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相位与R2*的离体与在体相关性研究,评价SWI相位在定量测量肝脏铁沉积的可行性。方法对9个氯化锰水模、32例正常对照者和77例肝硬化患者分别行MR多回波T2*加权成像和SWI扫描。应用SPIN(signalprocessinginNMR)软件计算水模和被试的T2*和SWI相位。将正常对照者SWI相位的均值减去两倍标准差作为阈值,以此阈值将患者肝脏感兴趣区划分为高和低含铁区,然后测量高含铁区的相位,将其转换为弧度后与R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氯化锰水模SWI相位与R2*均与浓度明显相关(P〈0.01),氯化锰水模SWI相位与R2*呈明显负相关(P〈0.01)。正常人肝脏SWI相位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003和15SiemensPhaseUnit(SPU)。将2003-2×15=1973作为测量阈值将肝硬化患者肝脏SWI感兴趣区划分为高和低含铁区,肝硬化患者的SWI高含铁区相位和R2*呈明显负相关(P〈0.01),正常对照者中SWI高含铁区相位和R2*不相关(P〈0.05)。结论SWI相位可以无创、定量测量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脏铁沉积的程度。

  • 标签: 肝硬化 铁沉积 磁敏感加权成像 相位值 R2*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CD4+T淋巴细胞基线的艾滋病HAART后免疫重建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6例艾滋病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CD4+T淋巴细胞基线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5例)与研究组(71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3、6、12、24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3、6、12、24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值增幅幅度均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低将对免疫重建的速率产生直接直接影响,且后期相对较平缓,有利于促进患者免疫系统重建,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CD4+T淋巴细胞 免疫重建 艾滋病
  • 简介:经常会在门诊碰到这样的患者,他们到医院就诊时不经意间提起与就诊内容不太相关的问题,即在夜间入睡时感觉双下肢不适,但在白天时却没有任何异样。这些患者所患疾病可以各不相同,但是却有夜间双腿不适的共同点。

  • 标签: 不安腿综合征 医院就诊 双下肢 患者 不适
  • 简介:肝癌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因其起病隐匿,至发现时普遍已为中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机会,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基础的介入术现已成为不能行外科手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而以TACE为基础的肝癌综合介入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命,已逐渐取代TACE单一治疗模式,并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就肝癌的介入综合治疗进行阐述。

  • 标签: 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综合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unt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治愈23例,好转15例,无效1例。结论Hunt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是耳痛、耳部疱疹及周围性面瘫。但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不典型Hunt综合征的认识,给予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疗效。

  • 标签: Hunt综合征 带状疱疹 误诊 不典型
  • 简介:在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常出现肝功能、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已恢复正常,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却持续高的状况。由于目前还无有效降低GGT的特效药物,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将慢性乙型肝炎GGT持续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熊去氧胆酸)和对照组(单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14年1~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乙型肝炎 复方甘草酸苷 直接胆红素 活动性肝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风便秘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治疗所得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为中风相关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此次实验选择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中风便秘患者,总计80例。按照临床护理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采取中药敷脐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以及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结果护理方案实施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分析P<0.05;对于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中风便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中风便秘患者采取中药敷脐护理干预所得效果显著,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风便秘 中药敷脐护理 常规护理 有效率 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当前,院内感染已成为各类医院不可忽视的问题,医院院内感染一方面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医疗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医患关系,目前,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加强对院内患者感染的研究,降低院内感染率,对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院内感染 综合医院 医患关系 医疗质量 探视时间 洗手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疗法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176眼)弱视患儿,综合应用遮盖治疗法、目力训练、仪器治疗、压抑治疗法,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基本治愈121眼(68.75%),进步52眼(29.55%),无效3眼(1.70%)。其中不同年龄、不同弱视程度、不同注视性质患儿的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疗法能够帮助弱视患儿恢复视力,在年龄较小、弱视程度较轻、中心注视的患儿中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综合性疗法 弱视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电离子综合治疗仪治疗腋臭的方法。方法53例腋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电离子综合治疗仪治疗,利用高温灼烧气化破坏腋下大汗腺,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痊愈49例(92.5%),显效4例(7.5%),随访1年以上总有效率100.0%。结论电离子治疗腋臭,治愈率高,疗效好,易操作,无辐射损伤,且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无瘢痕,优于手术治疗,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离子综合治疗 腋臭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sCAM)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通过冠脉造影、心电、心肌酶变化分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STEMI组,2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STEMI组,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22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SAP组)及非冠心病健康者2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所选试验对象血清sCAM浓度变化。结果ACS各亚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I(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因子-I(sVCAM-1)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sICAM-1、sVCAM-1浓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发生发展与sCAM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
  • 简介:1例60岁男性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史1年余)自行停用左旋多巴(0.25g,2次/d)约3周后相继出现高热,口齿、神志不清、心率加快(130~138次/min)、呼吸急促、谵妄伴攻击行为、肌张力增高、嗜睡、震颤加重、认知能力下降等症状,多次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16×10^9/L~28×10^9/L)。经反复与患者家属沟通,于停药后约4周恢复服用左旋多巴(0.25g,2次/d),恢复用药后第4天患者神志、四肢肌张力恢复正常,未再出现谵妄等精神症状,帕金森病症状缓解。

  • 标签: 左旋多巴 撤药综合征 骤然停用 白细胞计数增高 肌张力增高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消化道出血实施内科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内科综合治疗)各40例。分析出血原因,观察比较止血效果和止血时间。结果患者出血原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35.0%)、胆管结石(23.8%)、毛细血管扩张(18.8%)、肠胃肿瘤(13.8%)等。试验组治疗有效37例(92.5%),高于对照组的30例(75.0%);止血时间分别为(26.5±3.1)h、(30.8±4.4)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消化道出血诱发因素较多,内科综合疗法疗效确切,有利于缩短止血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综合治疗 出血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收入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实验组50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4周后监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的含量,与患者治疗前的数据进行对比,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情绪心理上的改变。结果100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实验组各数据总体接近正常值,且实验组满意度和服药依存性比对照组高。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提供积极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医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患者 疗效评估
  • 简介:目的报道我院肾病综合征(NS)抗凝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探讨药师在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以几例NS的抗凝治疗来阐明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凝血常规及其他反映高凝状态的指标,结合抗凝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效/药动学特性及应用时潜在的风险,对抗凝药物的选择、用法、更换、过渡及联用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抗凝方案的正确调整对治疗起到了良好效果.

  • 标签: 抗凝 低分子肝素 尿激酶 双嘧达莫 阿魏酸哌嗪 华法林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服药1周后,6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服药2周后,10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服药3周后,5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20例患者基本能够保持正常步态,生活无需他人照顾,已卧床3年的患者1例可自行翻身,稍加扶持可起坐。结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要和患者的病史、体质、临床表现相结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分析,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帮助患者尽快脱离病痛,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表现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40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采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帕金森睡眠质量表(PDSS)评定焦虑症状和睡眠质量,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HAMA评分(13.80±5.80)分、PDSS评分(121.80±12.50)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7.80±6.12)分和(111.80±1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帕金森病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帕金森睡眠质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经前期综合征患者,观察选择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经前期综合征患者13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经前期综合征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68例):临床选择多虑平+谷维素进行治疗;B1组(观察组68例):临床选择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经前综合症疗效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经前综合症疗效方面,B1组优于B2组患者明显(P<0.05);在HAMA分值下降的幅度方面,B1组高于B2组患者明显(P<0.05);B1组与B2组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均未表现出疾病并发症的情况。结论:针对经前期综合征患者,临床选择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案进行治疗,在提高疗效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意义,凸显此种方案治疗经前期综合症疾病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柴胡疏肝散 加减 经前期综合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