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混合痔的手术治疗中,PPH术现被广泛应用于重度环状混合痔,直肠粘膜脱垂等疾病的治疗。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具有疼痛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PPH术后并发症也较多,其中术后吻合口狭窄较为常见,可导致患者排便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轻度狭窄经手法扩肛得以缓解,重度狭窄经手法扩肛效果不佳,需要再次手术。我们从2015年-2021年对PPH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混合痔PPH术后 吻合口狭窄 松解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采血时更利于患者的对止血带的合理使用。 方法 将400例新入我院进行静脉采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实验组扎好止血带进针见回血后松开进行静脉采血;对照组血标本采好后止血带,观察两组患者静脉采血时间及舒适度有何不同。 结果 实验组采血时间略长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舒适度远远大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针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进行静脉采血能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更有利于患者,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采血  止血带  时间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肛门内括约肌术在肛门直肠手术中的正确应用及经验总结。方法:总结我院肛肠科 2014年至 2019年约 2000例混合痔、肛裂、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中采用肛门内括约肌术的疗效及手术注意事项。结果:在肛门直肠手术中,肛门内括约肌术应用范围广泛,疗效满意。患者术后切口水肿、伤口疼痛、术后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少,未出现大便失禁症状。结论:肛门内括约肌术在肛肠科手术中的正确应用,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在肛肠手术中应推广应用。

  • 标签: 肛肠科 肛门内括约肌 内括约肌松解术 肛门直肠手术
  • 简介:【摘要】  本文报道1例婴儿的大疱性表皮症,“大疱性表皮”(epidermolysis bullosa,EB)由Koebner在19世纪晚期首次提出,用以描绘一种不留瘢痕的水疱性皮肤病。随后用于描述一组以皮肤和黏膜对机械损伤易感并形成大疱为特征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为一组典型的侵及皮肤基底膜区的疾病。内脏器官也可累及。临床上病情表现出极大的变异性。本文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大疱性表皮症进行报道,总结诊断、相关临床特点及预后。

  • 标签: 婴儿 大疱表皮松解症,遗传性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腹腔镜粘连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0月 ~2019年 3月 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4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粘连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征、出血情况、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比观察组更长,术中出血量比观察组更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P< 0.05),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P> 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5.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7.5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P<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粘连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更佳,不仅能减少术创,还能加速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

  • 标签: 开腹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肠梗阻中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6月到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9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6例,实验治疗需在发病48小时之内进行,对照组治疗时需在发病48小时之后进行,针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7.82%,对照组有效率为80.43%,实验组对照组相比获得的有效率更高,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其中P

  • 标签: 手术时机 急性肠梗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肩周炎患者给予实施中医手法推拿肩胛下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分组对比的方式,精选近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两组,组别设置为:给予常规物理治疗的60例肩周炎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中医手法推拿肩胛下肌治疗的60例肩周炎患者设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 骨关节指数(WOMAC)评分、视觉疼痛评分等指标以及肩关节活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给予实施常规物理治疗+中医手法推拿肩胛下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VAS、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内收及伸展度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肩周炎患者治疗开展中,在常规物理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手法推拿肩胛下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降低患者降低疼痛程度以及WOMAC评分,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也实现很大的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周炎 推拿 松解肩胛下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肩周炎患者治疗实践中运用臂丛神经麻醉下中医肩关节治疗的价值。方法:本实验所涉及的对象是因肩周炎来我院就诊的92例患者,病例选择时间区间为2020年9月-2021年9月,以单双数法为准则将患者完成乙组(46例)与甲组(46例)组别的划分。乙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理疗治疗,甲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臂丛神经麻醉下中医肩关节治疗,比对两小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数据对比发现,甲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乙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乙组患者,P

  • 标签: 臂丛神经麻醉 中医 肩关节松解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不同健康指导时机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按照普外科健康指导内容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观察组根据普外科手术患者,转变指导时机,于术前1d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健康指导严格按照普外科手术宣教内容进行。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优的人数明显要比对照组多(P<0.05)。结论转变围手术期患者的健康指导时机,能够有效提高普外科手术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健康指导 时机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时机对急性阑尾炎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患者手术时机差异分为72h内手术组与延迟组,把发病≤72h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划入手术组,发病>72h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划入延迟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手术及住院指标均优于延迟组(P<0.05),手术组与延迟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机密切联系急性阑尾炎治疗疗效,发病<72h内行手术更有利术后复原,以缓解患者痛苦。

  • 标签: 手术时机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检查 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 2018年 2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58例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9例,对照组予以延期手术,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时机,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根据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与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收的6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对象,以入院后48h内接受手术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48h后接受手术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发病原因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纳入本次研究68例患者中,发病原因主要为粘连性肠梗阻(41.18%)、嵌顿疝(22.06%),此外还与肠扭转(10.29%)、肠套叠(13.24%)和肠系膜血管栓塞(4.41%)以及胆石(2.94%)、粪石(2.94%)等有关,但比例较小;经不同时机手术后,在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上,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肠梗阻发病原因中,以粘连及恶性肿瘤性肠梗阻最为常见,根据患者病情与诊断实施早期及时手术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发病原因 治疗时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分配为两组,即甲组(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乙组(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甲、乙两组均包含30例患者。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情况。结果根据手术结果显示,甲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乙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乙组(P<0.05),内固定失败率低于乙组(P<0.05);患者受伤后第六、七天进行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时间短(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受伤后第六、七天进行手术时机最佳,应用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的效果比较良好。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3例作为样本,视患者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超早期组、早期组、延迟组三个组别。超早期组患者脑出血后7h手术。早期组脑出血后8--24h内手术。延迟组脑出血24h后手术。使患者病情不同,采用不同术式治疗。观察三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预后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超早期组患者预后更好,死亡率更低(3.23%)。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与疗效存在显著联系,患者脑出血后,应争取在7h内手术,并根据脑出血血肿量等的不同,科学选择手术方法,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