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论文数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视角对2006~2015年有关蒙古族学生英语教学研究论文进行梳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整体来看存在各类研究内容比例失衡,蒙古族学生英语教学实证性研究不足,研究侧重于大学和中学英语教学,基本上忽略了小学英语教育等问题。

  • 标签: 蒙古族学生 英语教学研究 现状探析问题对策
  • 简介:为清楚地认识中国俄语研究的现状,我们对1994—2003年间《中国俄语教学》所刊登的480篇科研论文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分析发现:1.俄语界的研究热点分布和国际语言学界、国内英语界相比有较大的差异;2.交叉性学科、应用性学科和跨语言对比研究需要加强;3.俄语研究基本上采用的是不依赖数据的定性研究方法,其中的教学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靠的仍然是印象式的总结,量化研究意识亟待加强。在语言科学全面发展、学科交叉蔚然成风的大趋势下,我们必须把学习和借鉴作为时时保持的一种生存意识,把加强方法建设意识、积极进行方法训练作为学术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

  • 标签: 《中国俄语教学》 研究方法 方法建设意识 交叉性学科 应用性学科 教学方法
  • 简介:本论文引用近20年国际文献中有关PCK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以历史发展的脉络,分析PCK的产生是与三个不同时代的研究范例密切联系(teacherbehaviour;teacherthinkingandteacherknowledge);通过图表直观对比和分析若干构成要素和模式如Shulman(1986,1987),Grossman(1990,1995),Turner-Bisset(1999,2001),最后在讨论中提炼出一个新的PCK构成要素框架,并强调PCK的本质在于各种知识元素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其中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生的知识必须融为一体,这种专家教师所具备的独特和综合专业知识,应当成为外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之一。

  • 标签: 各种要素 学科知识 教学法知识 学生知识 专家教师
  • 简介:有清一代留下的大量满文文献,包括浩如烟海的满文档案,真实记载了清代从勃兴、发展到繁荣的历史过程,不仅是中国历史文献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研究满族历史、清史和东北地方史的珍贵史料.早期满文文献因其原始性、真实性和稀有性则更具独特价值.本文就早期满文文献界定、分类的意义、分类的基本原则、类目体系设置、分类标识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满文 文献 语言 内容 时代特征 分类原则
  • 简介:本文记叙了我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带领学生创作''的尝试。从'美丽的春天''放风筝''小猪稀哩呼噜的故事'系列等建议主题的创作,到用''的形式写日记,学生享受着成长的快乐。循序渐进,边做边发现问题,边反馈,边改进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作品越来越好。我将继续深入探索,利用''这个平台,引导学生观察、积累和表达,提高语言素养。

  • 标签: 一年级写话训练 文配图 家校沟通 语言素养
  • 简介:荧光屏上的“R”:当你收看电视节目时,有时电视屏幕上会出现一个“R”标记,还一闪一闪的.它是英文词“Repeat”(重复)的第一个字母.表示“慢动作重播”。电影上的“R”:电影上的“R”是“Restrict”(受限制)的第一个字母。“电影限制级”是指17岁以下的青少年除有家长陪同外,不得观看这种电影。处方笺上的“R”:在医院处方上都印有一个“R”,它的意思是“取下列药”.拉丁原意是“有求必应。”商标上的“R”:无论在商品或商品厂告上,你会看到一些商品的一角印有一个“R”的标记。这个“R”表示这些商品是经商标注册的。注册商标符号“R”是世界上通用的。图书统一书号上的“R”:在有的图书统一书号后面印有一个“R”和两组数字.这里的“R”表示该图书是少年儿单读物。

  • 标签: 统一书号 电视屏幕 电视节目 少年儿童读物 医院处方 商标注册
  • 简介:法藏敦煌P.3861文献的梵汉对音资料所呈现的语音规律与《千字》、《开蒙要训》等敦煌遗存资料大体一致,反映了八、九世纪吐蕃占领敦煌时期河西方音的特点,如清浊界限禾甚分明,鼻音声母m、n、η有向mb、nd、ηg演化的迹象,舌上、齿头、正齿三组字混用,宕、梗、通摄-η尾消变,宕摄元音高化,-m、-n尾也有消变的痕迹,等等。与12世纪的西夏梵汉对音资料相比照,可以知道西夏与敦煌河西方音有明显的承续关系。

  • 标签: 敦煌文献 梵汉对音 河西方音
  • 简介:R2855残卷中有一篇完整的于阗“出生无量门陀罗尼”。这部经的于阗本是从梵本翻译的;咒语部分拿于阗字母转写梵词,可当作梵本看待,但和《大正藏》的悉昙体梵本不完全一致。各汉译本当中,智严的译本和于阗本关系最近,可能源自同一个梵本。初唐的智严对音中体现出了不空音系的特点。

  • 标签: 于阗 密咒 智严 对音
  • 简介:用一系列象征符号作为独特标识性,来塑造和传播一个地域形象,已经成为宣传和发展一个地域经济文化最基本而可行的举措之一。“形象歌曲”有三个重要特点:其一,形象歌曲必须具有标识性的象征符号功能。标识性功能形成过程的关键,就是重复使用象征符号以达到意义的累加;其二,在时素、人素和地素三因素与歌曲的锚定关系,地素锚定是“形象歌曲”不可缺少的因素;其三,只有当象征符号具有了标识性,象征符号才会大范围流通,而形成新的象征价值。

  • 标签: 形象歌曲 象征 符号 标识性
  • 简介:一、多种语言在接触之后所产生的问题在这个通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国际间交往的频繁,使得语言的变化比起过去任何时代都要复杂得多。就以新加坡来说,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枢纽,因此就成了探讨语言变化的绝佳例子。在这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语言的国家,人...

  • 标签: 语码夹杂 新加坡人 《联合早报》 书面语 《联合晚报》 福建方言
  • 简介:VilaR(Titelbild)□晓庞PaulKlewarMalerundGraphiker.Erwurde1879inMünchenbuchsebeiBerngeboren.ErstudierteinMünchenbeiStuck1,wurde19...

  • 标签: 艺术学院 画面 包豪斯 国画家 雕塑家 儿童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前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是写作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道重要工序。作者通过对文章进行润色和“雕饰”,使文章的思想更加严谨周密,语言的组织表达更加准确凝练。可以说,熟练掌握文章修改的方法,这是文字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 标签: 文章修改 文字工作者 写作过程 基本功
  • 简介:SieblickteausgertetenAugenaufdenkleinenBeisteltisch,denihrMannRobineinemseinerüblichenWutausbrüche1umgestürztundmiteinemFutri...

  • 标签: 咏叹调 男高音 发火 肿胀 侮辱 音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42年,叶圣陶正主编《国文杂志》月刊,这是个帮助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刊物,需要登载一些中学生写的东西。叶圣陶当时已离开武汉大学,也不在中学教语文,中学生写的东西从哪里来呢?于是他就发动家中的三个孩子给《国文杂志》写文章。最初是上高中的女儿至美写了一篇,叶圣陶看了很高兴,只稍稍修改了一下,就准备登在《国文杂志》上,妻子胡墨林又怂恿小

  • 标签: 叶圣陶 作文教学 生活题材 作文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