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填塞纱治疗剖腹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因剖腹产术中大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宫腔填塞纱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比较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因此,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因此,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腹产术中大出血的患者给予宫腔填塞纱治疗方法及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且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不良症状发生率。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填塞纱条 剖腹产 术中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出血的患者给予宫腔水囊+纱填塞对其凝血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以78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段为自2015年12月-2017年10月,将所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实施纱填塞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宫腔水囊进行治疗,对其凝血功能、应激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凝血功能较好,应激反应较少,对比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出血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实施宫腔水囊+纱填塞对其凝血功能有着较好的效果,应激反应较少,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腔水囊 纱条填塞 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牙周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牙周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将54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患者皆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在牙周袋内放药,比较分析组于基线,治疗后6周,12周时,牙周袋深度(PD),观察菌斑指数(PLI)等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第六周第12周的各项指标情况相较于基线均有明显改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炎患者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牙周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医院推荐。

  • 标签: 牙周局部 盐酸米诺环素牙周条 牙周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维A酸治疗口腔白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口腔白斑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在常规补充维生素的基础上使用昔布联合维A酸软膏进行治,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塞来昔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分别为80.43%和23.91%,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基础上对口腔白斑患者使用塞来昔布联合维A酸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白斑病 维A酸 塞来昔布 维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颌面部手术进行皮内连续缝合与间断对位缝合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颌面部需行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颌面部软组织裂伤,20例为颌面部择期手术。将随机的10例颌面部软组织裂伤患者和随机10例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为A组,余下患者为B组,共分为组。缝合皮肤时A组采用6-0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B组采用6-0尼龙线间断对位缝合。结果1例患者伤口红肿,经抗感染治疗好转,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术后3月随访,组患者中,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无论何种缝合方法,瘢痕不明显;而13例颌面部外伤患者(7例为连续皮内缝合,6例为间断对位缝合),瘢痕均较明显,余7例患者瘢痕不明显。结论颌面部手术的疗效瘢痕大小与皮肤缝合方法关系不大,而与颌面部伤口与皮纹方向是否一致有关。

  • 标签: 颌面部手术 连续皮内缝合 间断对位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种留便方法的便常规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本院便常规检验患者78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A组与B组组。B组患者自行留便,A组采用肛拭取方法留便。结果组患者便常规结果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需意义(p>0.05)。A组患者生理舒适度(2.58±0.34)分、心理舒适度(1.60±0.95)分;B组患者生理舒适度(4.62±0.04)分、心理舒适度(4.71±0.29)分。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自行留便或肛拭取的方式留便,均可有效检出疾病。者在舒适度及适用性方面,各有优势。临床可视患者的特点,选择不同方法留便,以明确检出疾病。

  • 标签: 自行留便 肛拭取 便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的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参与此次研究。分别进行手指末梢采血和肘部静脉采血,将种方法采集的血液标本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行肘部静脉采血法采集的标本其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相对于行手指末梢采血法采集的血液标本中各指标水平,更接近正常值,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集肘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相对于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数值更为准确,结果稳定性更高,应作为血常规检验时首选的采血方法。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种手术方式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且随访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uedi-AllgowerⅡ型25例圆Ⅲ型9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组)18例,有限切开后克氏针或钢板螺丝钉固定后用外固定支架固定(B组)16例。治疗效果分析应用Mazur评分系统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术后随访12-45个月平均(26.4±3)个月,所有患者无骨不连发生,骨折全部愈合。A组踝关节功能评定10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4.4%;B组优9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组踝关节功能评定及骨折愈合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软组织条件差、开放性损伤的胫骨Pilon骨折,采用有限的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进行治疗,效果更理想。

  • 标签: Pilon 骨折 外科手术 内固定 外固定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拟对患心脾虚型失眠的患者进行温针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心脾虚型失眠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平均分为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都有25例患者。观察组进行长达三十分钟的温针治疗。温针治疗需要每天一次,10天即一个疗程,十天之后,间隔天再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一共需要三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同等时间的归脾汤药物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为92.0%。结论观察组患者使用的温针治疗法效果远远好于归脾汤药物法,医学界应该广泛宣传、应用。

  • 标签: 温针 心脾两虚型 失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可充气凝胶海绵与凡士林纱行前鼻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可充气凝胶海绵填塞止血(195例)与凡士林纱填塞止血(195例)填塞所需时间,填塞后止血所需时间,填塞成功率,去除填塞物后再次出血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组的填塞时间,填塞后血止所需时间,填塞成功率,抽去填塞物后再次出血率以及睡眠、头痛、鼻部胀痛、鼻腔粘连等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可充气凝胶海绵行前鼻孔填塞较使用凡士林纱用时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鼻出血 可充气凝胶海绵 凡士林纱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异体皮移植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17日~2018年1月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分为组对照组22例,同期应用异体皮移植术与四肢切削痂术治疗;观察组22例,首先采用四肢切削痂术治疗,3d后行异体皮移植术治疗。比较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次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次手术是术中出血量与输入的浓缩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先行四肢切削痂术,再择期进行异体皮移植术,能够减少单次手术的时间与出血量,一定程度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利于手术的树立进行,为异体皮的成活创造良好条件。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异体皮移植术 手术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椎管内麻醉和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对比。方法我院于2009开展膝部人工关节置换术。截取近期内50人,随机分成2组进行不同麻醉方式下的对比研究。研究组给予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比较组不同麻醉方式下临床效果,出现恶性、呕吐,血压降低、尿潴留方面对比。结果椎管内麻醉下有效率,出现恶性、呕吐患,血压降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为32%。B超引导下麻醉有效率,出现恶性、呕吐,血压降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为8%。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引导下麻醉效果优异于椎管内麻醉,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 标签: 两种麻醉方式 膝关节置换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种拍嗝方法运用于对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到我院诊治的新生儿11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组,5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拍嗝方式进行护理,58例研究组采用改进拍嗝方式进行护理,并比较分析组患者拍嗝的成功率、每天吐奶频次、亲属依从性等。结果对比发现,研究组经护理后拍嗝的成功率、每天吐奶频次、亲属依从性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拍嗝方式对比普通拍嗝方式运用于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新生儿 拍嗝方法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患有胃癌患者的具体治疗当中,患者接受不同类型胃癌根治性切除治疗的相应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内收治的患者当中选择40例患有胃癌的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近端胃癌根治切除治疗,根据其重建术式不同,按照均匀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参照组与改良组,参照组患者接受近端胃切除与全胃切除治疗,改良组患者则接受间置空肠代胃术治疗,对比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改良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参照组,且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具体数据在比较后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选择而言,患者接受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治疗的效果较好,该重建术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胃癌 重建 根治 切除 术式 近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疼痛护理干预对缓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4,采取疼痛护理干预),疼痛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4、24h视觉模拟评分(V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能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常规护理 疼痛护理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阿托品不同给药法在有机磷中毒急救中的应用价值,为急救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2017年收治的6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根据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参照组组,各30例。参照组采取间断推注法,实验组采取持续推注法,对比组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效果以及心率变化、精神状况、阿托品化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后组间各项指标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有机磷中毒急救患者而言,采取持续静脉给药能够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阿托品 不同给药方式 有机磷中毒 急救工作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标准反定型红细胞与丈夫红细胞检测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的差异。方法同一人采用经典抗人球蛋白法,对40名O型Rh(D)阳性孕妇产前IgG抗体检测标本同时用标准反定型红细胞(标准组)和丈夫红细胞(丈夫组)测定效价,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标准组与丈夫组效价一致35例(35/40),标准组效价大于丈夫组一个滴度5例(5/40)。结论标准反定型红细胞抗原性稳定、易于保存、应用方便,用于孕妇产前IgG抗体检测的效果等同、甚至优于相应丈夫红细胞,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红细胞 IgG抗体 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实行腹部手术86例患者视为研究主体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参照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组患者的时间指标及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从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显著,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肠胃功能恢复优良率指标来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35%及72.09%二者相比差异明显,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术后肠胃功能加快机体恢复速度,一定程度上缩短住院时间。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护理方法 腹部手术 术后肠胃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治疗的腹部手术的患者,根据入院时间的差异分为实验组(早期活动结合腹部按摩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在肠鸣音恢复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肛门排气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实验组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将早期活动结合腹部按摩应用在腹部手术的患者中,可以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早期活动结合腹部按摩护理 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种促胎肺成熟药物治疗早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孕28周至33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9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45例,对照组为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则增加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组孕妇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44%、新生儿脑室出血2.22%、出生后获得性肺炎2.22%及围生儿死亡率2.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17.78%、24.44%、13.33%,P<0.05。结论针对早期未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能够在控制母婴感染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情况,降低新生儿危险,治疗价值较高。

  • 标签: 促胎肺成熟药物 盐酸氨溴索 地塞米松 早期未足月胎膜早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