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09至2016-09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症状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Giemsa染色检测,观察组患者进行14呼气试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HP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检出率为82.86%,对照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检出率为80.0%,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检出率差异不明显,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快捷、无痛苦等特点,相比较而言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碳14呼气试验 HP检出率 上消化道症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3-氨基苯硼酸(APB)联合乙二胺四乙酸(EDTA)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APB-EDTA 法)用于检测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产青霉烯酶的检测结果。方法  使用APB-EDTA 法测定58株CRE的青霉烯酶,并与金标准PCR及DNA测序检测结果的符合率比较。结果 58株CRE用APB-EDTA法均检出青霉烯酶,其中,产KPC酶24株(41.4%),产金属酶30株(51.7%),产D类OXA-48型酶2株(3.4%),同时产KPC和金属酶2株(3.4%),其检测结果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APB-EDTA法可以检测肠杆菌目细菌产生的A类青霉烯酶、B类金属酶和D类OXA-48型青霉烯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便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开展肠杆菌目细菌产生的青霉烯酶的检测,为临床精准抗感染治疗以及耐药菌的感染控制提供依据。

  • 标签: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碳青霉烯酶 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21例均为门诊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的标准确诊为小儿腹泻。治疗组61例:男31例,女30例;年龄为2月~4岁。思密达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月~4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均相仿,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复方APC(APC6g,烧成炭,食母生6g,维生素B_12g,复方苯乙哌啶2.4g,病毒灵1.5g共研末,混匀分装15包),2月~1岁半包/次,2~4岁1包/次,每日3次,对照组用国产思密达,剂量为<1岁3g/d,2~4岁3~6g/d,口服。两组用药天数均为3~5天。1.3疗效评价及结果:显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有效:服药72h大便次数减至2次/d,大便性状好转,水份明显减少;无效:服药72h后,大便次数、性状无明显好

  • 标签: 复方APC碳 思密达 治疗 小儿 腹泻 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特点和临床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参考,为有效预防控制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在医院内的流行及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操作规范对菌株进行分离培养,通过革兰染色和氧化酶实验对菌株进行初步筛查,再经过在 PHOENIX-100 微生物鉴定系统( 美国 BD 公司)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从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共分离得到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199株,其中粘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15株,7.54%;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占125株,62.82%;聚团肠杆菌(Enterobacter agglomerans)13株,6.53%;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23株,11.56%。标本类型主要以痰液(sputum)为主,共分离147株,占73.87%;其次是尿液(urine)标本,26株,占13.07%。科室分布中以呼吸科为主,占43.22%;其次为ICU,占27.64%。结论 医院内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较高,菌株存在较严重的多重耐药性(MDR)。提示临床一定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院感意识,防止该类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扩散。

  • 标签: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耐药性 分布特点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究我院分离培养的114株耐药青酶烯肺炎克雷伯菌( CRKP)的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分型,并进行同源性分析 , 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临床住院患者 送检标本 分离培养的114株 非重复性 耐药CRKP。采用 VITEC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对上述耐药菌重新进行菌种鉴定并验证其对青酶烯 以及其他临床抗菌药物单药或联合用药 的药敏分析 。改良青霉烯灭活试验( mCIM)检测青霉烯酶,乙二胺四乙酸( EDTA)协同法检测金属酶, PCR 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其耐药基因。 通过 脉冲场凝胶电泳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析 114 株菌株 的 同源性。 结果 采用 VITEC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鉴定结果表明上述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位于 95%-100%;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 70%-75%、 82%-87%、 90-95%和 8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该耐药菌对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烯类)联合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联合四环素类或氯霉素类的耐药率均位于 57%-66%、 61%-77%、 79%-84%和 6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114株 CRKP经 m CIM检测结果均显示阳性,阳性率为 100%; EDTA协同试验结果显示 8株为阳性,阳性率为 7.02%。经耐药基因检测及测序结果比对显示, IMP、 KPC和 NDM的基因型别为 IMP-4、 KPC-2和 NDM-1。临床耐药发生率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 P < 0.05)。拉丝试验结果显示高毒力 CRKP1检出率为 16.67%;同时 rep-PCR结果显示 114株 CRKP分为 A-F 6类型,以 A型为主( 80.71%)。通过 Bio Numerics 软件分析 PFGE条带的聚类情况,本研究 114株 CRKP分为 A-F 6类型, A型为主( 80.71%, 92/114), B-F型分别为 4.39%(5/114)、 3.51%(4/114)、 3.51%(4/114)、 4.39%(5/114)和 3.51%(4/114),与 A型相比差异与统计学意义( χ2=15.736, P = 0.001)。 结论 CR-KP是导致临床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极易发生多重耐药现象,并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感染率逐渐上升,提示加强临床用药过程对交叉感染的防护措施,并及时监测致病菌的变化及耐药趋势对临床抗广谱耐药菌的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 ] 耐药菌 痰培养 肺炎克雷伯杆菌 药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3呼气检测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存在消化道症状就诊并实施胃镜检查的门诊初诊与新入院患儿开展研究,所有患儿均进行13呼气检测,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0例患儿中,13呼气检测的检查结果显示,反复胃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症状的Hp阳性率分别是50.00%(8/16)、66.67%(14/21)、43.75%(7/16)、37.50%(3/8)。结论:采取13呼气检测诊断Hp感染来判断消化道疾病情况,诊断价值较高,且该检测方式操作简单,无创伤,安全快捷,值得推荐。

  • 标签: 碳13呼气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耐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收集的18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开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评定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数。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数可以达到121株,占比64.71%,其中以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同时耐药为主。改良Hodge试验的阳性菌株检出率达到52株,阳性率为42.9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机制较为复杂,为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可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此减少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酶 耐药性 微生物
  • 简介:摘要 在国家双目标下,为了降低排放量。通过分析普通病房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从转变医务人员的观念改变日常行为、建立健全耗材管理制度、到制订奖惩方案、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再到将思政融入临床教学、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宣教与管理、建立持续质量改进体系等方面,规范肝胆外科病房的管理工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实现双目标努力减少自身的排放量。

  • 标签: 双碳 病房 管理 低碳节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青霉烯类双联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85例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资料,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注射头孢哌酮治疗,研究给予青霉烯类双联治疗,比较两组血清指标、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综合疗效显高(P<0.05),且生活质量评分显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青霉烯类双联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不仅疗效高,且血清指标与肺功能改善明显,其生活质量评分较高。

  • 标签: 碳青霉烯类双联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霉烯类抗菌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理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74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组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则接受“常规治疗+青霉烯类抗菌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炎症指标变化以及临床总有效率来总结青霉烯类抗菌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相关炎症指标显示,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霉烯类抗菌药满足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要求,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肺部感染 治疗效果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至6月期间110例,未实施药学干预,2019年7月至12月期间110例,实施了药学干预。比较药学干预实施前后的不合理用药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药学干预实施后的不合理用药率低于药学干预实施前(P<0.05);药学干预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药学干预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药学干预可以降低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药学干预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药学干预对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21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应用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300例患者。以入院时间为分组依据,将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干预组,各150例。常规组未接受药学干预、入院时间为2021年1月~6月,干预组接受药学干预、入院时间为2021年7月~12月。比较2组的用药指标、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用药时间、用药费用、药物利用指数低于常规组,干预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对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着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药学干预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纳米示踪技术应用于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手术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一年内收治的2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基础手术方法),实验组(术前使用纳米示踪技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甲状腺素水平以及血钙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甲状旁腺误切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误切率较低,且实验组患者术后的血钙、甲状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呼吸系统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在我院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选取100名呼吸科病人,在此期间服用了青霉烯类药物,并以本中心临床药学干预的起始时间为截点,将100名病人分成两组: A组50名,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常规管理; B组50名,临床药学干预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结果:与 A组相比,B组的不合理用药比例为2.00%, A组为14.00%, P

  • 标签: 呼吸内科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呼吸内科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药学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对比法,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100例接受呼吸内科治疗且使用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患者。其中,50例接受了临床药学干预(干预组),50例没有接受干预(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了多种临床药学干预措施,如评价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给药途径和剂量的合理性,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对照组则按照常规临床操作进行治疗。结果:在干预组中,经过临床药学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符合指南建议和临床实践规范的比例明显提高(P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药学干预
  • 简介: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室(ICU)耐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及同源性进行统计分析,评价重症监护室目前院内感染控制的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至2015年重症监护室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ERIC-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对ICU3年间临床分离的耐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的同源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年间铜绿假单胞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检出率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数值有明显上升趋势。112株耐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经基因分型,主要分为A、B、C、D、E5型,其中A型66株,B型34株,C型8株,D、E型各2株。结论ICU耐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呈上升的趋势,并呈高度同源性,可能存在科室内的克隆传播,应该合理化使用抗药物,以减少此类耐药菌的产生,并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其在院内的传播。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铜绿假单胞 同源性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树脂与肾灌流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11月收治的急性中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使用树脂灌流器组36例为治疗组,使用肾灌流器组36例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洗胃、利尿、阿托品解毒,解磷定恢复胆碱酯酶活性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树脂灌流器给予床旁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肾灌流器给予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品总量明显减少(P<0.05),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树脂灌流器给予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可缩短昏迷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日,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树脂 碳肾灌流器 有机磷 中毒
  • 简介:用两种不同试剂对不同状态的热轧非调质无缝油井管用中微合金钢的奥氏体晶界进行了热化学浸蚀法显示,并对影响奥氏体晶界显示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控温控时水浴锅采用传统饱和苦味酸滴加微量氢氟酸和二甲苯的试剂可清晰显示不同状态下的奥氏体晶界.

  • 标签: 奥氏体 晶界 微合金钢 调质 浸蚀 热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青霉烯及糖肽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200例医院收治处方内使用青霉烯及糖肽类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强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强化管理模式能够减少青霉烯及糖肽类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从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碳青霉烯类药物 糖肽类药物 临床应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