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实施方法与价值。方法采用随机的方式,将100例口腔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50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风险护理管理。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风险管理,可大大减少口腔疾病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确保其护理安全,同时还可以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口腔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实施方法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手术治疗的病患,根据来院的次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手段,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应用风险意识护理。比较两个治疗组的、手术室风险发生状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率则是试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讨论将风险意识护理方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果良好,不仅能够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还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意识护理 手术室护理管理 风险事件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不同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防护意识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本院消毒供应室护士7名,就职时间2016年4月—2018年3月,本院消毒供应室2016年4—2017年3月实行分散管理模式作为常规组,而该科室在2017年4月--2018年3月实行集中管理模式作为实验组,每组均为7名护士,对比两组护士防护意识考核情况和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护士防护意识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集中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防护意识的影响比分散管理模式更加积极,可有效提升护士防护意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强化消毒供应室护士的专业水平,可推广应用在消毒供应室护士中。

  • 标签: 分散管理模式 集中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室 护士 防护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70例需行手术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实验组(35例)予以风险意识管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服务态度(90.20±3.01)分、专业知识(91.50±3.10)分、操作技能(92.60±3.01)分均比对照组(70.02±1.02)分、(71.20±3.02)分、(69.40±3.02)分高;实验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2.86%较显著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将风险意识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取得确切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风险意识 手术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观全面评估法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GA)和血清白蛋白测量法(ALB)对4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营养评估。结果使用SGA评估46例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营养状况较移植前显著下降(P<0.01);SGA法与ALB法进行营养评估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主观全面评估法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具有简便、准确性高且无创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主观全面评估法 营养评估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儿童发育评估属于一种测量技术,借助该种测量技术可以获取儿童发育行为心理变化数据。儿童发育评估作为一种重要的监测工具,主要用于儿童保健与儿科临床诊疗中。本文对儿童常用的发育评估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儿童 常用 发育评估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胃肠损伤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进行分析并记录。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我院5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以后四周内的死亡或生存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入住ICU的第一周进行急性胃肠损伤评估并记录相应的分值。同时进行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APACHEII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评分和改良的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结果生存组患者在第2、5、7天的急性胃肠损伤评估、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APACHEII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评分都低于死亡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胃肠损伤 严重脓毒症 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骨科关节置换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进行评估研究,旨在掌握骨科关节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方法在2014年4月至2017年11月期间筛选我院骨科关节置换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中确诊为深静脉血栓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在研究组;将其中没有深静脉血栓的50例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分在对照组,仔细收集两组患者的详尽临床资料,并依据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所有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中研究组的平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平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低,中,高危风险分级中,研究组与对照组风险分级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能够对骨科关节置换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通过评分的方式进行预测和判断风险等级,在临床上可用于骨科关节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

  • 标签: 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 骨科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慢性心衰患者心脏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28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28名,并设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接受心脏超声诊断,观察比较检查结果。结果比较LVDD、LAD、LEVF,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诊断慢性心衰,具有无创、操作简单便捷等特点,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慢性心衰 心脏超声诊断 价值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其对应的ERP(Event-relatedPotentials)评估规律。方法对此类儿童入院统一检查及治疗前ERP检查,根据结果评估患儿精神发育程度并进行综合治疗,持续四个月。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ERP检查,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统计数据,计算进步百分比。结果经治疗的患者大多取得进步,对应的传统评估量表及ERP结果均有体现,初步规律为P300振幅进步百分比(118.92%±380.71%)uv;潜伏期进步百分比(2.44%±27.12%)ms。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恢复状况与ERP改变有一定相关性,利用ERP评估该类儿童康复疗效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ERP 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 康复 评估 传统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综合评估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20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综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Zuckerman功能测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护理综合评估可有效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老年骨科患者护理中应用推广。

  • 标签: 护理综合评估 老年骨科 并发症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8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较常规组更优(P<0.05);研究组SIS(脑卒中影响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促使其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心理疾病内隐污名会阻碍人们主动求助心理咨询的行为,而且对人际关系也有一定的影响。对心理疾病内隐污名的预测方法有生理心理测量、内隐联想测量等方式。本文就针对心理疾病内隐污名筋评估和预测,从而提高人们对心理疾病的重视以及进行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 标签: 内隐污名 心理疾病 评估及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急性脑卒中急诊取栓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急诊收治的进行取栓术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患者在取栓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取栓术后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可以有效减少在急诊进行取栓术的急性脑卒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脑卒中 取栓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房颤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可评估其心功能,观察心脏结构1,结合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可更有效评估患者临床预后。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脑栓塞患者心脏超声检查指标与房颤脑栓塞患者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结果运用Logical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到NIHSS评分与左房内径及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左室射血分数(EF)值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4、0.889、0.932,其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房内径增大、二尖瓣口血流速度降低及EF值降低的患者有较差的预后。

  • 标签: 心脏彩超 脑栓塞 NIHSS 左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微创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诊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计120例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微创技术实施有限切开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其Neer肩关节的功能评分均值明显的高于同期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的长度等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技术治疗骨折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以及疼痛程度较轻等优势,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骨科创伤 微创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二胎高龄生育的孕前评估分析二胎高龄生育的风险因素相为优生优育提供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在我中心就诊二胎高龄产妇8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时期二胎非高龄产妇80例为对照组。对160例产妇进行人口学资料调查及孕前风险评估表,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在年龄、剖宫产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不良心理状态、合并妊娠并发症风险方面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剖宫产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不良心理状态、合并妊娠并发症风险均为二胎高龄生育产妇的风险因素。结论剖宫产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不良心理状态、合并妊娠并发症风险均为二胎高龄生育产妇的风险因素,因此生育能力的需要的高龄妇女,对上述风险提前干预,利于二胎高龄产妇的优生优育。

  • 标签: 二胎高龄 风险因素 孕前评估
  • 简介:摘要本文以鱼骨图的思维方式,从人员、工具、管理、方法四方面对成人疼痛评估实践中的促进因素及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在对国内外文献的检索过程中发现,目前关于成人疼痛评估的研究以量性研究为主,少有人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疼痛评估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与探析。

  • 标签: 疼痛评估 影响因素 护理人员 成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应用凝血功能检测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希望能为脑出血的临床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方法将2014年11月15日—2017年11月21日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盲选62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检查结果以及正常指标对比进行分组,其中变化不明显的31例患者纳入第一组,变化明显的31例患者纳入第二组,对第一组和第二组患者关于凝血功能以及预后评估之间的关系展开详细分析。结果和第二组进行对比,第一组患者的良好率明显更高,组间存有差异(P<0.05)。第一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第二组,组间存有差异(P<0.05)。而第一组、第二组患者的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以及FIB(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的预后判断通过凝血障碍检测,可有效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价值,可推广。

  • 标签: 凝血障碍 脑出血 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3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采取酚妥拉明治疗,观察组采取垂体后叶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咯血停止时间平均为(2.8±1.1)d;对照组患者咯血停止时间平均为(4.7±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咯血量平均为(269.8±55.3)mL;对照组患者咯血量平均为(462.5±67.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醇提后叶素 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