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调查研究拟了解产科护理人员压力原因,并分析压力的相关性,以探索缓解压力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产科病房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产科护理人员压力按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年龄与经常倒班及护理管理者的批评过多两个压力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呈负值。结论建议广大护理管理者尽力减少产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产科护理 护理人员/心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ICU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以及制定相应的疏导措施。方法通过随机选取我院若干名ICU护理人员,并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的来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主要因素来源于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护理工作风险性较高,以及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同时也是医患关系的频发地点。如果护理工作得不到认可,家庭工作很难以协调。结论提高ICU医护人员护理意识,强化其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做好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等的教育工作,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ICU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康复环境。

  • 标签: ICU 护理人员 心理压力分析 疏导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护理人员焦虑、抑郁压力的状况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30名作为研究组,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量表)评价我科护理人员是否存在抑郁、焦虑及压力等情况;同期,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30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指标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同时推测导致护理人员抑郁、焦虑或压力的原因及应对方法。结果研究组DASS-21量表所得的抑郁、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压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人员存在较多压力,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概率较高,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方式来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以此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人员 抑郁 焦虑 压力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同理心现状水平。方法应用编译的Jefferson同理心量表对沈阳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9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同理心水平呈近似正态分布,参加过相关课程培训职业满意度高的护理人员表现出更高的同理心水平。结论改善课程设置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同理心水平。

  • 标签: 护士/心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对感染科所有护士采取问卷调查。结果98%的护士感到有压力。结论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的危险,过高的工作压力可使护士身心疲惫,不仅影响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的出勤率,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护士的身心健康。感染科护士较其他科的护士相比有更大的心理压力,应给予必要的重视。

  • 标签: 感染科护士 心理压力 职业风险 探讨
  • 简介:摘要通过实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使护理人员的福利工资与工作完成质量挂钩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为护理团队注入活力。方法根据护理人员工作职责,对护理人员照顾患者的难度,患者数量,工作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参与护理研究等内容进行细化量化,根据不同的项目设置不同分数。结果通过绩效考核,将护理人员的经济收入和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参与护理知识培训护理工作护理研究相结合,从根本上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积极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好地促进优质服务的发展。结论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责任感,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维护护理安全,稳定护理队伍,改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人员 绩效考核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对患者护理人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从事护理工作护理人员70名,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35名)观察组(35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实施不同管理后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评分、处理问题能力评分、应变能力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既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可以使护理人员的个人工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 标签: 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患者 护理人员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骨科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骨科护理人员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并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总结,不断的强化骨科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结果骨科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大大提升了。结论培养骨科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观察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 标签: 护理人员 护理观察能力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并探讨职业风险防护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制定且贯彻规范化的预防策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职业风险防护对策进行干预后,可促进职业危害因素对护理人员产生的危害明显减少。结论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保障护理人员身体健康、重视职业安全防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室 职业风险防护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医院的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方法126名急诊科护士进行SCL-90,同时分析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急诊科护士在SCL-90躯体化(1.58±0.51)、焦虑(1.658±0.47)、恐怖(1.48±0.39)、等因子得分高于常模。结论情绪稳定性对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要加强心理卫生指导,促进心理健康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共计1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现状量表、认知现状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安全文化态度量表、职业倦怠量表管理现状量表来综合评估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低体温护理干预的现状,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对发放表格尽数回收,并进行统计,按工作年限进行比较,工作年限超过5年的护士在如上六方面水平均高于工作年限2到5年的护士,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按有无专业护士资格证方面进行比较,仅行为现状认知现状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其中认知现状在护理人员术低体温护理干预行为6个结构因素中所占比例最高,行为现状所占比例最低。结论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行为认知对护理干预质量易影响最大,从事护理年限越久,临床护理技能越高,故临床受护理人员的应通过不断提高自我水平,降低职业倦怠情绪,进而提高病人术中低体温护理措施实施水平,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手术 低体温护理干预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血护理人员与献血者沟通技巧。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血站献血的220名献血者作为研究组,采血期间通过专业性服务沟通、细致语言交流、心理护理等与献血者进行沟通互动,并择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血站进行献血的200名献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常规采血流程进行采血,记录献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调查献血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献血成功率、满意度、二次献血率高于对照组,晕针率、皮下淤血率、紧张与恐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高效、优质的沟通技巧可以使献血者得到良好献血体验,不仅可以使血液输出质量得到保障,还可以使献血者认可采血站工作人员的服务,另外对献血者二次献血意愿有促进作用。

  • 标签: 采血护理人员 献血者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预防减少护理人员针刺伤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职护士152名,基于护士个人意愿分组,观察组76名,开展六西格玛(DMAIC)管理模式探析护理人员针刺伤核心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管理方案;对照组76名,无意愿参加DMAIC小组管理模式者,比较两组针刺伤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六西格玛管理模式预防护士针刺伤效果良好,可降低护士职业暴露风险,减少护士血源性感染率,亦为护理工作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即理念。

  • 标签: 职业伤害 护士 针刺伤 六西格玛管理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满意度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如何有效调动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已经成为了当前医院管理卫生决策的研究热点。由于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等的不同,在不同年代、背景下,不同学者对医务人员满意度的相关结论各不相同。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从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医务人员满意度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在既往关于医务人员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当前国内外关于医务人员满意度研究进展。

  • 标签: 医务人员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急诊护士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疲溃感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我院急诊科护士中随机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应用工作压力量表、职业疲溃感量表以及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分别对工作压力各维度、职业疲溃感各维度心理韧性各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这30例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总评分为(82.01±21.25)、职业疲溃感总评分为(47.32±15.68)、心理韧性总评分为(71.12±15.28);其中心理韧性各维度与工作压力各维度之间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心理韧性各维度与职业疲溃感中的情感耗竭维度以及去人格化维度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与职业疲溃感中的个人成就感维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对于急诊护士来说良好的心理韧性有助于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同时心理韧性会随着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的增强而逐渐弱化,而随着个人成就感的增强而不断增强。

  • 标签: 急诊护士 心理韧性 工作压力 职业疲溃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与青少年献血者的沟通技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血站献血青少年共计500名,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言语沟通技巧、人文关怀、预防突发事件全局掌控意识等,调查患者献血满意率,通过一年随访调查得出重复献血率。结果血站选取的500名青少年献血者均献血成功,且在整个献血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满意498例,总满意率为99.6%,且青少年献血者感觉较好,经一年随访后重复献血2~3次青少年412例,重复献血率为82.4%。结论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通过沟通技巧与青少年献血者良好、有效沟通,能够消除青少年献血者的献血恐惧感紧张感,提高青少年献血者愉悦感,有利于其顺利献血的同时,重复献血率在青少年中明显提高。

  • 标签: 采供血护理人员 青少年献血者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划分及护理质量标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是研究医院或医疗保健系统中护理工作特点规律,对护理工作诸要素(人员、技术、设备、物资、信息、时间)等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运行,从而使护理系统达到最佳运转状态,放大系统的功能,为伤病员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管理 岗位职责 护理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业的80例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护理人员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护理人员。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认知度,记录并分析。结果观察组经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后,护理人员护理的认识度及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明显,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态度及认识,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护理人员 继续教育 认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的认识。方法将2016年3月7日~2018年3月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妊娠合并症产妇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与健康宣教;观察组53例,由产科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比较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程度。结果观察组中,完全掌握的产妇有36例、基本掌握的有16例、未掌握的仅有1例,知识知晓率98.1%;对照组中,17例产妇达到了完全掌握、25例产妇基本掌握、11例产妇未掌握,知识知晓率79.2%,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由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进行相关知识的统一培训,能够让产妇对母乳喂养有充分的认识,并自愿实践。

  • 标签: 产科 护理人员 妊娠并发症 母乳喂养 认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手术室2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该院手术室24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分层分组管理模式。结果两组护理质量调查量表得分比较中,研究组护理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基础护理、无菌意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88.00%(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分层分组管理 手术室 护理人员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