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家庭是大多数儿童生活重要资源。一般来说,在没有接受系统教育时,健全儿童会学到很多残疾儿童无法掌握技能。对于残疾儿童来讲,居家日常生活并不能给他们提供足够操作机会和反馈,以传授由于残疾而导致各种特殊技能。

  • 标签: 家庭参与 儿童生活 残疾儿童 技能
  • 简介:听觉口语法是受其教育哲学观和听障儿童发展观指导,囊括相关技术、教学方法与策略及管理、评估等在内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强调家长深度参与,认为家长深度参与有助于治疗师或教师优化听障儿童康复服务效果。随着听觉口语培训推行及听觉口语服务开展,转变传统康复教育观、家长观和教师观,如何将家长纳入康复教学过程将是听觉言语康复教师面对新课题。

  • 标签: 听觉口语法 家长参与 课程模式 倡导者 伙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家属参与全程健康教育对出院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长期血糖等代谢控制影响。方法将2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基础上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住院-出院后全程化健康教育,同时包括对其家属教育;对照组只对患者本人进行住院期间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而无家属参与。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一年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包括家属参与全程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出院后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对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平稳控制达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家庭 全程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能力 血糖控制
  • 简介:喉咽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最早由Cherry与Margulies[1]在报道酸性流与喉后部肉芽肿病例时提出。本病未被正式命名前,曾有喉炎、胃咽流、咽食管流和食管外流等提法。已知LPR与某些呼吸道疾病有关,如哮喘。当哮喘患者出现咳嗽、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等伴随症状时应考虑LPR。哮喘与LPR有一定相关,但两者间因果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 标签: 哮喘(Asthma) 胃酸(GastricAcid) 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 简介:1概述喉咽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定义为胃内容物流至食管上括约肌(upperesophagealsphincter,UES)以上咽喉部而造成局部组织损害。1968年Delahunty与Cherry将喉咽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refluxdisease,LPRD)这一概念提出用以描述胃内容物流至咽喉部所引起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将LPRD作为咽喉疾病中一组较特殊疾病给予关注及命名,

  • 标签: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咽疾病(Pharyngeal Diseases) 食管括约肌 上段(Esophageal Sphincter Upper)
  • 简介: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咳嗽,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持续清痰。检查后发现,咽部慢性充血,声带后连合区黏膜肥厚,声带弥漫充血、水肿。右侧杓状软骨声带突可见白色肉芽肿。服用质子泵抑制剂2个月后复查,无咳嗽,无声嘶,发声疲劳、咽部异物感减轻。纤维喉镜检查示原声门后联合区白色肉芽肿已消失。

  • 标签: 咽喉反流 声带肉芽肿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1前言喉咽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是不同于食管另外一种疾病,是指胃内容物流入咽喉部并损伤咽喉黏膜,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总称,是一种与酸相关性疾病。虽然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中,但在相当长时间里不被人们所认识,到1968年Delahunty与Cherry率先报道了胃酸流与喉后部肉芽肿关系,

  • 标签: 质子泵(Proton Pumps) 胃酸(Gastric Acid) 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 简介:目的了解聋人大学生抑郁程度以及抑郁与认知偏差关系。方法使用Beck抑郁问卷(BDI)、认知偏差问卷(CBQ),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189名在校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聋人大学生易产生抑郁倾向,程度属轻度抑郁,男女生没有明显差别;②聋人大学生抑郁症状以社会退缩为典型特征;③聋人大学生中,女生抑郁情绪与认知歪曲相关显著,并与其负认知方式即信息加工方式密切相关;男生抑郁情绪与认知歪曲相关不显著;④聋人大学女生认知歪曲可以显著地预测抑郁。结论在学校教育中,必须重视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抑郁倾向问题,特别要关注他们抑郁情绪与认知歪曲,帮助聋人大学生形成正确认知和情绪应对方式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

  • 标签: 聋人大学生 抑郁情绪 认知偏差
  • 简介:目的探查听障学生阅读过程中监控特点。方法通过对阅读材料旬内不一致与句外不一致设计,运用错误觉察范式和眼动方法相结合方式探查听障学生阅读监控特点,同时以健听学生作为对照。结果听障和健听两类学生在阅读理解成绩上主效应极其显著,F(1,59)=45.67,P〈0.01;两类学生在回视次数上主效应极其显著,F(1,59)=33.22,P〈0.01;两类学生和两类阅读材料在回视点个数和回视时间上存在交互作用,且在这两个指标上趋势一致。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对于听障学生,无论是句内不一致还是旬外不一致,回视点个数及回视时间差异不大(P〉0.05);而健听学生在回视点个数上差异极其显著(P〈0.01),在回视时间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听障学生阅读理解整体能力和阅读监控能力均低于健听学生。听障学生在阅读监控眼动指标上与健听学生有显著差异。

  • 标签: 听障学生 阅读监控 眼动
  • 简介:从耳鼻咽喉科临床医师角度看变应鼻炎与哮喘关系,比较明确现象是很多变应鼻炎患者同时或曾经患有支气管哮喘。有的患者,其中男性多见,幼年时有典型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病史,成年后哮喘得到了控制,但是变应鼻炎仍然存在,症状严重时偶尔还会诱发哮喘。全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变应鼻炎患者中哮喘发生率为20%~38%,明显高于普通人群3%~8%:而哮喘患者中60%~78%合并变应鼻炎。临床上还可观察到变应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有相同发病季节和相同诱发因素。

  • 标签: 变应性鼻炎患者 支气管哮喘 治疗相关性 临床医师 诱发因素 耳鼻咽喉科
  • 简介:目的探求不同类型外中耳畸形与传导耳聋相关,以利于术前术式选择.方法180例外中耳畸形通过手术证实分为3组听骨异常,并与术前纯音听阈均值(dBHL)经t检验以观其相关.结果1外耳道狭窄组中上鼓室狭窄(锤砧骨活动不良)与镫骨卵圆窗畸形有统计学差异(P<0.05);2外耳道狭窄组与外耳道骨闭锁组间有微弱差异,根据术前外中耳畸形听阈均值尚不能准确预估其听骨畸形之类型,但对外耳道狭窄组听阈均值则有参考意义.结论外中耳畸形其听力损失关键不仅在于听骨链完整与否而更应强调中耳畸形所涉及部位如镫骨固定或缺如,卵圆窗封闭等.

  • 标签: 外中耳畸形 传导性耳聋 手术 诊断 鼓膜 听骨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过敏咽喉炎顽固咳嗽有效药物。方法采用中药方剂(中药12味)治疗过敏咽喉炎顽固咳嗽患者,并设置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对照组,分别治疗3个月并观察其治疗效果;1年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中药方剂(中药12味)疗效显著优于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对照组;咳嗽、哮喘等症状经3个月治疗后基本消失;1年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很少复发。结论本药物疗效好、愈后很少复发,可标本兼治,服用方便、简单,安全可靠。

  • 标签: 变态反应 咽喉炎 咳嗽 中药方剂(中药12味) 孟鲁司特钠
  • 简介:目的:分析90岁以上老年聋患者听脑干反应(ABR)特征。方法对14例90岁以上老年聋患者(平均年龄91.1.4±1.3岁,26耳)进行交替短声ABR测试。听力正常人9例(平均年龄22.7±1.2岁,18耳)作为对照组。观测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eakLatency,PL)和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Inter-PeakLatency,IPL),并分别与对照组总体均数进行比较。结果总体I波引出率和Ⅲ波引出率均为76.9%(20/26),V波引出率为84.6%(22/26)。高龄老年聋组各波PL较对照组延长。Ⅰ-Ⅲ波IPL、Ⅲ-Ⅴ波IPL、Ⅰ-Ⅴ波IPL无组间统计学差异。结论90岁以上高龄老年聋患者ABR波形分化较差。

  • 标签: 听性脑干反应 听觉电生理 老年性聋 高龄老人
  • 简介:目的:观察变应鼻炎动物造模状态下鼻黏膜组织重塑特点。方法:Hartley系豚鼠24只,雄性,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短期(1周)抗原攻击组(实验1组)、抗原攻击8周组(实验2组)和抗原攻击12周组(实验3组),每组6只豚鼠。实验组动物采用腹腔注射卵清蛋白致敏后卵清蛋白鼻腔攻击1周,制成变应鼻炎动物模型,长期抗原攻击组给予卵清蛋白鼻腔攻击分别8周(实验2组)和12周(实验3组)。组织标本石蜡包埋,

  • 标签: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 黏膜组织 卵清蛋白 动物造模 腹腔注射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臂丛神经损伤导致顽固疼痛患者,行脊神经根选择切断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护理人员通过注重倾听、有效疏导;评估疼痛、有效干预;提供支持、满足需要;增强信心、提高认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疾病观,保持良好心态,面对疾病及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手术效果确切,疼痛消失,心态积极,生活及生命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正确有效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提升了患者生存价值。

  • 标签: 脊神经根切断术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 顽固性疼痛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