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院于1991年7月被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定为中医医院分级管理试评单位以来,药剂科在院、科两级领导下,以“”为目标,积极加强内涵建设,在完成药品供应、制剂生产、药品检验、临床药学、科研与教学六大基本任务的同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适应现代医院目标管理发展的需要。

  • 标签: 中医院 医院管理 药剂科 内涵建设
  • 简介:摘要 目的:全面剖析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未合理使用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方法:以医院2019年度采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535例资料为研究对象,围绕病原学微生物送检率、药物选用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几点为依据来分析用药是否合理。结果:在2019年,该医院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人员数量为535人,有104人在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时未按照要求使用,其中药物选择不适宜、未送检病原微生物、给药剂量不当、联合用药等是突出问题。结论:该院在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存在很多问题,通过临床医生评估与各个科室共同努力,强化合理用药及药物管理,是解决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现状 合理用药
  • 简介:文章介绍了金华市中医院的药剂部门如何按《浙江省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0版)》的要求,在评审中做好达标工作和一些细节的把握,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促进了医院药事管理的持续发展。

  • 标签: 药剂科 中医三甲 等级医院 评审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某省级综合医院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传染病病例情况,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地点、人群、传播途径和发病序次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通过Excel2016和SPSS 26对2016-2020年度的传染病发病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近5年该院传染病报告总数为23866例,发病高峰集中在5、6、10月份。男性发病14937例,女性发病8929例;各年龄段传染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 标签: 医院 传染病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浙南地区中医院——温州市中医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为中医院临床合理抗菌药物和制定院内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细菌鉴定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共分离菌株153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487株占(31.71%),革兰氏阴性杆菌1049株(62.5%)。位居前7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22.46%)、金黄色葡萄球菌(18.29%)、肺炎克雷伯菌(17.97%)、铜绿假单胞菌(10.55%)、鲍曼不动杆菌(4.75%)、奇异变形杆菌(4.62%)、粪肠球菌(4.1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菌的阳性率分别为52.17%和36.23%,耐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阳性率为46.97%。药敏试验表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哃-舒巴坦、奈替米星、头孢替坦完全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7.53%,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为71.44%和71.43%;目前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萄菌株、VISA株和VRSA株。结论中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与国内西医院明显不同,我们应密切关注本院及本地区细菌的分布和当前的药敏情况。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比较新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多氧基黄酮含量及祛痰、理气功效上的差异。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多氧基黄酮含量;以小鼠气管中排泌酚红的量来评价新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的化痰作用差异;以对大白兔十二指肠自发收缩活动的抑制作用价新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的理气功效差异。结果新会陈皮、非新会陈皮多氧基黄酮(以橘皮素计)含量分别为6.06mg/g和4.73mg/g;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实验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2陈皮提取物组均能显著增加气管酚红排泌量(P〈0.01),新会陈皮组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略高于非新会陈皮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大白兔十二指肠自发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新会陈皮组对大白兔十二指肠自发收缩活动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非新会陈皮组织(P〈0.05)。结论新会陈皮多氧基黄酮含量高于非新会陈皮,新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具有祛痰、理气功效,新会陈皮功效优于非新会陈皮。

  • 标签: 陈皮 多甲氧基黄酮 祛痰 理气
  • 简介:中风病是针灸科临床常见病,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杨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于中风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风邪上犯,病位在脑杨教授认为中风病与西医急性脑血管病相近,中西医皆认为此病病位在脑。《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伤人首先侵犯人体上部,即头部,可见风邪入中头窍是中风的重要病因。

  • 标签: 中风病 针灸 经验
  • 简介:面瘫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针灸治疗效果显著。从辨病辨证论治、分经分期论治、针刺手法的轻重选择以及结合中药治疗4个方面,总结了杨教授治疗面瘫的经验。杨教授善于综合考虑面瘫发病、发展进程中的各个因素,逐渐形成了一套其特有的面瘫诊治理论,提高了治疗效果。

  • 标签: 针灸 面瘫 名医经验
  • 简介:教授对消渴病的辨治思想强调辨病辨症相结合,重视不同病程消渴病的病机特点。认为消渴病发病之初病在于脾胃,脾阴虚、胃阳燥,影响了津液的化生及敷布,导致了疾病的发生。病久必及他脏,而使消渴病的病机十分复杂而成诸多变证,杨教授根据消渴病的病机特点进行针灸辨证施治。

  • 标签: 消渴病 名医 学术传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继发减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出血继发减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出现血压下降,心率过缓(<55次/分),低体温(<35℃),T3、T4、TSH下降,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重症脑出血病情恶化时应考虑减的可能,及时诊断治疗,预后好。

  • 标签: 重症脑出血 三发甲减 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 简介:介绍杨教授的单手进针法。杨教授在临床和教学实践中独创其特有的单手进针法,其法汲取了传统双手进针法的一些特点,将传统的"刺手"与"押手"归于一手,并将针具、进针的多种手势与角度相互结合,具备了准确、少痛、轻巧、快速、实用等特点。其进针方式有空压式、角度压式、捻压式、连续压式等4种。每式的持针、进针及操作都有严密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 标签: 毫针刺法 单手进针法 经验
  • 简介: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医及针灸学的研究与实践,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杨教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对于老年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的独特的理论和方法。现将跟师学习时所学所听的部分内容写出来,以期和大家分享。

  • 标签: 老年病 针灸 经验
  • 简介: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诊疗方案
  • 简介:据悉,今年4月底,广东湛江雷州市北和镇徐黄村陆续发现286位村民离奇病倒,高烧达4O℃,患者多为老人和儿童,症状为发热、咳嗽、眼结膜充血、肌肉酸痛等,个别出现腹疼。经采样检验及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为型流感。采取了相关的防治措施后,至目前为止无人死亡。

  • 标签: 甲型流感 预防 夏季 流行病学调查 眼结膜充血 广东湛江
  • 简介:目的评价宁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明确宁片治疗此疾病是否具有一定的作用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种疾病的优势。方法通过回顾性方法收集萍乡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亚急性甲状腺炎伴颈前疼痛患者的就诊、随访资料,对比分析宁片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组(治疗组)与单纯口服糖皮质激素组(对照组)的治疗周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疗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证候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宁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确切,能够更好地改善临床症候、缩短治疗周期。

  • 标签: 亚急性甲状腺炎 糖皮质激素 宁甲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