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童保健中采取早期综合发指导小儿发育的影响作用。方法样本来源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院参与诊治的30例行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将早期综合发指导纳入实验组,将常规保健纳入对照组,参比两组临床指导效果。结果实验组适应性、精细动作、运动、社交、语言对比对照组有关数值更高,呼吸道感染、贫血、腹泻、佝偻病等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有关数值更低,P<0.05,统计学计算验证意义存在。结论将早期综合发指导应用在在儿童保健中有助于婴幼儿智力发育。

  • 标签: 儿童保健 早期综合发展指导 小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早期综合发指导用于儿童保健中对小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体检的婴幼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观察组采用早期综合发指导。观察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体格、智力发育情况和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身高、头围和体质量等体格发育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相应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幼儿的精细动作、语言、适应能力、社交和运动等智力发育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小儿腹泻发生率为6.67%,呼吸道感染率为3.33%,佝偻病发生率为1.67%,贫血为1.67%。对照组小儿腹泻发生率为20.00%,呼吸道感染率为10.00%,佝偻病发生率为6.67%,贫血为8.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过程中开展早期综合发指导有助于小儿身心健康发育,减少常见疾病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综合发展指导 儿童保健 小儿发育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综合发指导在儿童保健中应用对小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文将于2017年3月份至2018年3月份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6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儿童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儿童各63例。给予对照组儿童常规保健指导,给予观察组儿童早期综合发指导。结果神经发育情况对比观察组儿童的各项神经发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体格发育情况对比观察组各项体格发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症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中应用早期综合发指导措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各项神经发育及体格发育评分,降低不良症状发生概率,提升儿童发育效果。

  • 标签: 儿童保健 早期综合发展指导 小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儿童保健中开展早期综合发指导对小儿发育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78例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常规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综合发指导,比较两组幼儿的综合发评分,随访1年,统计两组幼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综合发评分为(94.23±4.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6±3.16)分,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为7.69%(3/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1%(11/39),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早期综合发指导在婴幼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促进幼儿体格和智力方面的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早期综合发展 小儿发育 影响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妇幼保健与计生服务整合的过程中应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其作为我国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加大其设备的完善,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将其公益性质突显出来,为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夯实基础,并提供有力的保障。在计生服务单位和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整合的时候,能够有效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将两者的优势进行互补,从而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

  • 标签: 妇幼保健 计划生育 整合
  • 简介:摘要应用型课程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实践中,融合新型的教学形式翻转课堂,依托先进的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系统,创设课堂内外学习环境;达到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急性中毒 翻转课堂 教学 实践
  • 简介:目的总结三关节融合术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更好地开展三关节融合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三关节融合术"和"triplearthrodesis"为关键词分别在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1998年1月—2018年2月关于三关节融合术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三关节融术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但手术并发症难以避免.双切口是三关节融合术的主流选择,但是单独内侧切口及单独外侧入路在特定条件下也有使用.三关节融合的固定方式多种多样,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关节镜下的三关节融合术目前应用并不广泛,但是作为一种相对前沿的技术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保留跟骰关节的三关节融合符合现在足踝外科保关节的理念,至于是否值得临床推广还需进一步研究.植骨在三关节融合中通常是必须的,在临床工作中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结论三关节融合术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手术方式,其临床疗效确切,在实际应用中采取何种入路及切口、何种固定方式、能否采用关节镜、是否保留跟骰关节、是否植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 标签: 关节融合术 手术切口 固定方式 植骨 跟骰关节
  • 简介:背景: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ACDF)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中聚醚醚酮融合器较为常用,术后融合器“沉降”问题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聚醚醚酮融合器行植骨融合在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中的疗效,探讨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发生率,提供融合器“沉降”的测量方法并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2月单节段颈椎病患者39例,均采用颈前路减压、聚醚醚酮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5.3±2.5)个月。根据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时患者的症状、生活状态及影像学表现,对其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与评估。结果:本研究39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5.0±5.6)min,术中出血量均<50ml。术后3个月随访时融合率为94.9%,术后6个月融合率达100%。无融合器松动、移位的现象,5例患者出现融合器“沉降”,沉降发生率为12.8%,其中3例沉降范围为2~3mm,2例>3mm。根据VAS评分标准,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颈背痛及上肢疼痛,非沉降组分别为(7.5±1.3)分、(2.1±0.7)分、(2.1±0.6)分,沉降组分别为(7.4±1.1)分、(1.8±0.8)分、(2.2±0.8)分。两组同时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根据Robinson评价标准,优19例,良14例,一般5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结论:在单节段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治疗中,颈前路减压应用聚醚醚酮融合器行植骨融合术出血量少、临床疗效好、植骨融合率高。但融合器“沉降”发生率较高,虽不影响中期疗效,但应加以关注。

  • 标签: 颈前路 减压 聚醚醚酮融合器 融合 沉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距下关节融合术对踝关节功能的具体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选取60例踝关节功能,对患者治疗前后身体各项指标以及健侧与患侧的胫距关节活动度进行研究。结果在60例接受距下关节融合术的患者,手术后与手术前的各项数据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而胫距关节活动度则有一定程度的损伤。结论在治疗踝关节病变时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具有较强的治疗效果,但是对踝关节的功能产生影响。

  • 标签: 距下关节融合术 踝关节功能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收入的 8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分为采取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对照组及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观察组各 42例,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 Cobb角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确切,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椎体前缘高度 Cobb角
  • 简介: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是骨科的研究热点,融合与非融合内固定治疗长期存在争议。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应用Dynesys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的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3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33~58岁,平均(49.7±3.4)岁。术前完善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腰椎正侧位X线片,腰椎动力位X线片,腰椎椎体加间隙平扫+二维重建CT,腰椎MRI及腰椎功能评分,手术方式采用后路相应病灶节段Dynesys非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采用腰椎障碍功能指数ODI评分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对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神经功能与自觉症状进行评估并计算改善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90个月,平均(61.1±19.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优良率为93%(28/30)。ODI评分术后较术前有显著下降,疼痛评分VAS也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患者均未出现椎间隙感染、腰椎失稳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Dynesys非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能保留腰椎生理性运动功能的作用,改善腰椎失稳的效果确切,与传统的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腰椎退变 非融合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既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后路减压植骨 钉棒系统内固定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医院文化的建设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工作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动力之一,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建立和谐医院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有效结合,才能使医院全面且可持续地发展。鉴于此,文章对医院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间的联系与融合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医院 思政教育 文化建设 融合路径
  • 简介:背景:采用双固定锚钉内固定术治疗成人Ⅱ型足副舟骨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目的:探讨应用双固定锚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Ⅱ型足副舟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5月至2015年10月应用双固定锚钉手术治疗15例(18足)成人Ⅱ型足副舟骨患者,术前、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0个月,平均(11.6±4.2)个月。均未出现感染、骨延迟愈合、内固定装置失效、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足副舟骨与舟骨融合处均获得骨性愈合。疼痛症状消失15足,明显缓解3足;18足活动范围均正常。结论:双固定锚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成人Ⅱ型足副舟骨的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疼痛,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内固定器 副舟骨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护理中融合循证理念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实验观察,同时按随机数表法分配患者至两组,Ⅰ组(n=50)接受一般性护理,Ⅱ组(n=50)在Ⅰ组条件下融合循证理念干预,分析评估两组护理对患者血糖水平、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在各项血糖指标值(FBG、2hBG)的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Ⅱ组在各项血糖指标值(FBG、2hBG)的改善上较Ⅰ组患者均更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在服务总满意度上较Ⅰ组有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理念干预,能够加强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提高其服务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2型糖尿病 循证理念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renalcellcarcinomaassociatedwithXp11.2translocation/TFE3genefusion)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在Xp11.2染色体不同位点上发生易位,导致TFE3基因的融合

  • 标签: 成人型 RCC Xp11.2 基因融合 研究进展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制药企业要想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渠道销售管理工作,先进的销售渠道管理策略能够有效推动制药企业和谐健康的发展。在日益竞争激烈的药品市场环境下,制药企业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经营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制药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优化销售渠道服务,加强与市场药品零售端的交流与合作,充分了解掌握市场对于医药产品的需求,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药品营销渠道发展对策。

  • 标签: 药品营销 渠道 对策
  • 简介:背景:腕关节的功能在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将严重受损,功能重建非常重要,重建的方法和材料多种多样。目的:评估桡骨远端CampanacciⅢ级骨巨细胞瘤切除后以不带血管蒂自体髂骨骨块移植融合进行腕关节功能重建的临床、影像和功能评价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不带血管蒂自体髂骨骨块移植融合进行腕关节功能重建的桡骨远端CampanacciⅢ级骨巨细胞瘤76例,本组选取随访超过1年病例,共52例。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15-68岁,平均29岁。随访时间12-151个月,平均48个月。随访内容包括临床、影像学评价和功能评价(握力测量、前臂旋转活动度测量、MSTS评分和DASH评分)。结果:本组病例术后远端接骨端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近端为9个月。19例需再次手术,包括局部复发6例和手术并发症13例(包括骨不愈合和内固定失败)。功能评定结果:患侧/健侧握力比平均为57%、前臂旋转总活动度平均为116°、MSTS-1987评分平均值为29分,MSTS-1993评分平均值为96%、DASH评分平均为9分。结论: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整块切除并应用不带血管蒂自体髂骨骨块腕关节融合可达到很好的术后功能恢复,同时复发率和并发症率较低,可作为桡骨远端CampanacciⅢ级骨巨细胞瘤治疗的一种很好的选择。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桡骨远端 自体骨 腕关节融合
  • 简介:摘要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自2004年正式列为一个独立的肾癌亚型,其命名来自含Xp11.2易位染色体所形成的融合基因。日渐明晰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改变有助于对融合相关性肾癌更好地分类。本综述结合国内外对于该疾病的最新进展,简述其发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影像学特点、治疗、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等内容。

  • 标签: Xp11.2易位 TFE3基因 融合 肾细胞癌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产业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化工、材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医疗健康产业专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稳固、产业链条完善,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其制造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技术交叉领域,具有行业壁垒高、集中度不断提高等特点,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材料、传感器、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及行业的崛起正在为医疗器械产业注入新鲜活力。

  • 标签: 医疗器械 行业发展 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