连与缺损,并一期完成肢体延长。结果85例难治性不连与缺损均获性愈合,并一期完成了肢体长度的重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压量为自身体重的l2/一l倍较适宜;术后1周内应每天在传感器的监测下将压力量调整至初始值;对单纯性不连仅需端一端加压即可;伴有患肢短缩的不连,缺损幅度小于原长度15%时,可安全采用EECL方法,缺损幅度为15-20%时,需在脉冲多谱勒血流测定仪监测下谨慎采用;若缺损幅度大于20%时则必须采用SBTL方法治疗。外固定是治疗感染性不连缺损的重要手段,在牢稳固定下,感染易于得到控制。

  • 标签: 骨外固定技术 复杂骨不连与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钙水泥与自体治疗SanderⅢ型跟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SanderⅢ型跟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自体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水泥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治疗SanderⅢ型跟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钙骨水泥 自体骨植骨治疗 SanderⅢ型跟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大型辐射装置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屏蔽计算中公式的运用、参数的选择和相应图、表的使用。方法:国家标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出版物及相关教材。结果:用于多个建设项目的屏蔽计算。结论:可在大型辐射装置防护评价中使用。

  • 标签: 大型辐射装置 屏蔽厚度 厚度计算 计算公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ushing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提高诊断治疗及预防水平。方法筛选近10余年来所有Cushing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病史资料,针对5例术后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的典型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例患者中,3例在术后早期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表现,2例在出院后恢复期间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表现;4例经及时纠正,症状迅速缓解,1例因未遵医嘱,自行停止治疗,转为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后经近2年补充治疗方恢复正常。结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是Cushing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出现主要由于短期内患者自身皮质分泌功能未完全恢复,同时围手术期激素补充欠佳所致,针对患者病情及时处置症状多能完全缓解。

  • 标签: 柯兴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体开放植疗法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胫骨感染性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自体开放植,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中,治疗后5周游离植皮的患者共计4例,且其创面均完全闭合,治疗后10周创面得以愈合的患者共计38例;本组中,性愈合的患者共计41例,其愈合的平均时间为(7.3±1.5)个月,出现感染复发现象的患者共计1例,未良好愈合。结论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中,自体开放植疗法的效果显著,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自体骨开放植骨 临床效果
  • 简介:通过观察LASIK术前后角膜厚度变化的规律,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我们认为,LASIK术后角膜厚度进行性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6个月以后逐渐趋于稳定。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角膜厚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