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运动性贫血主要是以下三种原因造成的:1)运动引起高血容量反应;2)红细胞机械损伤、破坏、溶血;3)运动员需铁,耗铁剧增,铁吸收或供应不足。高血容量反应是运动训练适应性的表现,不会造成真正意义上的贫血;而红细胞溶血和铁缺乏对运动员不利,可导致临床意义上的贫血。

  • 标签: 诊断 血容量 溶血 运动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红蛋白
  • 简介:对48名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后进行血红蛋白尿、红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伏过氧化物酶(GSH—PX)的测定.比赛后尿血红蛋白阳性者18例,发病率为37.5%.比赛后患病组MDA含量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比赛后虽各值亦有变化,但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患者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异常与溶血有明显直接关系.

  • 标签: 运动性血红蛋白尿 红细胞丙二醛 超氧化 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简介:目的总结我科4年来卫生部和海南省临床检验中心的血红蛋白(Hb)室间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改良偏离指数(DI)值做标尺,cV做总体离散度的评价指标,对血红蛋白总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卫生部4年的Hb质评,DI值平均为0.49,CV值为2.39%,均达优秀水平;海南省4年的Hb质评,DI值平均为0.56,CV值为2.94%,达优秀和良好水平。

  • 标签: 血红蛋白 室间质评 总结
  • 简介:射击运动是一项对心理素质和神经类型要求极高的项目,本文通过观察血红蚤白值对六名步枪射击队员的平衡力、手动稳定性和训练成绩的影晌,得出血红蚤白值也应是射击运动选材的又一敏感指标.

  • 标签: 血红蛋白值 射击运动选材 敏感指标
  • 简介:对锁阳抗疲劳抗缺氧效应和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锁阳不仅具有显著地抗疲劳(P<0.01)和抗缺氧效应(P<0.01),而且还能提高机体血红蛋白含量(P<0.01).

  • 标签: 锁阳 抗疲劳 抗缺氧 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血红蛋白与血粘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86例体检人员的血红蛋白和血粘度值,并加以对照。结果:血红蛋白升高组,血粘度异常达73.42%,血红蛋白正常组,血粘度异常为36.61%,经检验,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红蛋白与血粘度异常有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血红蛋白 血粘度 相关性分析 血常规 血液流变学
  • 简介:为了研究提高血红蛋白粘聚体的稳定性,利用计算机同源模建、分子间氢键形成及表观静电势理论,探讨血红蛋白及相应突变体的结构与功能与功能关系。分析发现两个α99位的Lys突变为Cys后,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二硫键,两个β82位的Lys突变为Cys可以增强形成分了间氢键的能力,分别起到稳定四聚体的作用。分析表明,突变体血红蛋白将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血红蛋白稳定性及借助计算机工具设计新型奕变体提供参考。

  • 标签: 血红蛋白 同源模建 突变体 稳定性
  • 简介:目的:观察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和心功能正常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4例,按超声心功能检查左室射血分数≤0.40(30/64)和>0.40(34/64)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差异性。结果:两组间血红蛋白t检验p=0.01<0.05;红细胞压积t检验p=0.001<0.05均存在差异性。结论: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心功能正常者低,这种变化有利于改善微循环灌注和心脏自身代谢。

  • 标签: 冠心病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并发症 左室射血分数
  • 简介:水牛血红蛋白尿与有机磷缺乏有关,以水牛尿液呈棕红色至紫红色为特征。长期干旱和寒冷的年份多发,常见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特别是寒冷的季节气温骤降、血管内红细胞大量被破坏所致,本病以地方性零星散发。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水牛 血红蛋白尿 有机磷缺乏症 症状 诊断
  • 简介:目的选择一种无毒害的准确稳定的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代替标准的高铁氰化钾血红蛋白法(HiCN),减少巨毒品氰化钾(KCN)用量。方法采用0.1%无水碳酸纳碱化法,按常规法光电比色测定几种不同浓度样品的血红蛋白含量。同时用标准高铁氰化钾血红蛋白法(HiCH)作比较。结果0.1%无水碳酸钠碱化法测定血红蛋白,测定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在1.0%以下。相关系数r=0.999。测定液从几十秒钟到十余天后光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0.1%无水碳酸钠碱化法测定血红蛋白,试剂配制简单无毒,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稳定性好,可代替标准高铁氰化钾法(HiCN)作常规血红蛋白测定。

  • 标签: 血红蛋白 低浓度碳酸钠液 血液检验 无水碳酸钠碱化法
  • 简介:目的采用三种方法对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溶液的样本测定总蛋白量,并进行比较,确定一种可行且简单的测定血红蛋白溶液中总蛋白量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BCA法、Bradford法和Lowry法测定溶液总蛋白量,并采用HiCN法测定溶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比较不同方法测得数据的差异.结果5份样本用BCA法测得总蛋白量为76.33g/L,Bradford法测得值为179.59g/L,Lowry法测得值为22.81g/L.HiCN法测定血红蛋白量为133.65g/L.结论Bradford法是一种可行且重复性好的测定血红蛋白溶液中总蛋白量的方法,BCA法和Lowry法的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实际值.

  • 标签: 血红蛋白溶液 总蛋白量
  • 简介:为制定中国男性儿童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收集了中国92个单位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测定的14751例男性儿童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地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男性儿童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F=15.96).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Y=129.5+0.003192X1-0.7180X4+0.006202X5±16.3.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回归方程估算这个地区的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依据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南区、华北区、东北区.

  • 标签: 血红蛋白 正常参考值 地理要素 回归分析
  • 简介:硝酸或亚硝酸盐作为肉制品发色剂,其残留的NO^-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已经成为公识。根据Hb和Mb结构相似的特性,利用丰富的畜禽血液Hb资源,合成制取HbNO作为肉品着色剂取代硝酸或亚硝酸盐是一条有效利用途径。本文综述Hb的化学结构及其呈色原理。并总结HbNO合成制取的方法以及用于肉制品作为着色剂的效果比较,最后探讨了HbNO的开发利用所存问题与对策。

  • 标签: 肉品着色剂 亚硝基血红蛋白 Hb资源 合成制取
  • 简介:本研究比较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和正常人骨髓中性粒细胞GPI锚定蛋白CD16b、凋亡受体Fas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以了解PNH细胞是否存在凋亡异常.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NH患者和正常对照骨髓中性粒细胞GPI锚定蛋白CD16b、凋亡受体Fas和凋亡增殖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水平,比较它们在患者与正常人之间有无差别,以及CD16b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间有无相关性.结果表明:①骨髓中性粒细胞表面CD16b的表达率,PNH患者为(20.36±9.05)%,正常对照组为(71.34±26.80)%,PNH患者明显降低(P=0.01);②骨髓中性粒细胞表面CD95的表达率,PNH患者为(62.83±32.11)%,正常对照组为(48.00±38.52)%,二者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NH患者骨髓中性粒细胞表面CD95表达与CD16b的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③骨髓中性粒细胞胞浆内Bcl-2的表达率,PNH为(8.64±5.40)%,正常对照组为(16.82±15.39)%,二者的Bcl-2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NH患者骨髓中性粒细胞胞浆内Bcl-2表达与CD16b的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④骨髓中性粒细胞胞浆内Bax表达率,PNH患者为(30.47±22.15)%,正常对照组为(48.47±15.99)%,PNH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二者的Bax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NH患者骨髓中性粒细胞胞浆Bax表达与CD16b的表达无显著相关.结论:PNH骨髓中性粒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与其功能密切相关的Bcl-2以及凋亡受体Fas的表达与正常对照无差别,这提示PNH细胞在骨髓内的消长可能不涉及凋亡蛋白表达异常.

  • 标签: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骨髓 中性粒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一、研究目的、方法、对象(一)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广州地区少年田径运动员血红蛋白的总体水平状况和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选拔及培养田径幼苗提供理论依据,并供体育科研、医务人员和教练员掌握与参考。(二)研究方法:1.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对运动员进行血红蛋白检测。使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比色,每次测定血红蛋白前均以Hb标准配制试剂和核正仪器检验,固定人员操作。2.贫血临界值评定,按WHO关于贫血建议标准,>14岁男性血红蛋白含量为13g%,

  • 标签: 田径运动员 光栅分光光度计 女队员 标准配制 仪器检验 体育科研
  • 简介:耐力性运动由于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极易导致机体血红蛋白下降,引起运动性贫血,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成绩。为此,我们试用艾灸中药并用之法,在夏训期间提高竞走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艾灸 中药 竞走运动员 血红蛋白 运动性贫血 运动性疲劳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香港血红蛋白病的类型分布,介绍筛选病例的经验以及用坑计学方法找出一些在筛选及鉴别血红蛋白病方面有用的方法。结果显示,香港以HbE为最多(69%),其中杂和性HbE占大多数。RBC在筛选血红蛋白病方面意义不大,而RDW和MCV在筛选血红蛋白病方面较MCH和Hb更为重要。另外,相关分析显示,RDW与MCV,Hb,MCH和RBC呈负相关,这在鉴别某些红细胞疾病方面可能是有用的。

  • 标签: 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疾病 血红蛋白E 红细胞指数
  • 简介:目的:分析我国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临床特点。方法:综合1985年--1995年国内主要医学杂志发表的有关PNH临床报告共计670例,与北京协和医院1997年总结的232例相对照,再与国外发表的相关资料比较。结果:进一步明确我国PNH的临床特点;男性多于女性,首发症状以贫血居首位,合并严重血管栓塞者明显低于欧美国家,脑栓塞及肢体静脉栓塞比腹部血管栓塞多见,死亡原因以感染居首位。PNH患者生存期可很长,可以临床自然缓解,转为恶性血液病的机率很低。结论:从临床看,本病基本属于慢性良性疾病,合并症和死亡原因与欧美国家病例有所不同。

  • 标签: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临床特点 脑栓塞 肢体静脉栓塞 腹部血管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