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纤维桩高嵌体修复低牙合龈后牙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这一段期间内收治的90例低牙合龈后牙残冠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这90例患者分成三组,分别为A组、B组、C组,每组各30例。对A组患者采用含纤维桩的钴铬合金烤瓷高嵌体进行修复;对B组患者采用含纤维桩的氧化锆全瓷高嵌体进行修复;对C组患者采用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进行修复,分别在治疗后14天、6个月及2年后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后14天、6个月及2年后修复体的解剖形态、边缘着色、边缘适合性、表面质地以及继发龋等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纤维桩高嵌体修复低牙合龈后牙残冠的临床效果不输于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并且外表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纤维桩 高嵌体 低牙合龈距后牙残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腓动脉穿支蒂螺旋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创面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间跟骨骨折术后感染创面反复不愈的患者28例.在内固定拆除后,均予以一期扩创,彻底清除骨髓炎病灶及瘢痕组织、坏死组织,再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植入后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皮瓣予以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4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创面愈合情况、皮瓣成活情况、功能活动及满意度等。讨论所有患者感染均有效控制,皮瓣成活良好,光泽、弹性好,外表结论腓动脉穿支蒂螺旋皮瓣安全简便、效果良好,在跟骨骨折术后感染所造成的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宜于推广。

  • 标签: 腓动脉穿支 螺旋浆皮瓣 跟骨骨折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跟骨解剖板在累及跟關节的粉碎性跟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粉碎性跟骨骨折伴跟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加压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跟骨解剖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优良率、足踝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Bohler、Gissane、跟骨宽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6.11%,与对照组的8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OFAS足踝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AOFAS足踝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1%、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ohler、Gissane、跟骨宽度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ohler、Gissane、跟骨宽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累及跟关节的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中,采用跟骨解剖板内固定治疗可达到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加压固定治疗同等效果,其并发症较少,足踝功能可得到有效改善,改善患者的跟关系及跟骨宽度。

  • 标签: 粉碎性跟骨骨折 跟距关节 跟骨解剖板 骨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银杏叶胶囊对眼压控制的开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100例开型青光眼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实验组口服银杏叶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视野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实实验组显效19例,有效29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2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视野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胶囊有助于提高开型青光眼患者视力、视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并有效保护患者的视神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 标签: 银杏叶胶囊 眼压控制 开角型 青光眼 视神经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三韧带一期修复手术对伴三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抽取入本院治疗的伴三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应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三韧带铆钉修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Mazur评分比治疗前高,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1%;患者平均愈合时间(12.56±0.33)周。结论三韧带一期修复手术对伴三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的疗效较好,应推广采纳。

  • 标签: 三角韧带 踝关节骨折 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和微骨折手术治疗骨骨软骨损伤(OLT)的临床疗效,寻找更加理想的治疗手段。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OLT患者,随机分为甲组(采取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和乙组(微骨折手术),均在踝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踝关节疼痛改善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术后3个月、6个月踝关节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乙组的82.35%,两组各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和微骨折手术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前者在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减轻踝关节疼痛程度方面优势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距骨骨软骨损伤 踝关节镜 自体骨软骨移植术 微骨折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闭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选择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均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并为患者提供妥善的护理。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所有82例患者经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8±1.1)d,出院时眼压为(14.9±1.5)mmHg,前房深度为(3.26±0.31)mm,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在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手术治疗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患者住院时间、眼压水平、前房深度等指标均比较理想,患者预后情况较好。

  • 标签: 急性 闭角型青光眼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桥小脑(CPA)区肿瘤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00例CPA区肿瘤的MRI表现,并归纳分析其MRI特征性表现。结果100例CPA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48例,脑膜瘤18例,三叉神经瘤3例,胆脂瘤(表皮样囊肿)15例,蛛网膜囊肿4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2例,小脑星形细胞瘤3例,髓母细胞瘤、脑脓肿、脑转移瘤各一例。年龄2~82岁。各种桥小脑区肿瘤均有其特殊征象。结论MRI在CPA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桥小脑角区 听神经瘤 脑膜瘤 三叉神经瘤 胆脂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诊治疗的108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5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54例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9%,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4.81%,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前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及三个月实验组患者眼压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可改善患者眼压情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并由于。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急性闭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70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采用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则加以应用心理护理,各35例。结果对比SAS评分,显示观察组得分更低(P<0.05),对比两组诊疗依从率以及护理满意率也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率及诊疗依从率,故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闭型青光眼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10月前来我科就诊的急性闭型青光眼病患72例,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SDS、SAS评分更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比较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闭型青光眼应用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整体身心状态,提高治疗配合度与积极性,保障其获得更佳的预后。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50例选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体置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眼压及视力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与视力均明显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眼压与视力对比,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体置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急性闭型青光眼治疗中所获得的疗效相当,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人工晶状体置入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 小梁切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型青光眼的误诊现象。方法选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被误诊的原发性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对72例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误诊的时间均在2小时至两年之间,1天内误诊的患者有50例。基层医院误诊的有64例。首诊误诊的病症主要是脑血管病症与高血压病症。结论原发性急性闭型青光眼误诊原因主要是对患者疾病认识不够与对原发性急性闭型青光眼病症缺乏较为细致检查等,对青光眼知识进行普及,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对其进行仔细且全面检查是避免误诊出现的主要方式。

  • 标签: 原发性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误诊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给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76眼)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复合式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央前方平均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角分离术用于治疗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眼压,增加中央前方平均深度,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房角分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治疗急性闭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95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共97眼)实施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0.1者8眼(8.2%),0.1~0.3者9眼(9.3%),0.3~0.5者30眼(30.9%),0.5以上者50眼(51.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显著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最后一次随访97眼的眼压均在12~18mmHg。术后前房深度在3.03~4.12(3.99±0.58)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97只眼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宽。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缓解的急性闭型青光眼,治疗时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青光眼 闭角型/治疗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78例(78只眼)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B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而言,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均能有效提高视力并且控制好眼压,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后副三骨综合征的影像表现于CT随诊结果。方法选取关节外伤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X线、MRI检查与CT检查影像诊断。对外伤影像的表现进行分析,并进行CT随诊,对副三骨的退行性改变以及临床结果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在50例患者当中,副三骨的周围软组织发生肿胀共50例,发生积液共30例,患者副三骨发生骨髓水肿共27例以及11例发生周围筋膜增厚。对外伤患者1年后进行CT随诊结果表明,骨髓水肿患者中,发生副三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24例;积液患者发生副三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15例;周围筋膜增厚患者发生副三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6例。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副三骨骨髓水肿与在外伤1年后,患者副三骨发生增生以及囊变存在相关性。结论MRI在副三骨综合征的诊断上具有相对较高的价值。在踝部发生急性外伤后,患者的MRI显示发生骨髓水肿,即强烈地预示在外伤的1年后,患者副三骨发生增生以及囊变等改变。

  • 标签: 外伤 副三角骨综合征 影像表现 CT随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前后的眼压及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眼压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眼压降低程度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显著降低眼压,提高视力,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型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闭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探究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不同时间眼压比较情况和术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眼压情况较对照组更好;术后视力变化情况更优,P<0.05。结论对闭型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够有效治疗患者青光眼情况,效果更好,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