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疟原虫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省出入境单位收集到的已经镜检法证实为恶性疟疾的全血样本32例、镜检为阴性的全血样本1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中均提取DNA并加入RT-PCR检测试剂进行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结果显示:恶性疟疾全血样本23例、间日疟疾全血样本11例,阴性全血样本11例,诊断符合率95.6%。复检结果显示:2例标本通过PCR扩增、序列对照,发现其测序结果与公布的疟原虫序列一致,确定均含有疟原虫。结论: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疟原虫的应用价值高,能够敏感、可靠的检出疟原虫DNA。

  • 标签: 荧光定量PCR仪 疟原虫 疟疾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DNA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5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确诊为乙肝大三阳患者的血液,每个患者的血液平均分为A、B、C、D组,A组即刻测定,B组室温放置2天测定,C组4℃放置7天测定,D组溶血即刻测定,比较不同的储存时间、温度以及标本是否溶血对乙肝病毒DNA进行荧光定量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未溶血标本与溶血标本相比以及不同储存时间和温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储存时间以及温度对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大三阳血清标本DNA的结果无影响。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乙肝DNA 分析前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乙型肝炎病毒DNA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荧光定量PCR在乙型肝炎检测中的作用。HBVDNA定量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判断病毒复制和评价患者肝脏病变、预后及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指导诊疗时仍需结合血清标记物、肝损害指标乃至HBV基因分型。方法PCR核酸探针杂交法、RELISA、竞争定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本文综述定量检测HBVDNA意义及PCR检测方法。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是反映HBV复制水平的可靠指标,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核糖核酸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蕲蛇样品真伪鉴别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从蕲蛇正品、混伪品中提取DNA,进行引物扩增,并通过Cq值和扩增曲线对样品真伪进行判断。结果3批蕲蛇正品的Cq值均低于30,曲线有明显的指数增长期;2批混伪品无Cq值,曲线为一直线。结论本方法鉴别蕲蛇操作简单,准确率高,重现性好,可行有效。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 PCR 蕲蛇 鉴别
  • 简介:采用常规化学法测定所研制的镍钛合金光谱系列标准块样中的镍、钛含量,将结果用于建立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法)标准曲线,定量测定镍钛合金成分。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值小于0.02%,与重量法分析结果对照结果相符。

  • 标签: X射线荧光光谱法 镍钛合金 定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我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其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标本予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荧光定量PCR技术,最后对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本组患者的临床标本回顾性分析可知,脓液标本中5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便标本中24株沙门氏菌,1株为O157H7,10株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因此该检测手段可以在临床上更进一步的实践与应用。

  • 标签: 荧光定量PCR技术 微生物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的质控结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省流感病例90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流感病毒核酸进行检测,观察检测阳性率和阳性样本的类型。结果2009年1~12月流行期采集流感样病例900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247例,阳性率为27.44%;其中,甲型H1N1共215例,甲型H3流感12例,甲通20例。结论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科学有效,能够满足临床对流感病毒核酸快速、准确检测的需要,对其结果进行质量控制,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荧光实时定量PCR法 流感病毒核酸 临床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对我中心经病理组织学诊断宫颈疾病女性500例开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水平。结果y(Ct)=-3.3236lgx+34.713,R2=0.9986,批内、批间、日间重复性检测CV均在合格范围内;不同病理类型HR-HPV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416,P<0.05);不同类型HR-HPV阳性者拷贝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1.495,P=0.063>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可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法,筛查早期CIN病变。

  • 标签: 宫颈癌 HPV-DNA PCR 实时荧光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方法学性能,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从准确度、精密度、特异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性能。结果经检验与免疫荧光法比较准确度为100%;精密度为98.15%;与临床症状相似的几种病毒或细菌均未见交叉反应;常见的干扰物如血液、唾液、鼻分泌物未发现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性能可靠。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性能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分型法检测乙肝病毒B、C基因型的方法学的应用价值,掌握不同类型感染者的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诊疗的73例乙型肝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荧光定量PCR分型法进行检测,判断患者基因型。结果利用荧光定量PCR分型法成功分型70例(95.9%),其余3例(4.1%)未检出;70例成功分型的患者中,B型45例/61.6%,C型11例/15.1%,B/C混合型14例/19.2%,B型显著高于C型、B/C混合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分型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分型成功率较高,且乙肝病毒以B基因型为主。

  • 标签: 荧光定量PCR分型法 乙肝病毒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前、中、后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预防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治疗做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48例,通过造影前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和常规准备,造影中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和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造影后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和潜在风险的干预,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造影效果良好,仅3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结论造影前充分的准备,造影中密切的观察,造影后有效的指导,可促进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荧光素钠 眼底血管造影 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评估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半定量分析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MR室2014年7月—2014年11月经肠镜病理证实的27例直肠癌患者影像资料。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45~73岁,此前均未经任何治疗。均于术前行DCE-MRI,用Omni-Kinetics专用灌注软件进行后处理,同时获得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e)等定量参数,以及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浓度(MaxConc)、最大斜率(MaxSlope)等半定量参数。对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的定量、半定量参数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各定量、半定量参数在直肠癌术后病理T、N分期的差异,判断各参数的诊断价值。应用ROC曲线分析定量参数在T、N分期中的最佳诊断界点及敏感性、特异性。根据TNM对患者进行分期。结果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的Ktrans值[(0.28±0.14)min-1vs(1.33±0.86)min-1]、Kep值[(1.41±0.67)min-1vs(3.56±0.72)min-1]、MaxConc(0.17±0.02vs0.29±0.09)、AUC(0.11±0.07vs0.23±0.1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270、-11.359、-2.487、-2.803,P值均〈0.05)。在T分期为T1~2的早期组与T3~4的晚期组间Ktrans值[0.66(0.12~1.35)min-1vs2.15(0.84~2.96)min-1]、Kep值[2.51(0.12~5.65)min-1vs4.05(3.18~6.68)min-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077、-2.281,P值均〈0.05)。N分期中,淋巴结无转移组的Ktrans值(1.01±0.73)、Ve值(0.29±0.18)、TPP(0.93±0.35)均低于转移组(1.75±0.84、0.54±0.29、1.14±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433、-2.832、-2.496,P值均〈0.05)。结论DCE-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在判断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直肠癌的术前T、N分期方面和病理有较高的相关性,对诊

  • 标签: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 肿瘤分期
  • 简介:摘要梅毒是由梅毒密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传统检测梅毒的方法需要熟练的技术员操作和解释结果。最近的研究显示,自动化定量检测梅毒的方法正成为研究热点,将逐渐替代手工法,而自动化RPR检测特别适合于疗效监测。

  • 标签: 梅毒 密螺旋体实验 乳胶凝集 RPR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化学、药物及其相关学科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研究方向也呈现出从宏观状态研究到微观结构理论、从描述性向推理性、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趋势。通过研究人们认识到决定物质性质最关键的因素是分子的结构,分子结构一经确定,物质的性质也随之而定。这一研究对于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性质数据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定量构效关系 数据统计 药物化学
  • 简介:摘要临床实验室要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简称室内质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控制着自吸取样本至获得测定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的整个测定过程,是保证高质量操作的必要措施。向患者提供报告的所有定量测定项目的实验室必须开展室内质控。本文主要分析了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质控系统的构建,最后提出了质量监管意见。

  • 标签: 临床检验 定量测定 室内质控系统 建立
  • 简介:目的:探讨ATP荧光检测法用于医院感染管理现场监测督导的效果。方法某院2015年各季度采用生物荧光检测仪对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以及清洁工具的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反馈检测结果,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共检测1294份标本,合格率为62.75%。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以及清洁工具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从第一季度的54.35%、50.30%和60.26%,提高至第四季度的76.42%、64.80%和79.52%,经趋势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以及清洁工具对应的相对光单位值(RLU)中位数分别为20.00、85.00和35.00。结论ATP荧光检测法用于现场督导,作为评价清洁效果的手段,可以促进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度的持续质量改进。

  • 标签: ATP荧光检测 手卫生 医院感染 现场监测 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