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阐明第三横突综合征红外热成像特征,为第三横突综合征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方法选取长沙市按摩医院治未病中心2016年09-2017年09月体检中心的18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及健康志愿者组共3组,每组60例,采集各组研究对象腰部、小腿部红外热成像图像,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第三横突综合征腰部热图呈深红色,中心位置出现高温白点,热区向两侧外延,小腿部呈蓝色低温分布;定量研究结果显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部平均温度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4),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组小腿平均温度低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1)低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2)。结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人群在腰部面部、小腿部有其特定的红外热图,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

  • 标签: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外热成像 图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浮针疗法分期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12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浮针组(仅使用浮针法)、刃针组(仅使用刃针法)、浮刃组(先使用浮针法,再使用刃针法)、刃浮组(先使用刃针法,再使用浮针法),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分析四组治疗效果。结果刃浮组治疗总有效率82.50%(33/40)高于浮刃组的75.00%(30/40)、浮针组的72.50%(29/40)、刃针组的60.00%(24/40);治疗后30min、30d、90d治疗后四组VAS评分从高至低依次为刃浮组、浮刃组、浮针组及刃针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浮针疗法按照不同分期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以急性期治疗效果最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浮针疗法 分期治疗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三腮裂瘘管并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第三腮裂瘘管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CT及瘘管泛影葡胺造影,能显示瘘管走行及内瘘口位于梨状窝,全麻下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彻底切除病灶,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第3腮裂瘘管并感染。结果4例都有误诊误治,包括颈部脓肿2例、甲状舌管囊肿并感染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第三腮裂瘘管并感染需与颈部多种疾病加以鉴别,多层螺旋CT及瘘管造影可显示瘘管走形,便于诊断内口位置,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能切除瘘管及感染病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第三腮裂瘘管 造影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三代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两组。对照组于术中麻醉时采用气管插管,观察组则采用第三代喉罩,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喉罩)后5min、拔管(喉罩)后5min时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喉罩)后5min、拔管(喉罩)后5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84%)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三代喉罩应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可有效降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手术 麻醉 第三代喉罩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六仁生汤防治早期腹胀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法防治早期腹胀便秘,实验组患者则予以六仁生汤防治早期腹胀便秘,比较防治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中、重度腹胀总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中、重度腹胀总发生率(37.50%),实验组患者的肠鸣音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六仁生汤防治早期腹胀便秘的效果显著,起到了促进患者胃肠蠕动、促进排便恢复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六仁三生汤 胸腰椎骨折 腹胀 便秘 胃肠蠕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调查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针对用药频率、药物剂型进行统计。结果研究时段内,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次与构成比较第一代与第二代低,较代复方制剂与第四代多高,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DDDS仅次于第二代。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我院的使用良好,且其患者接受度较好,具有很好的应用趋势,对于改善我院用药结构,提升用药科学性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第三代 药理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下颌双侧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微创与传统拔除对比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下颌双侧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凿骨劈冠法拔除,予以研究组微创拔牙技术拔除,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拔除取得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拔牙时间、术中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传统拔除术,实施微创拔除术治疗下颌双侧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适感的发生。

  • 标签: 凿骨劈冠法拔除 微创拔牙技术 下颌双侧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转移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2016年6年7月-2017年8月接收的首次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回顾分析最终诊断为腰椎转移肿瘤的患者,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明确原发灶的患者有43例,未发现原发病灶的患者有5例。43例明确原发灶患者中,有16例肺癌,8例乳腺癌,4例胰腺癌,2例甲状腺癌,2例胃癌,3例食管癌,2例前列腺癌,6例肝癌。5例未发现原发病灶患者中,经过病理检查之后,提示为腺癌3例,转移性肺中低分化腺癌2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现象,应尽量避免腰椎CT检查结果,而应全面分析和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仔细检查患者身体状况,询问病史,通过综合方式分析疾病,以避免腰椎转移瘤误诊现象的发生。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转移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Free-edge矫治技术剜除下颌第三磨牙治疗安氏Ⅲ类错的建议。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38例安氏Ⅲ类错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拔牙组19例;非拔牙组19例。所选患者均通过Free-edge直丝系列托槽进行治疗。拔牙组患者同时行以挖除下颌第三颗磨牙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上下牙列均排列整齐,覆盖处于正常状态,咬关系良好,磨牙关系中性,软组织侧貌得到显著改善,趋于或达到直面型。结论针对安氏Ⅲ类错患者行以Free-edge矫治技术剜除下颌第三磨牙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不管是否拔牙,Free-edge矫治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侧貌变化,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安氏Ⅲ类错 下颌第三磨牙 矫治术
  • 简介:笔者介绍了《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三版)的内容概要,通过对本科生教学使用此教材的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此教材反映了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的新进展和教改成果,内容丰富、新颖、重点突出、实用,既利于教,也利于学。

  • 标签: 教材 评估 问题 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生物化学 规划教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第三产程胎盘剥离延缓所致产后出血前采取适时人工干预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妇产科接收的98例第三产程胎盘剥离延缓产妇作为观察分析对象,采用平均分配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预防措施,给予观察组产妇采取适时人工干预措施,并将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内、24内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内及24内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第三产程胎盘剥离延缓产妇采取适时人工干预,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该方法值得临床妇产科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第三产程 胎盘剥离延缓 产后出血 人工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采取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愿意加入本次实验的有80例设为实验组,同时选择采取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固定的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患者治疗后腰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为两组患者采取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3年期间的VAS评分具有较大差异,采取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由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以及ROM评分具有较大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取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高,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以及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固定的患者腰椎活动度都可进行一定程度的保留,但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更佳,能够促进患者治疗后的舒适度。

  • 标签: 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固定 腰椎推行性疾病 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患者,观察分析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35例腰椎骨折患者,35例腰椎骨折患者分别应用X线检查和CT维重建技术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度。结果CT维重建技术检查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明显比X线检查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有利于提高腰椎骨折诊断的正确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CT三维重建技术 腰椎骨折 临床诊断
  • 简介:2003年7月24日在温州召开了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高教司副司长田勇泉、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长王德炳,以及卫生部科教司、国务院学位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总后卫生部科训局等有关领导和常务理事80余人出席了会议。吴启迪副部长等领导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还安排了以下内容:学会2003年工作情况报告;中国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学制改革研究课题情况介绍;世界医学教育会议情况介绍;学会组织建设等。会议于7月26日圆满结束。

  • 标签: 全国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学会 学会理事会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被认为是是当前临床上最难以治疗、最常见的顽固性病症之一,常常多发,经过治疗之后复发的可能性非常大,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等都极为不利。现阶段,临床上一般都会采用保守治疗,即不接受手术的方法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据统计表明,绝大多数的患者在通过保守治疗之后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我院接诊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来观察运用中医针灸疗法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针灸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重度腰椎滑脱采用后路腰椎管减压,椎体复位,椎间cage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固定治疗,结果6月—5年随访,平均随访24月,临床疗效优14例良4例。术后6—12月植骨均获骨性愈合,患者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随访期间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结论重度腰椎滑脱症的治疗应做到减压充分,尽可能复位滑脱椎体,植骨满意,固定牢靠,这是保证临床疗效满意的关键。

  • 标签: 重度腰椎滑脱 手术治疗 椎间植骨融合
  • 简介:目的:总结护理技术在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间,加强术前护理,完善术前准备以及周密的术后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术后4个月复查X线片,椎体融合率由前期的33.4%提升到58.8%(P〈0.05)。结论:开展积极和全面的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术后椎体融合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结核 脊柱/外科学 结核 脊柱/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其中采用维重建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未采用维重建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及椎体中心高度。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积分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椎体中心高度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采用CT引导下维重建技术更加省时、安全,精准性高,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三维重建技术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通过查询病历,共收集43例住院诊断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的用药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无同种抗精神病联合用药,合并用药比例34.9%;从用药频率来看,目前主要抗精神药物是利培酮(32.6%)、奥氮平(18.6%)、阿立哌唑(11.6%)、奋乃静(9.3%)、舒必利(9.3%)、氯氮平(9.3%)、喹硫平(4.7%)、氨磺必利(4.7%),用药剂量分别为(2-4)mg/d、(7.5-15)mg/d、(10-20)mg/d、(2-20)mg/d、(400-800)mg/d、(50-200)mg/d、(150-600)mg/d、(200-400)mg/d。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单一用药占主导,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药物剂量较小。

  • 标签: 老年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