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常规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需要离断部分外旋肌肉、失血多、术后脱位发生率高.随着微创手术研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对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手术损伤成为可能.目的:对比分析Superpath置换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髋关节置换术,试验组(30例)给予Superpath置换.观察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Superpath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50.12±41.12)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70.15±60.24)ml(P<0.05).术后3d、7d,Superpath组的VAS评分平均为5.25±1.02和1.02±0.11,显著低于对照组(5.35±1.01,3.25±2.12,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不同时间组间比较,Superpath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比较,对患者实施Superpath置换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髋关节功能.

  • 标签: 全髋置换术 Superpath入路 疗效 疼痛 髋关节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臼骨缺损的重建及假体置换的方法.方法在48例不同原因导致的臼缺损行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采用颗粒性或结构性植骨技术重建臼及骨水泥或非骨水泥臼杯置换.结果4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8个月.X线显示臼植骨处均获愈合,无明显骨吸收及假体移位、松动现象.先术前Harris评分33.0~51.0,术后67.0~87.0,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术前Harris评分37.0~53.0,术后72.0~91.0,翻修术前Harris评分38.0~49.0,术后69.0~88.0,扁平术前Harris评分43.0~61.0,术后77.0~89.0.结论在臼缺损的髋关节置换术中,颗粒压配植骨具有臼覆盖性良好、植骨愈合快、临床应用可靠等优点.当臼覆盖小于70%时,应用结构性植骨,并尽量选用自体骨材,臼假体则以非骨水泥型假体为首选.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臼 骨重建
  • 作者: 桑恩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辽中区人民医院骨科  辽宁辽中  110200)  【摘  要】目的:观察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疾患的疗效.方法:5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髋关节疾病患者232例,经后外侧入路施行全髋置换,随访1-5年。结果:骨水泥术后第3天,混合型第4周左右患者可以下地行走,基本恢复正常功能,优良率达92%。结论:加强术后管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 简介:目的分别利用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两种术式对臼骨折后骨关节炎进行治疗,探究其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臼骨折后骨关节炎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实施实施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优良率对比,观察组(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5),P<0.05。结论利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对臼骨折引起的骨关节炎进行治疗,其优良率明显优于髋关节置换术,且术后关节活动比较好,可见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式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表面置换 髋臼骨折后骨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表面置换臼骨折后骨关节炎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在 2014 年 1 月 到 2017 年 1 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 60 例 臼骨折后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 。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 86.3±7.3 )分高于对照组( 64.5±6.3 )分, 对比差异显著,且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 臼骨折后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髋臼骨折 骨关节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表面置换在临床上治疗臼骨折后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断入院的44例髋关节骨折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2例,A组进行髋关节置换术,B组进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随访3年,A组22例患者中,髋关节功能优16例,良2例,可4例,优良率为81.82%;B组22例患者中,髋关节功能优20例,良2例,可0例,优良率为10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臼骨折后的骨关节炎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的疗效优于髋关节置换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表面置换 髋臼骨折 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表面置换在临床上治疗臼骨折后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断入院的44例髋关节骨折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2例,A组进行髋关节置换术,B组进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随访3年,A组22例患者中,髋关节功能优16例,良2例,可4例,优良率为81.82%;B组22例患者中,髋关节功能优20例,良2例,可0例,优良率为10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臼骨折后的骨关节炎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的疗效优于髋关节置换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表面置换 髋臼骨折 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臼骨折后骨关节炎患者临床中接受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表面置换的治疗效果差异性。 方法:此次根据我院 44例髋关节骨折继发骨关节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 AB两组,均有 22例, A组使用髋关节置换术,组使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对患者进行了三年的随访调查, A组有 16例优秀, 2例良好, 4例可,总优良率是 81.82%; B组有 20例优秀, 2例良好,可 0例,总优良率是 100%,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P<0.05)。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臼骨折后骨关节炎的效果比髋关节置换术优秀。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表面置换 髋臼骨折 骨关节炎
  • 简介:目的探讨一期关节置换手术选择性治疗陈旧性臼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在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对12例陈旧性臼骨折患者一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中通过固定骨折、颗粒状松质骨植骨、金属钛网的使用等方式来重建臼。结果治疗优良率达75%,2例患者需要再次翻修手术,无感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臼骨折的患者可以通过假体置换手术,恢复关节功能,早日下床活动,避免了关节病残及继发的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 标签: 关节 置换术 髋臼骨折 翻修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臼骨折术后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对18例臼骨折后创伤性髋关节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术,其中13例臼骨折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另5例行闭合复位骨牵引治疗;10例因为既往手术的疤痕粘连,关节置换时需行较广泛的软组织松解;9例在髋关节置换术时仍有固定用的内植入物,5例术中需要取出内固定;12例术中用取下的股骨头行结构性或颗粒植骨;16例用非骨水泥臼,2例用金属加强环与骨水泥固定聚乙烯臼。术后随访行x线摄片评估,髋关节功能作Harris评分。结果随访时间6—70个月不等,平均38个月。3例术后发生髋关节周围BrookerⅡ度异位骨化,其中2例行异位骨化切除;1例术中股骨骨折,1例深部感染,1例臼松动并移位。最后随访时,12例(67%)患没有或仅偶有轻微疼痛,4例中度疼痛,2例疼痛需要助行工具;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3.5分到术后平均84分。结论臼骨折后髋关节关节炎仍可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得到有效治疗,但其手术复杂程度与款臼骨折的处理有关,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比一般的髋关节置换手术高。

  • 标签: 髋臼 骨折 关节成行术 置换
  • 简介:人工髋关节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是20世纪最成功的外科治疗手段之一,它极大程度改善了严重髋关节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第1例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不断增加,在美国每年约有250000例患者行髋关节手术,而THA大约为髋关节手术量的17.5%。近年来THA在我国发展迅速,每年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有50000例左右,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多孔金属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髋臼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不同锉臼方法重建臼,比较臼假体试模植入后的稳定性,得出何种方法重建后植入的臼假体试模更稳定,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皖西卫生职业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整防腐骨盆标本10具。使用同心圆形顺序和非顺序锉臼、非同心圆形顺序和非顺序锉臼,4种锉臼方式。同一骨盆的两侧臼设置成一区组。一侧使用同心圆形锉臼重建臼,两种方式先顺序锉臼,压配假体试模、测量;在此基础上非顺序锉臼重建臼再次测量;另一侧使用非同心圆形锉臼重建臼,使用相同方式顺序和非顺序锉臼,压配假体试模。测量臼假体试模的抗旋转扭矩和抗拔出力。4种处理手段分别为4个处理组,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行SNK-q检验。结果同心圆形顺序锉臼重建后臼假体试模的抗拔出力(83.8±3.3)N,抗旋转扭矩(26.5±2.6)Nm;与同心圆形非顺序锉臼重建抗拔出力(93.6±2.2)N,抗旋转扭矩(34.8±2.2)Nm。非同心圆形顺序锉臼重建抗拔出力(69.2±2.9)N,抗旋转扭矩(12.1±2.6)Nm,与非同心圆形非顺序锉臼重建抗拔出力(75.3±2.2)N,抗旋转扭矩(16.8±1.9)Nm。经过统计学分析,在抗旋转扭矩实验中,各处理组间扭矩有差异(F=443.8,P<0.05),每区组间扭矩有差异(F =6.2,P <0.05)。为进一步了解处理组间均数两两比较情况,SNK-q检验显示各处理组间抗旋转扭矩均值完全不相等。在轴向抗拔出力实验中,各处理组间抗拔出力有差异(F =187.2,P <0.05),每区组间抗拔出力无差异(F=1.9,P>0.05)。组间均数两两比较显示各处理组间抗拔出力均值完全不相等。抗拔出力和抗旋转扭矩呈现出同心圆形非顺序锉臼>同心圆形顺序锉臼>非同心圆形非顺序锉臼>非同心圆形顺序锉臼的结果。结论在尸体骨盆标本实验中得出同心圆形重建臼后半球形臼假体试模更稳定;在非顺序锉臼重建的臼窝中,假体试模植入后稳定性更强。同心圆形和非顺序两种锉臼重建方式重建臼操作简单、可行。

  • 标签: 假体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52例,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组和半组,每组患者各76例,半组患者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半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半组,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治疗臼骨折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9例臼骨折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髋关节置换治疗,对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观察。结果49例患者治疗均成功,2周后拆线,未见感染、人工关节脱位、血栓栓塞、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术后1周下床,术后2月左右开始完全负重,术前Harris评分27~72(54.36±12.69)分,术后随访1年Harris78-90(85.16±4.63)分,后伸恢复至1°~4°,平均2.5°,髋关节活动度73°~90°,生活基本实现自理,不需辅助工具活动,正常生活工作基本不受影响,影像学检查无骨溶解、假体松动等。结论髋关节置换治疗臼骨折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疗效显著,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髋臼骨折 创伤性髋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