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环境是影响生物机体生命、发展与生存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体。睡眠环境是保证能够进行正常睡眠的外部条件,良好的睡眠环境,是健康睡眠的重要保障。中医睡眠养生学十分重视睡眠的居室环境,强调以人为本,人与居室环境相协调,并有适合、舒适的卧具、枕具等,从而使人能够在适合的睡眠环境中获得良好的睡眠。

  • 标签: 睡眠环境 睡眠环境学
  • 简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医学中心成立于2013年11月,于2014年1月正式运行。中心以临床睡眠及其相关性疾病的中西医诊疗和科研为学科发展方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及相关疾病为特色,注重大众睡眠医学健康教育和睡眠科学知识的科普工作。中心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书臣主任医师牵头领导,利用多导睡眠监测技术,进行全睡眠疾病的临床诊断与中西医治疗工作。中心特邀广安门医院刘艳骄主任医师出诊,并长期与空军总医院临床睡眠医学中心进行技术交流。中心特色是通过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多次小睡潜伏时间检查、清醒维持实验及持续正压通气压力滴定等方法。对睡眠呼吸障碍、失眠、睡眠节律紊乱、嗜睡与发作性睡病、睡眠行为异常、睡眠运动性疾病、夜间发作性疾病及其他睡眠相关疾病进行监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也是睡眠质量评价研究室、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合作基地,为中西医结合诊治睡眠障碍的临床与教学、科研基地。中心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流程科学合理,人员职责明确,操作规范符合国际标准。技术人员中现有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技师1名。1人通过RPSGT;能够熟练准确采集、分析判读多导睡眠图,规范实施多次睡眠潜伏时间试验和清醒维持试验;能够熟练应用各种模式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压力滴定及治疗技术,正确使用体动监测技术和睡眠相关量表。

  • 标签: 睡眠中心 睡眠环境学 广安门医院
  • 简介:改善睡眠环境是治疗睡眠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人们对新的睡眠环境产生了很多的不适应现象,由此而产生了睡眠环境。本文仅从睡眠环境的睡眠用具--床垫的健康要求角度,探讨改善睡眠环境的重要性。

  • 标签: 床垫 睡眠环境学 人体工效学
  • 简介:目的研究环境因素对帕金森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研究变量包括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及饮用水等.结果病例组44例,对照组36例.在众多的环境暴露因素中,病例组中喝井水的比例(50%)和接触过化肥的比例(18.1%)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分别是χ2=5.15,P=0.02和χ2=5.15,P=0.03,其他的环境暴露如农药的接触,种农作物,合成树脂的接触以及居住在农村等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了居住在农村和用井水的相互作用发现,居住环境和饮井水之间无交互作用,即χ2=1.48,P=0.22和χ2=1.11,P=0.29,喝井水与PD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以未曾饮用井水作为参照,饮用时间<9年是其4.1倍(OR=4.1,P<0.01),饮用时间10~20年时OR=1.13,饮用时间>20年OR=1.17,随着饮用时间的延长,这种关系有所减弱,但危险性仍高于未曾饮用井水者.结论环境因素中井水的饮用与PD的发病可能有关.

  • 标签: 居住环境 工作环境 帕金森病 PD 危险因素
  • 简介: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转移瘤形成的研究有多种理论,如:转移肿瘤干细胞理论,“种子和土壤”学说。近年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对于肿瘤形成、增殖、侵袭及转移具有重要意义,转移瘤的形成与其周围的微环境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肿瘤微环境与转移瘤的关系做一综述。

  • 标签: 脑转移瘤 微环境 进展
  • 简介:目的:构建居家环境适老化程度评价体系,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内容评估和服务计划编制提供测评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37名相关专家的两轮咨询确定居家环境适老化程度评价体系内容。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7.4%、97.3%;第二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03,判断系数为0.806,熟悉程度为0.801;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76项。结论:居家环境适老化程度评价体系经检验,结果科学可靠,可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提供一套系统收集和整理居家环境信息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奠定基础。

  • 标签: 居家养老 居家环境适老化 德尔菲技术
  • 简介:目的研究某军区基层部队战士自尊水平,并探求影响战士自尊水平的环境因素。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以团体测试方式,统一指导语,对470名战士进行测评。结果470名战士的自尊水平总体均分为29.91±3、76。不同性别、来源、军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身份战士的自尊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关系好的战士自尊水平为30.06±3.72,差的为28.19±3.93,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

  • 标签: 战士 基层部队 不同性别 影响 文化程度 军人
  • 简介:目的:编译护士工作环境感知量表;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初步建立中文版护士工作环境感知量表,为评估我国护士工作环境整体状况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①严格遵循外文量表翻译原则,首先对量表进行翻译及回译,然后进行文化调适;②通过对200名临床护士进行预测试,检验中文版护士工作环境感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中文版量表经过主轴因子法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共抽出6个因子,41个条目,各因子的贡献率在17.66%~5.33%之间,累计贡献率为62.64%。中文版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58,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85~0.929之间,折半信度为0.809,各因子的折半信度在0.775~0.915之间。结论:中文版护士工作环境感知量表的信度、效度较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对评价及改善我国护士工作环境状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适用于客观评价中国护士的工作环境状况。

  • 标签: 护士 工作环境 量表翻译 信度 效度
  • 简介:护理人员流失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它是造成护士短缺和护理质量滑坡的主要原因。造成护理人员流失、短缺的原因很复杂,但护理工作环境恶化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很多国家都做了大量研究,探讨如何改善护理工作环境,以吸引新护士并稳定护理队伍,满足医疗服务系统的需求。如美国,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对护理工作环境的系统研究,成为随后护理法案提出、立法以及健康护理工作环境标准提出的证据和基础。

  • 标签: 护理工作 环境恶化 护理人员流失 医疗服务系统 护士短缺 世界范围
  • 简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有关因素问卷封15778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农村生长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及县城生长者;幼年由父母抚养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由亲友抚养者;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家庭经济收入较高者。因此。生活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

  • 标签: 青少年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关系分析 生长环境 心理健康水平 家庭经济收入
  • 简介:目的:比较盲人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差异。方法:采用修订后的大学生心理状态问卷对盲人大学生100人,正常大学生116人进行了调查。结果:(1)盲人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在抑郁、焦虚、孤独、自卑感,偏执和敌对6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盲人大学生内部,全盲和半盲在抑郁、焦虑、偏执、敌对4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盲人大学生群体心理状态普遍低于正常大学生

  • 标签: 盲人 大学生 群体心理状态 比较 调查 焦虚
  • 简介:学生心理问题已经被人们所关注,成为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话题,许多人总是用心理是否健康的眼光去看待大学生的行为,容易产生错误误区。建议从人性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去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问题 教育 人性 心理素质
  • 简介:目的:比较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亲子关系类型的异同点。方法:对25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因素分析将大学生亲子关系分为四种类型,分别命名为“感谢型”、“对立型”、“顺从型”和“沟通型”;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对立型”亲子关系上表现明显。结论:独生子女大学生与父母的“对立型”关系居多,部分男大学生亲子关系不成熟。

  • 标签: 大学生 亲子关系 独生子女 感谢型 对立型 顺从型
  • 简介:目的:探讨金融专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91名金融专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金融专科学生中强迫症、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青年组。男生阳性均分高于女性阳性均分。三年级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人数高于一、二年级。结论:专科生的心理卫生方面有一定的独特性。

  • 标签: 金融专科 学生 心理健康 测评 症状自评量表 强迫症
  • 简介:通过对15例大学生自杀案例的调查分析,特别是对其中3例进行危机干预成功经验的总结,提出三点结论:①大学生自杀一般是在某些特定的对于本人有着较特殊意义和强烈精神刺激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作用下发生的;②自杀前一般都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心理危机期或反应期,这是进行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期;③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诊治是减少自杀的关键。建议建立起社会-学校-家庭支持系统,这对于预防大学生自杀是极为有益的。

  • 标签: 大学生 自杀 预测 防治 自杀案例 家庭支持系统
  • 简介: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及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择业需要面对诸多挑战,部分学生陷入各种心理误区,对此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不仅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还要重视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做好心理指导和调适。

  • 标签: 大学生就业 择业心理 调适 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扩招 毕业生就业
  • 简介:抑郁是大学生心理不适的主要原因,其抑郁程度因专业、年龄、性别和地域而呈现出不同差别。抑郁心理主要是认知脆弱性和特定负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而引起的。调适抑郁心理的有效方法是认知法、内观法和森田法。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 心理辅导 原因 负性生活事件 认知法
  • 简介:人的一生是在不断调适自我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对于步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主动调适自我,适应全新的大学生生活是十分必要的。人生目标和态度,人际交往的范围,个人的经历与认识水平,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等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调适。分析影响大学生自我调适的因素,则有利于培养其自我调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调适能力 认识水平 高等院校 归因 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