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复献血初次献血的血液检测情况进行比较,进而建立起无偿献血队伍。方法对献血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重复献血的血液合格率在不断的提高,而初次献血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9.52%,2、3次献血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分别是5.38%、3.85%;献血的抗-HCV、抗-TP、抗-HIV、HBsAg这几项的检测情况并没有多大差别。结论初次献血的血液合格率相对较低,重复献血献血的血液合格率相对较高,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重复献血属于低危献血人群,应该将这部分人群组建成献血队伍,进而使血液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重复献血者 初次献血者 血液检测结果
  • 作者: 简桂枚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12
  • 出处:《中国蒙医药》2023年7期
  • 机构:福建省龙岩市中心血站  福建省 龙岩市364000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理程序展开研究,分析其对预防初次献血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7月——2022年7月,研究对象为在我站初次献血的120例人员。使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比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展开护理程序干预。比较两组人员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60例初次献血经护理程序干预以后,献血反应发生率为5%,低于对比组;满意度评分为(92.37±2.46)分,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次献血而言,由于陌生、认知程度不足,所以容易出现献血反应。对其展开护理程序干预,不仅能够改善其心态,同时也能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提高其满意度,有利于树立良好医疗形象,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初次献血 献血反应 护理程序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9月初次献血中选取200例作为对照组对象,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并于2017年1-9月选取200例初次献血作为观察组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对象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献血的心理状态。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0%,其护理满意度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次献血实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使献血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无偿献血的重复率和献血服务的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初次献血者 心理护理干预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初次无偿献血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120例初次无偿献血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疏导),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及负面情绪变化情况。结果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疏导能够减少初次无偿献血献血反应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疏导能够缓解初次无偿献血焦虑情绪,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疏导能够明显降低初次无偿献血献血反应发生率,有效调节负面情绪,值得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疏导 初次无偿献血者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献血初次献血心理与再次献血行为关系。方法选取900名初次献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话调查、问卷、当面咨询的方式对受试者的献血心理进行调查,并跟踪调查其是否进行再次献血,分析两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结果居于献血心理排名第1位的是持有爱心奉献心理,所占比例为35%,排名第2位的是健康投资心理,所占比例为21.7%,剩下依次为免费体检心理,所占比例为15.6%、防病心理,所占比例为12.2%,尝试心理,所占比例为10.6%以及隐匿心理,所占比例为3.9%。900名受试者中发生再次献血行为共475名,其中保持健康投资心理再次献血占据比例为62.3%,居于第1位,防病心理占据比例为57.6%,排名第2,依次为尝试心理41.1%、爱心奉献心理39.5%、免费体检心理30.8%和隐匿心理26.7%;未发生再次献血的具体原因包括工作忙,暂时无暇顾及但以后会继续参与献血95名(31.7%),已经献过,不想再献75名(25%),因家人劝阻或顾虑献血对自身不良影响65名(21.7%),害怕疼痛40名,其他综合原因或表述不清25名(8.3%)。结论献血初次献血心理与再次献血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应了解和掌握献血献血心理,并不断优化血站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宣传力度,鼓励无偿献血行为,提高人群的重复献血率。

  • 标签: 再次献血行为 初次献血心理 献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站中无偿献血初次献血过程中的心理障碍的因素,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针对青岛市中心血站的420名无偿献血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人,针对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人员在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献血容量和献血完成率之间的比较情况,并采取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人员的献血完成率为78.1%,平均献血为331.4±28.4mL,献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献血完成率为60.0%,平均献血为281.5±24.3mL,献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3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初次无偿献血,采取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够提高献血成功率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无偿献血 心理障碍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减少初次献血献血反应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本站的80名初次献血为对象,将献血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名。对于对照组,采取常规献血护理方案。对于观察组,则予以强化心理护理。结果:对比两组初次献血心理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佳,献血的心理素质更为良好,P<0.05。结论:对于初次献血,强化心理护理能够提高献血的心理素质,减少献血献血反应,缓解献血的焦虑情绪,消除献血的紧张心理。

  • 标签: 强化心理护理 初次献血者 减少反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初次成分献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站2015年1月至12月初次成分献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组在献血前后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献血献血情况。结果护理组献血反应发生率的5.0%低于对照组的22.5%;满意度和再次献血率为97.5%和45.0%,高于对照组的77.5%和2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成分献血心理护理后的服务效果显著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 标签: 成分献血者 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次无偿献血的心理状态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一般血站300例首次献血进行本次医学探究,并随机将献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献血进行心理状况评估,比较两组献血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献血的SAS得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献血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满意度为89.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数初次无偿献血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护理过程中进行针对性干预,能有效消除献血的不良心理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了献血的护理满意率,并愿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

  • 标签: 初次无偿献血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固定献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初次无偿献血献血前后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自评量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70名初次献血献血前后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献血前焦虑、恐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水平(p<0.01),献血后焦虑、恐惧、强迫,躯体化因子得分高于常模水平(p<0.05)。结论初次无偿献血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 标签: 无偿献血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次献血的心理特点以及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哈尔滨市血液中心街头初次无偿献血人员6142名,严格按采供血管理办法采集血液,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献血进行干预,并统计献血献血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率以及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对街头初次无偿献血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共40例(0.644%),护理满意度达到99.8%。结论心理护理在初次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减少了无偿献血人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街头无偿献血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初次无偿献血者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献血反应与献血自身情况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站进行无偿献血的人员当中选出62例,其均为献血前后发生献血反应的人员,对其自身因素、气温因素对献血反应的影响等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因献血心理因素导致献血反应的共有41例,占比66.13%;空腹献血共15例,占比24.19%;因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献血反应的共6例,占比9.68%。根据对气温季节因素的调查,其中夏季发生献血反应率最高,为61.29%(38/62);最低为秋季,为9.68%(6/62)。。结论献血发生献血反应主要是因为紧张、晕针等心理因素影响,并且气温对这一情况的发生影响也较大,夏季时发生几率最高,需要相关人员着重注意。

  • 标签: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患者因素 气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高原地区初次献血的心理因素。方法:随机遴选昌都市初次献血200例,并按照献血时间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0例,调查200例初次献血的心理状态,对照组调查期间采取常规随访工作,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对比2组初次献血的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展开后续随访后,观察组献血的担心、焦虑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初次献血献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影响高原地区初次献血的心理因素有很多,包括环境因素、对献血知识不了解,甚至存在错误认知等。心理护理的展开有助于改善高原地区初次献血的心理压力,建议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利于更好的招募献血,提升采血量、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高原地区 初次献血者 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高原地区初次献血的心理因素。方法:随机遴选昌都市初次献血200例,并按照献血时间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0例,调查200例初次献血的心理状态,对照组调查期间采取常规随访工作,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对比2组初次献血的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展开后续随访后,观察组献血的担心、焦虑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初次献血献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影响高原地区初次献血的心理因素有很多,包括环境因素、对献血知识不了解,甚至存在错误认知等。心理护理的展开有助于改善高原地区初次献血的心理压力,建议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利于更好的招募献血,提升采血量、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高原地区 初次献血者 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初次无偿献血进行献血护理,使献血献血过程中保持心情愉快,身心放松,减少献血反应,能够顺利完成献血。有助于每位初次无偿献血树立正确的无偿献血观念,有利于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初次无偿献血者 整体护理程序 献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初次无偿献血心理障碍的护理策略。方法:选择在红十字中心血站或者是街头无偿献血献血为研究对象,共 268例献血, 1组( 129)和 2组( 139)。给予 1组无偿献血献血进行常规献血护理。给予 2组无偿献血需要根据首次献血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 2组献血的 GCQ评分明显高于 1组 (P< 0.05)。 2组献血的心理障碍评分显著低于 1组。结论:运用护理策略消除献血的心理障碍具有重要意义,应加以重视。

  • 标签: 无偿献血 心理障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