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36例颈椎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通过术前进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气管推移特殊训练等一系列全面护理,术后侧重病情观察、加强功能锻炼及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本组36例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无并发症发生,可见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颈椎损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并总结临床上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2008年3月-2014年11月间产生的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例中选择149例,仔细分析全部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做出总结和讨论。结果:149例患者均采用B超和CT检查,患者的实质脏器受损、空腔脏器受损和腹腔积液的检出率均在90%FA上。全体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方法,患者中治愈108例,有效35例,死亡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死亡率为4.0%。致死原因以腹腔感染及休克和肝破裂而继发腔内大出血为主。结论:采用B超或CT检查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临床检出率较高,可以为患者的病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由继发感染引起的腹部损伤患者死亡概率较高,临床诊治过程中要加强抗感染治疗,对患者的体征、症状进行动态监测,给予积极的护理治疗,以减少继发感染例数,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急性 闭合性腹部损伤 诊断 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护理要点以及康复重点。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118例颈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结果11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月~18月,平均为9.4±2.7月。随访期间无一例出现肌肉萎缩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急性发作期的积极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急性发作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麻醉的处理措施。方法以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临床麻醉措施,观察使用的麻醉药物、麻醉时间和患者的清醒时间等。结果48例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较好,术后意识可以很快恢复清醒,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其中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为3例,多功能器官衰竭患者为5例,植物人患者为2例,死亡1例,其余3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死亡率为2.1%。结论做好患者术前准备工作、保持麻醉诱导与维持的平稳、加强患者手术中的监测和注重输血观察与对症处理是降低急性颅脑手术麻醉风险,保障手术顺利开展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临床麻醉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的麻醉处理措施。方法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麻醉药物、麻醉时间和患者的清醒时间等。结果45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良好,术后可以很快恢复清醒。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患者为4例,多功能器官衰竭患者为2例,植物人患者为1例。结论在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麻醉师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控制好麻醉药物用量,并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以确保手术可以顺利进行。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麻醉处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39-01
  • 简介:药物作为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造成急性损伤(AKI)的因素之一。肾毒性药物种类繁多,可以是单一药物亦可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而致病。药源性AKI发病机制多样,以急性肾小管坏死和间质性肾炎为主。发病的高危因素涉及药物因素(如:药物自身的肾脏毒性、使用剂量与疗程)和患者因素(如:高龄、血容量不足、慢性肾脏病基础)。本文就临床常见及易忽视的肾毒性药物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肾毒性药物及发生药源性AKI风险因素的认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与警示。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毒性药物 发病机制 高危因素
  • 简介: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35-02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本组28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该类疾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常规及护理上的侧重点。方法术前的护理重点为心理护理,牵引的维持和防止牵引处感染,以及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和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则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及引流液的数量和性质,积极预防并发症,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结果除2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恢复满意外,28例患者均平稳地度过围手术期,绝大部分患者的瘫痪肢体的肌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关键词骨折颈椎脱位外科手术护理急性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病人一般病情危重,护理难度大,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而加强该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重要部分。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颈椎骨折脱位并发颈髓损伤2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者,男21例,女7例;年龄23~62岁,平均42.5岁;均为双下肢不全瘫痪。25例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例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2例四肢肌力恢复2级,25例四肢肌力恢复到1级,1例无明显恢复。2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恢复满意。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颈椎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患者突然颈椎受伤致残心理上会难以接受,经常显得恐惧,懊悔,烦躁,悲观,对治疗上有的丧失信心,也有的对手术寄予过大的希望,同时该病也会在经济上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压力和影响。该病保守治疗效果差,而手术风险又相对较大,对患者和家属也会带来心理压力。作者通过平时加强脊髓损伤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加强对该病的病情特点及治疗进展的了解和认识,及时的与医生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热情耐心的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做好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向他们详细介绍该疾病的特点,手术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和配合的问题,鼓励家属对患者加强关心和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还需要委婉的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消除他们对手术效果的过度期望。在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中注意了解患者的心理,发现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要加以分析,并及时和医生沟通,协助解决问题,使患者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2.2牵引护理牵引弓松动的螺丝要及时旋紧;及时调整床头牵引架,以确保有效牵引;牵引孔处用75%酒精点滴,每2天更换牵引弓纱布1次;牵引时应先采用轻度屈曲位牵引,然后调整到中立位,复位后再改为过伸位;牵引期间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心理护理。2.3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病人取仰卧位,枕头垫于肩下,头稍后仰,训练者站在病人右侧,用2指或4指指端顺气管右侧,将气管、食管持续向左侧推移,开始用力尽量缓和,频率为每分钟5次,推移5~8min后,用力稍加强,尽量把气管和食管推移超过颈中线,第1天一般为3次,每次为15~20min,每次间隔2~3h,由轻到重,以后逐渐增加到每天4次,每次持续60min左右,以达到不发生呛咳为准。2.4呼吸功能训练(1)咳嗽方法咳嗽时将腹肌收缩,腹壁内缩,一次吸气,连咳4声停止,缩唇时将余气尽量呼尽。(2)腹式呼吸方法全身肌肉放松,静息呼吸,经鼻吸气,从口呼出,呼吸气要缓慢、细匀。3术后护理3.1生命体征的观察详细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及脉搏氧饱和度。当脉搏氧饱和度<95%,给予低流量吸氧,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严密观察呼吸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2注伤口观察及护理颈前路术后注意事项前路术后切口出血,气管受压,喉头水肿,脊髓水肿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随时可能发生呼吸停止,因此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引流量及颜色,怀疑出血者要立即开放切口,引出积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脊柱脊髓损伤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脊柱脊髓损伤低钠血症在临床表现方面可以分为3类第1类患者为腰椎脊髓损伤,平均血钠为(127.5±6.5)mmol/L,低钠持续时间为(8.1±5.2)d,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的血钠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第2类患者为颈脊髓损伤,平均血钠为(125.2±6.1)mmol/L,低钠持续时间为(25.7±15.2)d,补钠治疗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第3类患者也是颈脊髓损伤,平均血钠为(117.4±9.2)mmol/L,低钠持续时间为(36.5±5.5)d,尿量连续4周>4000ml,经补纳治疗后,可以降低血钠。结论低钠血症是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将患者的临床表现作为基本依据,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脊柱脊髓损伤 低钠血症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净化在急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急性损伤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日期单双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常规内科治疗以及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小便出现时间、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在急性损伤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并且能够大大缩短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

  • 标签: 血液净化 急性肾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颅脑损伤实施麻醉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麻醉处理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治疗期间没有死亡出现,术后出现10例患者并发症严重或病情严重导致死亡,5例患者多器官衰竭,7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剩余5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全面诊断和评估可提高对颅内压的控制程度,有助于做好术前准备,针对患者的病情不同采取合适的麻醉方式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麻醉处理 临床疗效 麻醉方法
  • 简介:摘要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s,cldns)是构成紧密连接复合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上皮细胞的极性1。它的表达水平及分布情况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如家族性、伴发高尿钙和肾脏钙质沉着的低镁血症,鱼鳞病和肾囊肿有直接关系2-4,近年来发现与急性损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cldns在急性损伤中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紧密连接 Claudins 急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