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本杜集,首先让我们感到作者形象跃然纸上的作品,当属早年身处长安,求仕未成而创作的一系列“求职”。这些作品是唐代文人日常生活的例证,它们非但不是应酬文学,更属于具有特殊功能的文体。本文尝试发掘杜甫求职的特点,指出它们有着非常鲜明的自我介入,把穷困不堪的自我形象写进诗歌里面。

  • 标签: 杜甫 求职诗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简介:历来被誉为“诗史”,但细究人们讨论“诗史”问题时具体所举之,就会发现,对于“史”,人们的着眼点往往在于其真实地反映出唐代安史之乱带来的巨大灾难。但除过这人祸之外,其它许多重要方面却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如其诗中为数不少的天灾,就是典型。杜诗中有近七十首诗歌涉及天灾,主要有六类:水灾(其中包括一系列与水密切相关的灾害,如久雨、江河溢出、洪涝等)、旱灾、风灾、酷暑、冰冻灾害(包括冰雪严寒和霜冻等)和疫瘴。杜甫的天灾真实细致地记录了他所经历的各种天灾,反映出天灾之下人们真实的生活苦况和思想感情,这一点也是“诗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杜甫 天灾诗 特点 价值
  • 简介:情圣杜甫——再读杜甫的边塞刘艺杜历来被誉为“诗史”。而在这“史”中,边塞问题可以说是当时重大而又不容忽视的问题,杜甫关注着这一问题,并用笔如实地、多方面地反映了这一切,老杜的伟大与不凡正在于此!清代诗人吴静有首说得好“雕虫小技诚何有?屈子离骚...

  • 标签: 杜甫 边塞诗 边塞战争 儒家思想 戍卒 情圣
  • 简介:杜甫漂泊西南时期,曾在四川成都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作诗近250首。诗圣在这里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作诗也不算很多,但对整个杜和成都的草堂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杜甫的成都诗作和杜甫故居的历史演变,谈谈一管之见,以就教于学界的各位同仁。

  • 标签: 杜甫 成都诗 成都杜甫草堂
  • 简介:我国古代优秀的山水,宛如一幅幅山水画卷,展现出瑰丽多彩的生动世界。屈指数来,几乎所有著名诗人都是描写山水的能手:屈原《山鬼》、《涉江》有对山石、树木、风云、雨雪描述;曹操《观沧海》描绘完整,气势恢宏;其后二谢的作品则艺术形象清新秀丽,能够真实生动...

  • 标签: 杜甫山水诗 现实主义态度 安史之乱 爱国忧民 《春夜喜雨》 唯物史观
  • 简介:<正>唐时戎州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岷江、金沙江汇集处(其下称长江)——俗称“三江口”的宜宾市。《尚书·夏书·禹贡》属梁州之域。秦为西南夷僰国地。汉武帝建元六年开置僰道县,为犍为郡治,王莽改曰西顺,为僰治。后汉为犍为郡。晋、宋因之。萧齐复为犍为郡治。梁大同十年置戎州。周保定三年改曰外江。隋大业初,复日僰道,为犍为郡治。唐武德初复曰戎州,移治南溪。太宗时,徙僰道在蜀江之西三江口,明皇天宝元年改为南溪郡,复为戎州,肃宗乾元元年属剑南道西川节度使辖。管县五:僰道、义宾、开边、南溪、归顺。

  • 标签: 荔枝 杜甫 涪州 小议 犍为 集注》
  • 简介:与同时代及其前代诗人的创作相比,杜甫的口号的基本特点是:将时事打入创作当中,拓宽了口号题材领域,提高了口号的诗品,且数量多,多七绝。这些创作特色既与时代创作风尚有关,也体现了诗人自觉的诗学追求。

  • 标签: 杜甫 口号诗 突破
  • 简介:九日如同一个空酒杯我独自抱着这病患之躯爬上临江的楼阁不能再喝了——这是疾病送我的逆耳之言一个佳节独酌的异乡人一个想独酌而不能的病人寂寞得就像没有菊花的重阳节黑猿的哭声中太阳坠落白雁带来长安的霜讯这是异乡秋天的暮晚远方的亲人互相思念或谈论更像为亡灵祈祷

  • 标签: 杜甫诗 异乡人 重阳节 寂寞 亡灵
  • 简介:杜甫诗歌研究中,他的寓言较少被论及。以杜甫中晚年创作的寓言为中心,结合其创作时期的政治生活和个人生活,可勾勒出安史之乱前后文人的心态共相。在杜对骢马的赞赏和对白丝被恣意沾染的哀叹中,寄托了他关注仕途、渴望建功的豪情,也流露出他无处施展抱负的苦闷;在杜对鹘鸟见义勇为的赞赏中,表现了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侠义精神;弃官客居秦州,饥寒交迫之际仍心系社稷,书写凤凰之事以寓己,字字血泪中饱含忠君爱国,舍己为民的高尚情怀;在战乱时期危机四伏的时代背景下,杜甫的寓言最终成为其日暮途穷,故土难归的悲情见证。

  • 标签: 杜甫 寓言诗 安史之乱 《义鹘行》
  • 简介:种甫流寓巴渝期间创作诗歌400多首,这些作品有对巴渝山水、自然风光的生动描绘,有对破碎山河、动荡时局的沉痛慨叹,其反映世上疮痍、民间疾苦的篇章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杜甫的巴渝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极高的艺术价值。

  • 标签: 杜甫 巴渝诗 夔府 三峡
  • 简介:以白居易、元稹为首的元白派,除元、白外,还有李绅、张籍、王建等。与崇尚奇崛险怪的韩孟派不同,这一诗人群体,总的创作风格却是倾向平易浅近,所以又称浅切派,亦称通俗派。这派诗人继承并发展了我国自《诗经》开始到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强调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他们的创作,特别是乐府,有意识地学习杜甫"即事名篇"的新乐府传统,自创新题,以写时事,并形成了颇具规模、影响颇大的新乐府运动。

  • 标签: 元白诗派 继承发展 杜诗艺术
  • 简介:杜甫一生都在游历,其游历由十个阶段组成.在喜好创作大篇这一点上,元白受到过杜甫的影响.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许多直接的证据说明他喜好佛教的净土宗.元稹好佛表现在五个方面,多涉及佛教的诗作,多涉及佛教的和作,有直接论述佛教的文章,好佛是其终生的宗教倾向,其之意境是道佛兼容的综合意境.元白的宗教倾向均不单一,他们佛道兼好.白居易的宗教倾向是道多于佛,元稹的宗教倾向是佛多于道.杜甫的长篇游历是刻意而为的创作,元白诗歌中的大篇也是刻意而为的创作.中国古典文学具有鸿篇巨制,中国古典文学富于宗教性的原动力,这就是杜甫游历在世界文学参照系中的价值.

  • 标签: 杜甫 游历 元白 宗教 大篇
  • 简介:摘要本文就杜甫在夔州时期所作的入夜做一个大致的梳理,浅析诗人这类诗歌的创作心态,挖掘其间的深刻内蕴,以期解读杜甫晚年的心灵世界。

  • 标签: 入夜诗 思归 不寐 老病 察物
  • 简介:《蜀道难》是李白的千古绝唱,可他其实并无涉足蜀道全程经历;不过,《蜀道难》“言险著戒”的预言旨趣,对稍后迁客骚人蜀道山水画创作则多所潜移默化的启迪。饱受“安史动乱”流亡苦难并身体力行亲历蜀道全程的杜甫“蜀道难”主题,较之有先见之明的李白,就更为强烈地表达着对恃险作乱和分裂图霸时局的暗自隐忧。同时,有迹象表明,当年集山水诗人与画家于一身并一度被迫囚身割据阵营的王维,奉赠“蜀道难”题材绘画给先后出任蜀道巴州刺史和剑南节度使的儒将严武,寓意大抵也在于此。而身陷犯上作乱动荡境地的杜甫、严武于蜀中同赏共咏右丞斯图所见略同,显系就此政治危机感同身受而达成共识。故从某种程度上讲,设身处地的杜甫“蜀道难”更具“言险著戒”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杜甫 严武 李白 《蜀道难》 山水诗人 苦难
  • 简介:曲江是长安非常著名的一处风景名胜之地。这里林木葱郁,楼台掩映,花卉环植,烟水明媚,每逢节日,人们争相到此游赏聚会。它位于长安东南角,因地势高起,水人城后水道曲折,故名曲江。水面在此扩大,汇为一湖,称曲江池。唐在修建长安城时因湖面阻隔,城墙没有合围,缺东南二坊,此二坊之地连同城外附近地带便发展为曲江风景区。曲江那花红柳绿,莺啭蝶舞的情态,

  • 标签: 长安城 曲江 杜甫 风景名胜 风景区
  • 简介: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大量集中使用'漂(飘)泊'这一词的诗人,在其'漂泊西南'时期,他的诗歌创作出现了大量表现'漂泊感'的词语与意象.在这些'漂泊'中,杜甫赋予了它们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表达了诗人报国无望的哀伤,浓厚的思乡情结,疾病缠身的痛楚等多重悲剧主题.

  • 标签: 漂泊 政治 社会 悲剧主题
  • 简介:本文从开元名相张说对盛唐文化的倡导以及对杜甫潜移默化的影响入手,通过文本分析,比较张说与杜甫的部分诗作,粗略地探究杜甫对张说诗作的承袭。

  • 标签: 杜甫 张说 承袭
  • 简介:本文在评述一千多年来“扬杜抑李”和“扬李抑杜”之争的历史背景上,从诗歌创作主张不同、创作方法各异和艺术风格各立标范三个方面,比较了李白、杜甫在中国古典诗坛上建树的不朽绩,论述了他们各自对我国诗歌的发展所作的独特而无法替代的贡献,从而提出“对李白与杜甫,任何扬此抑彼都是不适当的”论断。

  • 标签: 李白 杜甫 诗绩 扬杜 抑李 扬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