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土地开发整理是解决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对生产资料需求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水电工程大多位于高山峡谷,山高坡陡,土层薄,石料丰富,土地开发整理建设以修筑石坎梯田为主。通过对石坎梯田断面要素和工程量的分析,以田坎高度和田坎侧坡坡率作为设计变量,以每公顷梯田的造价为目标函数,提出了石坎梯田的通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际优化计算。优化设计表明,优化设计方案与常规修筑方法相比,具有工程量小、田坎稳定、土地利用率高、便于机械耕作等优点。提出不同地形条件下经济合理的石坎梯田断面参数值,以期为后续石坎梯田工程精确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水电工程 移民安置 石坎梯田 优化设计
  • 简介: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前锋地带,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都十分强烈,两者关系密切。区内发育有北北东-北东向和北西西-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调查研究表明,它们的规模、性质、活动时代、活动强度等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北西西-北西向断裂规模较大,多为逆冲、逆走滑断层,形成较早;北北东-北东向断裂单条规模相对不大,常集中分布,构成北北东向的剪切拉张断裂构造带,形成较晚,第四纪晚期活动明显。强震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山差异运动强烈地带或地段,如块体周边的深大断裂带及其附近。7级以L地震主要与断裂构造带中规模较大、全新世强烈活动段、断裂几何构造复杂部位或多组方向断裂交汇密切相关。其中,7.5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断裂构造带中走滑分量较大的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带上。

  • 标签: 雅鲁藏布大峡谷 构造 地震
  • 简介:摘要:文章结合CZ铁路施工供电工程的具体实践,分析高山峡谷输电线路施工难点,探讨研究了高山峡谷域输电线路工程物料运输难、施工界面多、作业点多分散、交叉跨越频繁、运维难度大等难点应对策略。应用索道运输、看板式管理、高低腿配置、张力放线、智能输电监测、运维一体化技术等新工艺新方法,取到了良好效果,为高山峡谷供电线路施工及运维提供了借鉴意义。

  • 标签: 施工供电工程 看板式 智能输电监测 运维一体化
  • 简介:摘要:在西藏大古水电站大型混凝土制备系统工程中,其混凝土生产量大,温控要求高,混凝土生产高峰持续时间长等条件下,首次采用拌和站制备混凝土;本项目依托西藏大古水电站研究项目,研究如何提高拌和站砂石骨料及散灰的配料效率,提高拌和站的混凝土制备效率。另外研究如何在一次温控料预控条件下实现高标准的预冷(预热)水工混凝土制备工作。

  • 标签: 绿色智能工程 开挖料 堆存 取料
  • 简介:【摘要】峡谷高速公路建设的难度大,此类地区的地质环境极为复杂,施工段常处在悬崖峭壁的位置,在陡坡地势环境下极为容易出现工程坍塌事故,因此陡斜的高山峡谷的高速公路工程需要在施工中合理控制爆破参数,并加强支护措施,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工程施事故,保障施工进度与工程安全。基于此,本文就以位于峡谷的四川峨汉高速公路为例,着重探讨了如何针对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开展工程光面爆破及超前支护施工,旨在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参考,最大程度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峡谷地区 高速公路 隧道 光面爆破 超前支护
  • 作者: 胡盼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09
  • 机构:四川路桥华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200
  • 简介: 摘要:山区地形复杂、地质结构多样化、山体落差较大、路基高边坡较多,山区陡坡大尺寸桩基施工具有很大难度,考虑问题多,施工复杂。桩基开挖时采用爆破技术对岩体扰动较大,有可能造成岩石蹦落、滑坡以及山体滑坡等危险,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大尺寸桩基断面开挖后对如果无合适支护,将造成护壁局部塌方,严重时可能造成整个孔位的塌方;山区陡坡桩基施工时,交通极为不便,容易造成交通堵塞、交通意外,影响工期。针对此类工程项目,采用何种爆破技术、支护方式以及运渣方式来保证桩基安全、快速、经济完成施工。

  • 标签: 高陡边坡支架 大尺寸独桩基础 自动化出渣设备 弱扰动控制爆破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网络不断向偏远地区延伸,以往无法逾越的高山峡谷成为摆在面前的首要难题。“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梁成为跨越高山峡谷的首要选择,这也对桥梁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实际要求。相对于其他桥梁施工技术而言,受峡谷区域地形限制,此区域桥梁工程施工场地狭小、交通运输困难,施工技术难度高,施工组织难度更大。基于此,对高山峡谷桥梁工程进行研究,探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点,仅供参考。

  • 标签: 高山峡谷地区 桥梁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 简介:造物主在混沌之初时,似乎对美国西南部特别青睐。这一带是北美国家公园最密集的地区,不仅有大峡谷、拱门、布莱斯峡谷等极具特色的国家公园,在犹他州东南面,更有着号称“地质陈列窗”的峡谷国家公园,它将许多国家公园的地理地质特点汇集于一身。

  • 标签: 峡谷地国家公园 地质 陈列 西南部 大峡谷 犹他州
  • 简介:山西是块有着厚重自然及历史人文景观的土地,壶关就是这璀璨文化遗存中的一隅,太行山峡谷占据了壶关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版图,淳朴的峡谷居民、舒适的气候、奇特的自然景观以及流传千百年的故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峡谷画卷。

  • 标签: 大峡谷 太行山 地质公园 历史人文景观 文化遗存 自然景观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测量作为重点工作要务,所呈现的实践地位尤为显著。通过有效测量能获得更全面的工程数据参数,进而为接下来的工程方案设计、作业施工、规范管理提供重要参考。而在展开工程测量期间,因为多种要素影响导致所呈现的问题比较严峻,影响了测量结果的精准性,也给接下来的工程建设造成不良影响。

  • 标签: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 峡谷地区测量 应用 局限性
  • 作者: 张立 谭长瑞 王龙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3
  • 机构:(1.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市  611130;2.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市  643000 )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高烈度深切峡谷段公路隧道,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测系统,对隧道健康状况实施智能监测。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数据采集,通过4G技术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智能判别手段,实现对隧道的实时监控、远程管理。密切掌握隧道的健康信息,为隧道的安全运营和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标签: 公路隧道 智能监测 大数据分析 智能判别 物联网
  • 作者: 张立 谭长瑞 王龙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3
  • 机构:(1.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市  611130;2.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市  643000 )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高烈度深切峡谷段公路隧道,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测系统,对隧道健康状况实施智能监测。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数据采集,通过4G技术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智能判别手段,实现对隧道的实时监控、远程管理。密切掌握隧道的健康信息,为隧道的安全运营和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标签: 公路隧道 智能监测 大数据分析 智能判别 物联网
  • 简介:【摘要】本文以某深山峡谷为例,详细探讨特殊地形条件下GPS静态数据采集提高数据质量的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标签: 特殊地形 静态数据采集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高速公路也开始朝着马尔康至康定高速公路进行延伸。因为马尔康至康定高速公路的交通十分的闭塞,高速公路线路也成为马尔康至康定高速公路人民出行不能够缺少的生命线。可是当前缺少一套切实可行的选线以及建设管理体系。基于此本文针对浅析地质灾害对高山峡谷貌区高速公路选线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

  • 标签:   高速公路 施工便道 选线 建设管理
  • 简介:利用2003—2013年湖北省三峡谷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逐6h再分析资料,对三峡谷突发性中尺度暴雨过程进行分型,并从环流背景及天气系统、环境场、地形影响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阐述,确立有预报意义的概念模型。结果如下:2003—2013年间,三峡谷突发性中尺度暴雨过程分为西南低涡前冷暖切变结合型、东北冷槽尾部南北气流汇合型和副高内部边界层辐合型三类。其中,西南低涡前冷暖切变结合型,以天气尺度强迫为主,低层冷暖切变结合区对中尺度暴雨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以北风气流为主,峡谷入口处南侧迎风坡抬升作用强,峡谷附近温度场呈Ω型,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形成后多沿峡谷向东移动;东北冷槽尾部南北气流汇合型,天气尺度系统明显,低层冷切变尾部辐合区对中尺度暴雨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南、北两支气流并存,在峡谷入口处交汇进入峡谷,MCS形成后多由北向南移动;副高内部边界层辐合型,以边界层辐合和地形强迫抬升为主,边界层弱切变对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以偏南气流为主,进入峡谷后受地形阻挡作用,形成逆时针旋转的中尺度辐合中心,配合峡谷入口北侧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动力强迫达到最强,MCS形成后多由南向北移。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建立了三峡谷三类中尺度暴雨概念模型。

  • 标签: 三峡谷地 中尺度暴雨 地形强迫 概念模型
  • 简介:摘要: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指导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合理布局的基础,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的贡山县为研究范例,利用专家打分法,基于30m×30m 栅格尺度开展了2019年贡山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因受地质灾害点分布特征的约束和影响,贡山县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呈现与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规律一致,其中,中等适宜性的区域面积占49.62%左右,高适宜和低适宜分别占22.60%、27.78%;该县国土开发约束最大的区域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空间格局一致,现有开发程度最大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县政府所在地茨开镇和旅游发展区丙中洛镇;未来开发潜力大的地区则为县政府所在地茨开镇。研究结果可为贡山县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贡山县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层次分析法
  • 简介:摘要:河谷型城市是指城市主体在河谷中形成和发育的城市。广义的河谷型城市本身不受地形约束,但城镇体系发育却受到地形条件深刻的潜在影响和限制,一般随地形、河流走向布局和延伸,是城市发展主轴。如关中盆地、汾河谷地、河西走廊等。

  • 标签: 河谷地区 小城镇 高质量发展 低碳
  • 简介: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并借鉴国外的先进办学经验是推进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出国研修的亲身体验,从办学理念、产学研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以及教育环境等方面阐述美国硅谷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 标签: 美国硅谷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