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氟尿嘧啶联合放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05月-2021年05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单一放射治疗)和研究组(行氟尿嘧啶联合放疗),各25例。比较两组LPO、MDA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LPO水平及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肝功能损伤、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降低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联合治疗应用价值更高,可降低肝癌患者LPO、MDA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严重程度,控制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LPO MDA水平 氟尿嘧啶 放射治疗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胃炎患者采用磷酸铝凝胶进行治疗后改善患者血清胃泌素和丙二醛水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诊治疗的急性胃炎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司帕沙星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铝凝胶进行治疗,比较2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均经过1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和丙二醛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胃炎 盐酸铝凝胶 血清胃泌素 丙二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CHD)诊断中应用血清胆红素水平、丙二醛和尿酸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CHD患者58例为CHD组,同时选取正常体检者58例为对照组,对血清胆红素水平、丙二醛和尿酸水平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S-TBI、D-BIL、I-BIL检测水平CHD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丙二醛 尿酸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婴幼儿心脏手术CPB前后丙二醛MDA)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30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按有无肺动脉高压(pH)分为无pH组(A组)15例,pH组(B组)15例。于CPB前和CPB结束后0,1,3,24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3ml,测定血清MDA和cTnI的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患儿血清MDA和cTnI浓度均于CPB后明显升高(P〈0.01);在CPB后,B组血清MDA和cTnI浓度高于A组(P〈O.01);B组血清cTnI和MD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氏0.01)。结论先心伴pH患儿CPB后血清MDA和cTnI浓度明显高于先心不伴pH的患儿。氧自由基在CPB后心肌缺廓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丙二醛
  • 简介: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及丙二醛MDA)含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ARDS患者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0~10分、〉10~20分和〉20分3组,比较不同APACHE-Ⅱ分值间CRP/ALB比值及MDA含量的差异。观察CRP/ALB比值及MDA含量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将入选患者根据随访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之间APACHE-Ⅱ评分、CRP/ALB比值及MDA含量的差异。结果随APACHE-Ⅱ评分升高,CRP/ALB比值、MDA含量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CRP/ALB比值、MDA含量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37、r=0.875,P〈0.001);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CRP/ALB比值和MDA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CRP/ALB比值、MDA可以反映ARDS严重程度,并对判断ARDS患者预后有意义。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丙二醛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于临床上的病例的研究来探究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消心痛,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OD及TAC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MDA及LPO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在治疗老年心绞痛病变上有很好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老年心绞痛 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左乙拉西坦+维生素E对癫痫患者血浆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以及病情发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接诊的10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左乙拉西坦+维生素E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MDA、T-Aoc水平、病情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MDA、T-Aoc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MDA水平均显著下降,T-Aoc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Ao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病情发作次数均显著减少,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且观察组病情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癫痫 左乙拉西坦 维生素E 丙二醛 总抗氧化能力 病情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CO2气腹模型,观察不同气腹压力对大鼠胃肠动力指标及十二指肠组织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6只大鼠按不同气腹压力(0mmHg,10mmHg,15mmHg)分为三组,每组均接受2h气腹时程的处理,观察不同气腹压力下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的变化趋势,以及十二指肠组织一氧化氮、丙二醛水平的变化。结果:气腹2h时,低压组(10mmHg)较气腹前胃残留率显著升高,小肠推进比显著下降(P〈0.05),一氧化氮下降非常明显(P〈0.05),丙二醛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组(15mmHg)各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0.01)。结论:CO2气腹使胃残留率增加,小肠推进比下降,十二指肠一氧化氮含量减低,丙二醛升高,随着气腹压力的增高,此作用显著增强。

  • 标签: 气腹 胃肠活动 一氧化氮 丙二醛
  • 简介:血小板血型抗原和抗体在临床医学和输血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检测血小板血型血清学方法有免疫荧光、放射免疫、酶联免疫、混合凝集等,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流式细胞仪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检测方法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如血小板粘附免疫荧光试验、磁珠介导的血小板分析、分子生物学方法及固相微板技术(solid-phasemicroplateassay,SPMA)[1]等也可用于血小板血清学检测.

  • 标签: 血小板粘附 戊二醛 血型抗原 血型血清学 免疫荧光 放射免疫
  • 简介: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SCOP)患者脑氧利用率(O2UC)、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5-01-2017-01期间住院的120例ASCO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紧急高压氧舱治疗,药物给予缓解脑水肿、营养脑细胞、清除氧自由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滴,qd,连用2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h、48h、7d经颈内动脉及颈内静脉采血测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O2UC=SaO2-SvO2/SaO2,同时检测MDA及SO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2UC、MDA、SOD的变化;观察治疗14d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60d时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O2UC逐渐下降,6h、24h、48h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时降至正常;MDA逐渐下降,24h、48h、7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逐渐升高,24h、48h、7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P〈0.05);60d时治疗组DEACMP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1.7%,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ASCOP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能有效降低O2UC及MDA水平,升高SOD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DEACMP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舒血宁注射液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脑氧利用率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 甲基乙 ( methylglyoxal )作为人体中糖代谢生成的毒性副产物,是高反应性羰基化合物,根据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身体内的甲基乙较高。甲基乙主要来源于葡萄糖与果糖代谢,在身体内累积较多,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白内障和肾病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经过研究证实,甲基乙会与氨基酸残疾相反应,引发蛋白质降解,生成高级糖化总产物。本次综述就糖尿病并发症治疗的新靶点甲基乙展开分析。

  • 标签: 糖尿病 新靶点 并发症 甲基乙二醛
  • 简介:目的观察19例肝硬化患者血清S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一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19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联合修订的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以及第6版内科学肝硬化诊断标准,确诊为肝硬化。收集患者的血清,-20℃冰冻保存待测,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以2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纽(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明显降低,致使自由基蓄积,进一步促进了细胞的破坏,从而造成免疫功能紊乱,致使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通过血清SOD、MDA的检测,可为肝硬化患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自由基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甲酚磺及其妇科临床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4例妇科宫颈糜烂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52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实施聚甲酚磺治疗,其余5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使用保妇康栓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0.7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健康、角色功能五个方面的总体健康水平评分为(9.03±0.61)分远远高于对照组(5.86±0.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7.31%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5.77%比较,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甲酚磺在妇科宫颈糜烂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利于降低复发率,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妇科 聚甲酚磺醛 宫颈糜烂 效果
  • 简介:本文采用TLCS法测定了三拟丹红注射液中原儿茶的含量,测得样品加收率为97.53%,最大变异系数为2.86%,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是控制本品内在质量的较理想方法。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原儿茶醛 薄层扫描法 药物含量测定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心脏彩超检查中应用水合氯镇静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之间在我院水合氯灌肠行心脏彩超检查的儿童100例,记录检查完成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儿顺利完成检查,其中43.00%的患儿在灌肠15min内入睡,57.00%的患儿在30min内入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小时内自行好转。结论在应用水合氯镇静为小儿进行检查前,应充分了解患儿的病情并做好每一步护理工作,保证检查顺利完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聚甲酚磺栓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月 2 月收治的 98 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妇科千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聚甲酚磺栓剂予以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阴道出血、感染、排液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5.9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3.67% ( P<0.05 ),且满意度较高;观察组患者出现的总不良反应率为 2.0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2.24% (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甲酚磺栓剂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聚甲酚磺醛栓剂 宫颈糜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聚甲酚磺栓剂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60例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聚甲酚磺栓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3.33 3%显著高于对照组 70.00 %( P<0.05)。结论:采用聚甲酚磺栓剂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聚甲酚磺醛栓剂 宫颈糜烂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无固定液应用在病理技术中产生的影响,了解无固定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04月10日至2018年04月10日在本院进行检查的100例组织活体标本参与本次研究,每种组织均取2块,分别进行GS无固定液(实验组)及甲醛固定液(观察组)进行组织固定,之后展开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其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液面较为浑浊,组织出现上浮;实验组液面十分清亮,组织出现沉底,变硬和变白,切片连续性较好。HE染色实验组细胞形态完整,着色好,核浆对比分明;在免疫组化染色效果分析之中,实验组标本组织细胞抗原性比较佳,背景比较清晰,阳性结果定位更加准确。结论无固定液和甲醛固定液比较,HE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效果基本上一致甚至更优,在某些组织的病理分析之中更加倾向于应用无固定液,无固定液可替代甲醛固定液。

  • 标签: 无醛固定液 甲醛固定液 病理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