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青霉是一种广谱抗生,临床应用广泛,为预防和降低变态反应的发生,临床需做皮试。传统青霉皮试液配制方法、步骤烦琐,需用时间较长,且在配制过程中由于主观、客观原因易造成剂量不准。我科自2005年6月至今对传统配制法和改进后的配制法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皮试液配制方法 青霉素 临床应用 广谱抗生素 变态反应 配制过程
  • 简介:青霉主要用于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球菌以及放线菌、螺旋体等引起的感染,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小且价格低廉,但在临床使用中变态反应发生率较其他抗生高,且多数发生在用药后几秒到20min内,主要表现为皮疹、血清病型反应、循环衰竭、喉头水肿和肺水肿、过敏性皮炎、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基础护理学》均规定,在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前都做皮试,然而在皮试过程中,假阳性率相当高。现就临床青霉皮试中出现的假阳性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青霉素过敏 试验假阳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原因分 青霉素皮试 变态反应发生率
  • 简介:青霉类药物以其高效、低毒的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其过敏反应发生率居各类药物之首,根据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各种青霉过敏在正常人群中占0.7%~10%,青霉严重过敏引起死亡的发生率为0.002%。皮肤过敏试验(皮试)主要是检测机体是否对某种过敏原处于致敏状态,其基本原理为过敏原与皮下组织中肥大细胞上的IgE结合后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渗出增加,而出现红晕、风团等,是一种便捷、有效预测过敏反应的方法,近年来,为了用药安全,护理界同行对青霉类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的相关问题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现将其综述如下。

  • 标签: 皮肤试验 青霉素类
  • 简介:很多需要“靠嘴生活“的人都是慢性咽炎的受害者,如老师、主持人、播音员等。有些人一感到嗓子不舒服,就会吃点抗生。但很多患有慢性咽炎的人是不需要吃抗生的。

  • 标签: 慢性咽炎 抗生素 受害者
  • 简介:抗生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但随着我国医药工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抗生滥用现象日趋严重,研究显示我国使用抗生病人中1/3以上不需要使用抗生,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滥用,抗生不良反应几乎遍及所有的器官和系统,较轻的如恶心、呕吐、皮疹等,较严重的如肝、肾、神经等严重损害,甚至引起死亡,因而抗生滥用的现象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现举例说明滥用抗生的危害。

  • 标签: 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滥用 实例 感染性疾病 常用药物 卫生事业
  • 简介:摘要:抗生对于细菌引发的感染在治疗方面效果显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药品,但是滥用抗生也会产生抗药性和副作用。对此,我国规定抗生药物必须有处方才可购买,避免了滥用抗生的情况。然而依旧有部分人利用其他渠道自行购买抗生,并不向专业医生咨询,这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生

  • 标签: 抗生素 正确用法
  • 简介:目的归纳青霉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了解青霉过敏反应的先兆症状和体征。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及时给予急救和护理。结果提高抢救青霉过敏的成功率。结论熟悉青霉过敏反应的先兆,症状及体征.及时急救.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 标签: 青霉素过敏 急救 护理
  • 简介:山东18岁少女王雪燕,只是得了感冒,只是服用了几片“常用”的药,但接下来的事,却太出乎人们的预料了……

  • 标签: 少女 青霉素 烧焦 过敏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手术室术前、病房期间使用抗生预防术后感染的效能。方法 选取本院妇科在特点时间内(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患者,将其按照抗生使用地点不同分成2组(每组45例),A组术前在病房内预防性给予抗生,B组在手术室内术前1h时给予抗生,对比两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后感染发生率(2.22%)较A组(17.78%)低(P<0.05)。结论 在手术室内术前1h时预防性给予抗生,较之病房内使用抗生,更有利于术后感染发生率的降低。

  • 标签: 抗生素 手术室 病房 感染
  • 简介:青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高效、低毒、抗菌谱广等优点,是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因其可出现过敏反应,故需做皮试.传统的抗生皮试液配制步骤繁琐,换算复杂,操作污染的机会多,费时费力[1],且由于注射器无效死腔的存在,其配制准确性亦受影响.2008年开始,本科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一步到位"皮试液配制法,其配制方法简便,一步到位,准确性高,可操作性强,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皮试液配制方法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临床工作 感染性疾病 抗菌谱广 过敏反应
  • 简介: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性改变。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治愈有一定困难。我们自2002年开始采用MTC微波加青霉穴位注射,疗效满意:203例患者治愈170例。占83.7%。显效33例.占16.3%。该方法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具有治愈率高,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MTC微波 青霉素穴位注射 慢性盆腔炎
  • 简介: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口头讲述自己对具体授课题目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活动。对青霉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这一章节的课程设计原则、课程目标、说课设计、教学实施进行总结,并与同行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 标签: 教育 护理 青霉素类 过敏反应 教学方法
  • 简介:抗生骨水泥链治疗髓内感染,优点为手术可依髓腔大小设计其直径,使完全填塞髓腔成为可能,局部能产生较高的抗生浓度,且抗生能有效地从骨水泥链中持续释放。2005年1月-2007年5月,我院用该方法治疗了23例髓内感染病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抗生素骨水泥 髓内感染 治疗 护理 持续释放 感染病例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非胃肠抗生药物治疗在急诊的应用病种及其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6月到2020年1月在急诊进行非胃肠道抗生药物治疗的患者共160例。结果 患者分别为肺炎(82%)、急性支气管炎(10%)、化脓性扁桃体炎(3%)急性肾盂肾炎(3%)、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胆囊炎共占2%),总体治愈率达到98%,治疗期间没有死亡。结论 急诊非胃肠道抗生治疗具有很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可以减少患者的支出。

  • 标签: 非胃肠道抗生素治疗 急诊
  • 简介:目的调查社区护士对抗生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促进社区抗生规范用药护理和管理.方法采用社区护士抗生安全用药认知问卷,对西安市1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护士抗生安全用药认知总分为(26.69±1.57)分,认知度为44.83%;学历、职称及从事护理工作年限为社区护士认知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应加强社区护士抗生安全用药护理知识的培训和质量管理,确保患者抗生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社区护士 抗生素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呼吸内科抗生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利用分析。方法 研究时间段选自2020年3月到2021年11月,对120名呼吸内科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对其抗生使用情况。结果120名患者中使用抗菌性药物109人占率90.83%,抗生新品种统计30种,其中一联用药61人(55.96%),二联用药32人(29.36%),三联用药11人(10.09%),四联用药5人(4.59%)。患者中使用抗生最短3d,最长30d,平均(12.11±2.31) d。结论 呼吸内科正确使用抗菌性药物基本合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改进、完善,减少长时间使用抗生现象,呼吁临床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生素 临床选择
  • 简介:摘要 对1例疑似抗生相关性腹泻的复杂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患者的病情、抗生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抗生相关性腹泻的治疗措施。临床上应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各种高危因素,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临床药师可为临床提供合理建议。

  • 标签: 抗生素 腹泻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抗生在儿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1-2022.12期间收治的204例患儿,按照患儿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102例,2022.1-2022.6)及观察组(102例,2022.7-2022.12)。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抗生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抗生监督治疗,比较以下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家属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临床患儿实行抗生监督治疗,能显著提升患儿安全性,提高患儿以及其家属满意度,并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故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抗生素 儿科 临床治疗 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