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颈椎急性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颈椎损伤病例的影像诊断资料,统计骨折分类、诊断正确率、CT扫描参数和图像后处理方法,重点观察椎体高度、颈椎骨折的部位、椎体序列、椎体附件骨折以及脱位失稳等CT表现。结果椎体及附件骨折50例,2例无明显骨折现象。结论颈椎骨折的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可很好地显示骨折的情况,可作为首选方法来检查颈椎损伤术前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颈椎 损伤 螺旋CT
  • 简介:我国是地震灾害最频发的国家之一。近年发生的较大地震有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云南彝良地震及最近发生的四川芦山地震。地震灾难不仅能在瞬间夺走人们宝贵的生命,而且还会留下大量伤员。据统计,由地震造成的受伤人数是死亡人数的3倍〔1〕。如何及时、有效地后送地震伤员,对于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意义重大。

  • 标签: 地震损伤 颈椎损伤 医疗后送 芦山地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方法对自2008年5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内部出血15例,异常信号不均匀;水肿17例,T1WI上表现为等信号11例,稍低信号6例;挫伤9例,表现为扭曲变形、脊髓受压、横断和撕裂。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可在MRI表现出一定的形态改变,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 标签: 脊髓损伤 急性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护理安全隐患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对80例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评估、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消除不安全因素,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找出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常见安全隐患,主动实施相应防范措施,无一例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颈椎损伤术后住院病人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高效顺利安全地完成。

  • 标签: 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 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急性脊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的螺旋CT资料,包括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3种显示方法。结果全组病例显示椎体骨折36例,椎体骨折伴椎管狭窄13例,小关节脱位12例。多层螺旋CT能很好地显示相应的骨折、脱位及椎管情况,尤其是MPR及MIP对椎体骨折显示率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尤其是MPR、MIP能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地显示脊柱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脊柱损伤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27例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分析治疗。结果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患者的脊髓损伤得到全方面的改善。结论对于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早期进入手术干预治疗可有效的减轻脊髓的损伤,降低病残率。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治疗 患者
  • 简介: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短期的'休息'或'制动'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损伤的修复,避免损伤进一步的加重。但实际应用时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休息应仅限于损伤的部位及其邻近关节,如上肢损伤并不影响日常步行活动和未损伤侧肢体活动;二是休息应仅限于损伤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多为1~3天,一般最长不超过7天。过度强调'休息'会导致一种误解,

  • 标签: 急性软组织损伤 损伤区 被动运动 水混合物 实际应用 休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上述患者于围术期所采取的麻醉处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的麻醉处理效果较好,术后患者均迅速恢复意识,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后因多功能器官衰竭或肺部感染死亡12例,死亡率为11.11%(12/108),植物人8例,其余88例均康复出院,治疗有效率为81.48%(88/108)。结论临床上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相应的麻醉方式,同时控制药物用量,避免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等情况,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 标签: 麻醉处理 急性颅脑损伤 麻醉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其他不同部位损伤的相关因素、救治措施及临床效果,以期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对109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受伤原因、损伤严重程度、死亡率及临床救治措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9例患者中治愈69例,占633%;轻残21例,占193%;重残11例,占100%;植物生存状态5例,占46%;死亡3例,占28%。结论合理选择救治程序至关重要,重视院前急救和术后综合治疗,明确颅脑损伤与颅外损伤组合特点,对认识各部位伤情的组合关系,强调整体复合意识,指导分类救治是有益的。

  • 标签: 颅脑损伤 多发伤损伤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患者急性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所有的住院患者,筛选资料完整且符合标准的病例共234例,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Scr值(P<0.01,OR=1.436,95%CI,1.306~1.622)及高血尿酸(P<0.05,OR=10120,95%CI,1.529~2.742)是AKI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AKI在住院患者中常见,患者功能未恢复率较高,AKI后可以造成患者的肾脏丢失。预后与肾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肾损药物史、一周内低血压史、少尿史、肾外脏器衰竭数、HD是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外脏器衰竭数和HD是肾脏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总结更为有效的救治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诊疗护理经过。总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结果48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42例病人经急救对症处置后得救,6例因就诊时已休克,呼吸衰竭,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而抢救无效。结论4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经准确及时包扎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送手术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急救与护理后抢救成功率100%,病人愈后良好,康复出院。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性阐释。方法通过临床26例本诊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急性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关节镜检查修补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早期诊断、正确的医疗干预,直接影响本病预后恢复,降低关节不稳定的机率。

  • 标签: 下尺桡关节 急性损伤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术后迟发血肿原因,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以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原因。结果35例患者中迟发性颅脑内血肿在首次手术对侧27例,同侧手术周围及脑内8例。结论对冲性颅脑损伤硬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后应严密观察,尽早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提高其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手术 迟发性血肿 原因
  • 简介:摘要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在救治中的护理措施。对我科5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医护人员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评估,要有时间性和准确性;观察病情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病情要有预见性的判断,护理要有整体性。专科护理观察直接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和预后,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和伤残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颅脑损伤 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93年,VictorAmbrose的实验室在秀丽隐杆线虫中首次发现miRNA。与此同时.GaryRuvkun的实验室鉴定了首个miRNA的靶标基因。这2个重要的发现共同确认了一种新的转录后基因调节机制。在过去几年中.miRNA的研究蓬勃发展,我们也开始从一个新的层面上理解基因组学。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微小RNAS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致颈椎骨折前脱位合并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1月到2010年10月收治的60例外伤致颈椎骨折前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根据不同的颈椎损伤类型及不同的颈髓受压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所有60例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颈椎X线拍片复查显示,所有患者颈椎序列及生理曲度得到恢复,颈椎骨折脱位得到复位。结论外伤致颈椎骨折前脱位并颈髓损伤后,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辅助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能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颈髓功能获得良好的恢复。

  • 标签: 外伤 颈椎骨折前脱位 颈髓损伤 手术
  • 简介:摘要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由21~23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作为一种基因表达的负性调节因子,可以调控其靶mRNA稳定性及翻译效率。急性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指创伤、感染、休克等疾病导致的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弥漫性肺毛细血管内皮肺泡上皮屏障功能的破坏及炎症损害,ALI/ARDS是临床常见危重症,病死率高,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且不完全明确,近年来大量关于疾病与miRNA关系的文献报导,miRNA是众多基因的关键调节者,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及展。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miRNA在急性损伤中的作用作简要阐述。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微小RNA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急性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患者的临床证候特点,总结其内在规律以指导临床的辨证施治。方法回顾性调查190例急性损伤住院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建立信息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等方法,从临床角度探讨急性损伤的证候特点。结果ALI患者的病性分布以虚实夹杂证(51.05%)、实证(42.63%)为主。临床证型分布结果显示,实证以热毒(72.11%)、痰浊(67.37%)、瘀血(45.79%)为主,虚证以气虚(28.42%)、阴虚(26.32%)、肺虚(20.00%)、脾虚(21.58%)为主。气阴两虚,痰热互结、肺脾两虚,痰热瘀阻、痰热壅肺、气滞血瘀、热毒内蕴为较为常见的临床证候。结论ALI的中医证候特点正虚与邪实为ALI的两大证候,正虚以肺脾两虚、气阴两虚为主,邪实以热毒、痰浊、瘀血为主。病变早期可能以邪实为主,病情演变后转为虚实夹杂,病危时表现为正脱邪退。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证候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