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 探究 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 方法 : 对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例资料展开研究调查,从中抽选中符合诊断标准的 130 例,分析总结其病因及临床特征 。 结果: 130 例患者进行诊断检查后,最终确诊病因者共 121 例,其中肺结核 22 例,病毒细菌感染 53 例,伤寒感染 7 例,红斑狼疮 8 例 ,血管炎 11 例,恶性肿瘤 15 例,其他疾病 5 例, 其中感染疾病和肺结核患者中,老年患病率高于非老年人群,对比差异 P<0.05。 结论 : 针对不明原因引起的发热通过临床进一步诊断检查,能准确分析其病因和临床发病特征。

  • 标签: 不明原因 发热 病因分布 临床特征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微量元素检测的价值,探讨儿童保健使用该方式的作用。 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就250例儿童患者进行分析,将这些病例进行分组,探究组共有132例病例,参考组共有118例病例,探究组的儿童均是不超过1岁半,参考组均是超过1岁半,为这些儿童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探讨组的儿童有46.97%缺铁、有51.52%缺锌,参考组中的儿童有33.90%缺铁、35.59%缺锌,两组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6.410、4.407,P=0.011、0.036);参考组两项指标比探究组高(t=4.4074,P0.05),探究组锌和铁的指标比参考组低(t=0.5645、41.7534,P0.05)。 结论:儿童检测对微量元素进行检测,提升相关的元素检测,能够对儿童体内的元素水平进行了解,能够为儿童饮食的制定提供参考,可以科学合理的补充元素,能够为儿童的发育提供帮助。 

  • 标签:   [] 儿童 儿科门诊 微量元素检测 保健 锌元素 铁元素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503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征。方法:对在我中心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患者中,共抽选503 例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案例,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要求,通过“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中的中医体质辨识项目”,对患者体质分型进行统计,并给与相应的健康指导。结果:按照中医体质辨识分类标准,50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不均,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类型单项占比均超过18%,三种类型总占比为61.43%,其余六类型总占比仅占38.57%。结论:在基层社区,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在体质分型上有较大差异,故在临床治疗上,建议结合体质类型,辅以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干预治疗,加强个性化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症状。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体质辨识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元素在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5月间我院体检人员中筛选出的 88例符合要求的糖尿病以及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 44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设为对照组,其余 44例接受中医元素健康教育的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 接受管理前,两组的疾病知识掌握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管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管理前的自护行为得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从管理后的自护行为得分上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在高血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中实施中医元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元素 高血压 糖尿病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眶隔脂肪重新分布去眼袋的术后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来我院就诊的 67例去下睑眼袋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下睑缘切口,于眼轮匝肌下剥离,至过眶骨缘 1~ 2mm,剪开眶隔,将疝出脂肪展开平铺于下睑,颧面沟明显者将脂肪固定于鼻侧眶骨膜下,少数脂肪过多者去除部分脂肪,剪去一条眼轮匝肌,缝合眼轮匝肌,去除多余下睑皮肤,缝合皮肤,加压包扎。结果:本组 67例眼袋改善明显,颧面沟亦改善明显,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该方法是去除眼袋、改善颧面沟过深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 ]眼袋;眶隔脂肪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orbital septal fat redistribution and pouch removal. Methods: 67 patients who went to the lower eyelid pouch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incision of the lower eyelid margin was removed, and the incision of the lower eyelid margin was dissected under the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The incision of the lower eyelid margin was cut to 1-2mm across the orbital margin. The herniated fat was spread and spread on the lower eyelid. The fat was fixed under the nasal orbital periosteum in those with obvious zygomatic groove, and a small amount of fat was fixed Remove part of fat, cut off a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sew up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remove redundant lower eyelid skin, sew up skin, compress and bandage. Results: in this group, the pouch and zygomatic groove of 67 cases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complication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an ideal way to remove the pouch and improve the depth of zygomatic groov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的形态学鉴别要点,提高实验人员的检验能力。方法:以大便标本在显微镜下找到钩虫卵确定为阳性样本,并留取钩虫感染阳性大便标本通过钩幼培养法进行培养 5-7天后用显微镜观察丝状幼的口矛(咽管矛)和鞘膜横纹的结构特点从而对钩虫进行虫种鉴别。结果:经过专业训练的实验室人员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准确将钩虫鉴定到种。结论:通过对钩虫的形态学特点的教学可以提高检验人员对钩虫的鉴别能力,钩虫形态学虫种鉴定对流行病学调查,疾病诊断和指导用药都有主要意义。

  • 标签: []钩虫感染,钩虫鉴别,美洲钩虫,十二指肠钩虫,寄生虫,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9月于该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选取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CT静脉造影.多普勒超声在该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静脉造影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准确率为98%,只有1例患者股深静脉血栓没有显示出来。结论下肢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CT静脉造影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围绕学龄前儿童血液中的微量元素普遍情况展开调查分析,进而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营养指导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以及营养咨询的1922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各年龄段将其分为婴儿组(0至2岁)1130例,幼儿组(2至4岁)576例以及学前组(4岁以上)216例,采用山东济南齐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QL8000全自动微量元素分析仪对全体对象的全血样本进行测定,并且对铁、锌、钙、镁、铜等元素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1922例学龄前儿童的铁、锌、钙、镁、铜元素的异常发生率为14.5%、29.7%、20.7%、0.8%、4.7%。不同年龄组儿童的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大部分儿童以缺锌与缺钙的表现形式为主。结论:由于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依靠各类微量元素的支持,同时在快速成长期间会造成微量元素失衡的现象,因此需要针对儿童开展科学合理的营养管理,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保障。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全血检测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和分析我院临床感染患者中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经验合理利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感染患者2019.1~2019.12月培养检出的548株大肠埃希菌,分析其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分离的548株大肠埃希菌,前四位的科室是神经内科、肾脏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分别是89株、85株、59株、56株。标本主要以尿液为主,403株占73.5%。对呋喃妥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达到90%以上。结论:大肠埃希菌为临床常见感染菌,引起的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头孢曲松及喹诺酮类,耐药率均在30%以上,临床上使用此类药物一定要慎重。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临床分布 标本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扩张病人急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药敏结果 。方法:在 2018年 3月到 2020年 3月 开展研究,期间唯一我院诊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支气管扩张病人急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药敏结果。结果:病原菌分布方面的铜绿假单胞菌与鲁氏不动杆菌的占比最高。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利奈唑胺的敏感度达到 100%,对于庆大霉素和哌拉西 林耐药度达到1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属于革兰阴性菌中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类型,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减轻耐药菌风险,值得普及。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急性感染 病原菌 药敏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8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患者88例,按照感染情况的有无分为有感染组25例和无感染组63例,观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对88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切口细菌检查,发现其中出现感染人数有65人,占比73.86%,而这些切口感染中发现了真菌感染2株,占比3.07%,革兰氏阳性菌24株,占比36.93%,革兰氏阴性菌39株,占比60%。根据有感染组与无感染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结果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0.195,95%CI:0.053~0.713)、手术时间(OR=0.217,95%CI:0.059~0.794)、季节(OR=0.136,95%CI:0.035~0.538)疾病史(OR=0.103,95%CI:0.018~0.576)为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危险因素 感染病原菌 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孕妇产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6月接收的产后感染产妇 50例,分析其一般资料、感染有关样本检出病原菌分布、感染位置和耐药性。结果 本研究 50例患者中,初产妇和剖宫产产妇较高,此外,还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手术切口、生殖道或者子宫感染率最高,占比分别是 28.00%和 42.00%。本研究共检出病原菌 58株,同一种感染病例检出许多病原菌,其中真菌、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有 3株、 25株和 30株,占比分别是 5.17%、 43.10%和 51.72%。针对头孢呋辛、头孢唑林、舒巴坦、氨苄西林,革兰阴性菌具有较高的耐药率;针对妥布霉素、哌拉西林、阿米卡星、他唑巴坦、舒巴坦和头孢哌酮,革兰阴性菌具有较低的耐药率,无美罗培南或者亚胺培南耐药菌株。针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红霉素,革兰阳性菌具有较高的耐药率;针对莫西沙星、替加环素,革兰阳性菌具有较低的耐药性,无利奈唑胺或者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 孕妇产产后感染耐药性和病原菌分布存在一定特征,临床医师应密切监测病原菌变迁状况,以耐药性特点为依据对敏感性抗菌药物选择,以此开展抗感染治疗。

  • 标签: 耐药性 病原菌分布 产后感染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德阳地区细菌性肺炎患儿分离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为本地区儿科临床合理运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部肺炎患儿分离的呼吸道病原菌,统计其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细菌分布特征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呼吸道病原菌1932株,革兰氏阴性菌1258株(65.11%),革兰氏阳性菌674株(34.89%),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流感嗜血杆菌(30.23%)、肺炎链球菌(24.22%)、卡他莫拉菌(23.71%)、金黄色葡萄球菌(9.27%)、大肠埃希菌(4.55%)、肺炎克雷伯菌(2.07%),共1838株,占比例达95.13%。从年龄分布来看,婴儿期患儿最多,占56.5%,且病原菌的分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好发,达69. 64%。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耐药率均高,流感嗜血杆菌对二代头孢耐药率也较高,卡他莫拉菌则较低,二者对头孢噻肟、利福平、氧费沙星的耐药性均低于4%。结论:本地区儿童细菌性肺炎以革兰阴性菌多见,好发于婴儿期儿童,且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主要阴性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对氨苄西林均属于高耐药,临床需实时检测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合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细菌性肺炎 耐药性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研究选取了我院在 2017年 7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的 2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痰液样本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通过珠海迪尔生产的鉴定及药敏复合板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测试。结果此次共送检痰液样本 450份,其中合格痰液样本 402份,检出病原菌 322株,病原菌类型包括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分布最广,占比 82.61%( 266株),而在革兰阴性杆菌中,占比分布最广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占比 42.86%( 114/266);革兰阳性球菌分布排序第二,占比 10.25%( 33株),在革兰阳性球菌中分布最广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 54.54%( 18株);病原菌耐药检测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中多中病菌均存在多重耐药性。在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其中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达到了 78.07%;在革兰阴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较高,为 77.78%,其次为红霉素,耐药性为 66.67%。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例如铜绿假单胞、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且细菌的耐药性较强,临床治疗中,应加强耐药监测,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呼吸内科 患者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结果。方法:对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20例患者(研究组)与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20例患者(对照组)药敏结果与分布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革兰阳性菌占比为25.00%,,革兰阴性菌占比75.00%;对照组革兰阳性菌占比为30.00%,革兰阴性菌占比70.00%。结论: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者的革兰阳性菌构成比要低于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者,其真菌构成比要高于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者。与此同时,研究组的革兰阴性菌对于头孢唑啉、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噻肟的与革兰阳性菌对于庆大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高于对照组。

  • 标签: 肺结核 病原菌 分布特点 耐药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用于反应机体外周血中的红细胞变异性,以往 RDW多应用于不同类型贫血的鉴别诊断。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发现 RDW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并发症以及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等疾病。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PPHN)多因肺先天性发育不良、肺实质性病变等疾病,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发病率约为 0.2%,病死率高达 10%。因此,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预测 PPHN发生发展、疾病严重程度分级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新生儿 红细胞分布宽度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 ICU科患者血源性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的全自动血培养仪( BacT/ALERT 3D)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鉴定仪( VITEK2 Compact),对我院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在 ICU科住院患者的血培养标本,对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 108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 470株,占 43.2%;革兰阳性球菌 428株,占 39.3%;真菌 190株,占 17.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 MRCNS的检出率为 93.4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 MRSA的检出率为 67.7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 68.01%和 72.00%。鲍曼不动杆菌对第三代头孢、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超过 70%。结论 我院 ICU科患者开展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血培养 ICU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检测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 (R DW)、尿酸 (UA)、脑钠肽 (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 (CHF)诊断中的 临床应用 价值。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我 院 收治 的 CHF患者 102 例作为 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心功能 (NYHA)分级分为 NHYA II 组、 NHYA III 组、 NHYA IV 组,每组分别有患者 36 例、 34 例 32 例;另外选择 同期住院的心功能正常患者 100 例作为对照组, 检测所有观察对象血清 R DW、 UA、 BNP水平 。结果 NHYA II 组、 NHYA III 组、 NHYA IV 组患者 血清 R DW、 UA、 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逐渐增高,患者 血清 R DW、 UA、 BNP水平逐渐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通过检测 CHF 患者 血清中 R DW、 UA、 BNP 水平可以协助临床医师更好地早期诊断心衰,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较高 。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尿酸 脑钠肽 慢性心力衰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呼出一氧化氮测定值在哮喘 -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ACOS )与慢阻肺患者分布差异的研究。方法:选取杭州市富阳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 ACOS20 人,慢阻肺按 FEV1% 分重度慢阻肺组 25 人和轻度慢阻肺组 21 人,测定各组 FENO 值、总 IgE 、 FEV1 和 FEV1% ,分析各组指标分布差异。结果: ACOS 组 FENO 值高于余两组慢阻肺组( P<0.05 ), FENO 值与 FEV1 , FEV1% 无相关性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FENO 值与总 IgE 无相关性( P>0.05 )。结论: FENO 值能初步判定 ACOS 、慢阻肺肺通气阻塞程度,对于早期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呼出一氧化氮,哮喘 -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