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颈部瘢痕挛缩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严重颈部烧伤痕挛缩畸形的患者30例手术治疗麻醉处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160±30min,行气管内插管,必要时用口咽或鼻咽通气道,维持气道通畅,顺利完成手术。结论烧伤可能导致头面部严重瘢痕挛缩,造成小口畸形、颏胸粘连,完成气管插管也十分棘手。

  • 标签: 面颈部瘢痕挛缩 手术修复,麻醉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霉素眼膏在口腔颌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外科护理的12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60人。将在术前消毒时使用该药涂抹患者口、唇、眼部的60位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将使用传统消毒后进行外科手术的60位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术后的治疗情况以及恢复情况的区别。结果使用眼膏涂抹治疗的观察组50位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60位患者;使用眼膏涂抹治疗的观察组60位患者出现口角炎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60位患者;使用眼膏涂抹治疗的观察组60位患者发生眼部不适现象的数量低于对照组50位患者,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眼膏在口腔颌外科护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建议大面积进行推广。

  • 标签: 红霉素眼膏 口腔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研究选择采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颌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颌面部骨折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影像技术诊断,分析患者颌面部骨折所存在的CT影像技术的表现,和患者CT影像技术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误诊率情况。结果颧骨颧弓骨折CT表现为线样骨折,且呈现为M型错位骨折,下颌骨骨折表现为粉碎性、斜形、纵行、横行性骨折,CT影像技术的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0.00%,准确性为80.00%,误诊率为20%。结论采用CT影像技术对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地确定患者的骨折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行的帮助,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诊断技术。

  • 标签: 颌面部骨折 CT影像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口腔颌(OAM)损伤后伤口及口腔功能恢复时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损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伤口愈合情况、对患者口腔功能的影响以及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其对于护理方案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思(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口腔颌损伤以及治愈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于口腔功能的影响程度也要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进行口腔颌损伤的治疗时,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并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口腔颌面 口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钛板经腕掌关节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并治疗的70名掌关节钩骨体冠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接收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全部钩骨体冠状骨折患者均接收治疗,随访5~10月,全部患者均实现骨性愈合,关节功能评价依据ATM系统评定方开展功能评价,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总优良率91.4%,显著高于对照组68.6%,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且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骨折临床效果良好,且效果显著,固定十分牢固,可以实现早期的功能锻炼。

  • 标签: 微型钛板 钩骨体冠状面骨折 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颌外科手术病人围术期焦虑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我院针对70例颌外科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进行围术期护理,进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情绪焦虑及病情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情绪焦虑及病情疼痛状态没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进行颌外科手术加强围术期回来,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及病痛程度,从而降低患者心理焦虑,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颌面外科手术 护理干预 焦虑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