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速冻蔬菜营养物质的检测取样和检测技术,同时对蔬菜在速冻和冻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保持率作了研究,认为速冻蔬菜在冷藏3个月之内,仍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 标签: 检测 保持率 速冻蔬菜 营养成分
  • 简介:本文综述了花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以及花椒中各成分的药理作用;并且简单讨论了花椒的加工产品及其在食品、化工等方面的应用.

  • 标签: 花椒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药理作用 应用研究
  • 简介:利用水蒸气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产自湖南株洲的刨花楠新鲜树叶中的挥发油,对刨花楠树叶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鉴定采用的是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从中分析鉴定出了4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98.91%。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应用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的刨花楠树叶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组分为癸醛(51.67%),其余含量相对较高的化合物组分分别为十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氢-环丙奠(11.23%)、罗勒烯(5.67%)、γ-榄香烯(5.25%)、10-十一烯醛(4.58%)、十二醛(2.87%)、β-罗勒烯(2.56%)、3-己烯-1-醇(1.90%)、十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奠醇-(4)(1.59%)、金合欢烯(1.31%)以及α-桉叶醇(1.17%)。本研究为湖南地区的刨花楠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实验参考依据。

  • 标签: 刨花楠树叶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GC-MS 成分分析
  • 简介:为了鉴定芥末油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提取了市售4种芥末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所得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与鉴定。采用质谱、保留指数和标准品进行定性,共鉴定出1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最多,为6种;4种芥末油中共有的成分是二硫化碳、烯丙基氯、异硫氰酸环丙酯、异硫氰酸甲酯、异硫氰酸烯丙酯和硫氰酸烯丙酯。采用邻二氯苯为内标对4种芥末油进行了定量,其中含量较高的有异硫氰酸烯丙酯(7487.01-22025.36μg/g样品)、硫氰酸烯丙酯(1074.69-4013.81μg/g样品)、异硫氰酸环丙酯(21.24-49.74μg/g样品)、硫氰酸甲酯(5.80-19.77μg/g样品)等。在鉴定出的成分中,由异硫氰酸烯丙酯转化或降解的产物有硫氰酸烯丙酯、异氰酸烯丙酯、二硫化碳和二烯丙基硫醚。

  • 标签: 芥末油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 简介:为避免精油因加热时间过长造成热解使某些芳香成分破坏,本文采用恒压漏斗代替传统的水蒸气蒸馏装置提取薰衣草精油,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讨薰衣草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6,提取时间1.5h,浸泡时间1h时,薰衣草精油出油率最高,可达1.15%;对提取出的薰衣草精油进行GC/MS测定,共检测出33个组分,其中有7种组分含量较高,依次是芳樟醇,含量为54.57%,乙酸芳樟醇,为14.38%,4-萜烯醇,为8.96%,乙酸薰衣草酯,为8.94%,异龙脑,为6.19%,α-松油醇,为4.31%,薰衣草醇,为2.65%。该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绿色环保,并且提取效果理想,结果可靠,可为其他精油的提取提供参考。

  • 标签: 薰衣草精油 提取工艺 正交优化 GC/MS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食品营养标签中营养成分标示方法的合理性。方法从10个省市市场抽检326件婴幼儿乳粉、米粉,记录营养成分标示方法;采用GB/T5413—1997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钙、铁、锌进行测定,根据GB10767—1997和GB13432—2004对每种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进行判定,计算不合格率。采用行x列表χ2检验分析不同标示方法间—平均值、范围值、最高(低)值检测不合格率的差异。结果食品标签中营养成分标示方法因食品类型、营养成分特性及含量而异,在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检验结果中,有65%为不符合标签标示但符合GB10767—1997规定的技术要求;其中以平均值标示的不合格率最高,以最高(低)值标示的不合格率最低,主要原因为GB对以范围值、最高(低)值标示的营养成分检测值最大允许偏差范围宽于平均值。结论食品标签上营养成分以平均值方式标示最为客观,管理规定也最为严格,应鼓励企业优先采用。建议有关部门在组织调研基础上针对食品种类和特性制定可操作性更强的判断标准。

  • 标签: 食品标签 营养 参考标准 评价研究
  • 简介:目的与传统作物相比,观察秘鲁安第斯山区特有作物玛咖(Maca)的营养价值。方法采用国标方法或AOAC方法测定Maca干品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糖类、11种矿物质、12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并和马铃薯、甘薯、胡萝卜、小麦、稻米等营养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在矫正水分含量后,Maca的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隶含量丰富。在许多方面高于马铃薯、甘薯等根茎类作物。结论Maca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可以进一步引种和开发的薯类资源。

  • 标签: 玛咖 营养 植物 食用 独行菜属
  • 简介:分析了大蒜多糖提取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并研究了其通便作用。测定了大蒜多糖提取物中水分、灰分、蛋白、总糖及还原糖的含量;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观察大蒜多糖提取物和蒜粉对便秘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率、首粒黑便时间、6h内排便粒数及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多糖提取物的水分含量为6.83%±0.03%,灰分2.60%±0.04%,蛋白0.47%±0.002%,总糖82.32%±0.90%,还原糖0.35%±0.01%;大蒜多糖剂量组均可显著促进便秘模型小鼠小肠推进作用,明显缩短其首粒黑便时间,大蒜多糖的低剂量组还能增加其6h粪便粒数和质量。结论:大蒜多糖提取物对便秘模型小鼠具有润肠通便作用。

  • 标签: 大蒜多糖 组成成分 通便功效 便秘
  • 简介:主要介绍了桑叶的化学成分,综述了桑叶的生理功能和在工业中的应用,并就桑叶的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桑叶 化学成分 生理功能 应用
  • 简介: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粱红色素中芹菜素和槲皮素-7-葡萄糖苷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前处理提取溶解,采用C_(18)反相色谱柱分离,用甲醇-1%乙酸溶液(60∶40,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检测波长为377nm,流速为1.0mL/min,以色谱峰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芹菜素和槲皮素-7-葡萄糖苷分别在10.2~204.0μg/mL和20.4~40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3%~101.3%和89.4%~101.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8%~7.9%和2.1%~4.2%(n=3),检出限分别为2μg/mg和4μg/mg,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好,能满足高粱红色素中芹菜素和槲皮素-7-葡萄糖苷的检测要求。

  • 标签: 高粱红 槲皮素-7-葡萄糖苷 芹菜素 色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柑橘-巨峰葡萄酒、柑橘-夏黑葡萄酒和柑橘-玫瑰香葡萄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种柑橘-葡萄酒中共分离鉴定出43种香气化合物,其中包含酯类、醇类、酸类、醛类、酮类等。主要的香气贡献成分是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在43.90%~64.77%之间,其中主体香气成分有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丙酸-2-苯乙酯、棕榈酸乙酯、3-甲基-2-丁醇、苯乙醇、异戊醇、乙酸、己酸、2,3-二甲基-5-异丙烯基-环己酮-1等,这些成分是决定柑橘-葡萄酒酒香和果香的重要组分。而柑橘-夏黑葡萄酒中这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与感官审评结果一致。因此,川南地区宜选夏黑葡萄用于柑橘-葡萄酒的制作。

  • 标签: 柑橘-葡萄酒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简介:采用UPLC—PDA技术对131个香精样品直接过滤检测,结合主成分分析,按累积贡献率大于80%提取Ⅰ类香精21个共有峰的主成分数,计算提取的4个主成分的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从而得出香精的稳定性系数。将该方法应用于Ⅱ类香精共76个批次样品的稳定性评价,计算结果表明,Ⅰ类香精的稳定性系数为95.32%,Ⅱ类香精的稳定性系数为89.84%,Ⅰ类香精的稳定性明显高于Ⅱ类香精,该方法是一种简单、科学的香精稳定性评价新方法。

  • 标签: UPLC—PDA 主成分分析 香精 稳定性评价
  • 简介:目的结合不同标准和规范要求,对Petrifilm^TM沙门菌测试片(以下简称3M测试片)进行评价。方法用53个血清型的64株沙门菌及30株不同种属的非沙门菌,对3M测试片的包容性和排他性进行评价;针对12类食品样品,通过与我国国标方法的平行检测,对不同沙门菌检测系统的检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株沙门菌在所测试4种分离培养基上生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沙门菌分离培养基对30株非沙门菌抑制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沙门菌选择性增菌肉汤-选择性培养基组合可影响食品样品中10^-1cfu/25g染菌水平沙门菌的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RV(R10)-3M测试片组合检出率最高,而两种选择性增菌肉汤-选择性培养基组合(如国标法)可提高不同种类食品样品中人工污染低浓度沙门菌的检出。结论3M测试片以其快速、方便、易保存,且准确性与国标方法相当的特点值得在食品微生物检测行业推广。

  • 标签: 沙门菌 培养基 3M测试片 检测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制开发的转制民营高科技企业,曾经承担过多项“八五”、“九五”、“十五”国家重大课题研究,现公司研制的主要产品有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试剂盒、罂粟碱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磺胺二甲嘧啶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等。

  • 标签: 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 快速检测试剂盒 罂粟碱 黄曲霉毒素B1 磺胺二甲嘧啶 盐酸克伦特罗
  • 简介:有机锡化合物最初是作为PVC的稳定剂开发的,后来作为生物杀伤剂使用,年产量在一直增加。烷基锡分类,有单锡型(RSnX3),二锡型(R2SnX2),三锡型(R3SnX),四锡型(R4Sn);R为烷基或芳香基同锡共价结合;X表示C-Sn以外与锡结合的无机...

  • 标签: 有机锡化合物 检测方法 氯化三丁基锡 烷基锡 生理活性 试样溶液
  • 简介: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是一种病原性食物中毒菌。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常有因食用了奶酪和其他一些食物中引起李斯特菌中毒的事件发生,去年10月,在香港销售的美国dyeyer's雪糕中发现了李斯特菌,它导致了几人死亡。因此,李斯特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李斯特菌的研究。现简要介绍李斯特菌的特征和检测技术,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为食品生产和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冷饮 李斯特菌 检测技术 特征
  • 简介:各类果蔬、饮料及维生素C(VC)制剂是摄入VC的主要来源,对无锡地区销售的各类食物中的VC含量进行检测,目的在于了解市售产品中的VC含量,评价无锡地区居民膳食中VC的摄入量,为企业合理制订标准提供依据.

  • 标签: 食物 检测方法 维生素C 膳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