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聚合链式反应(PCR)技术的问世和发展是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进步之一.在PCR技术中,DNA聚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DNA聚合的研究进展决定着PCR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范围,研究者们一直在努力探寻着学性能好、保真度高的PCR用DNA聚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和选修3都对PCR技术的原理和过程作了详尽的介绍,但对热稳定DNA聚合的描述极少,仅仅提及Taq.因此,有必要对PCR用DNA聚合的基本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归纳.

  • 标签: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 DNA 分子生物学 发展趋势 研究者
  • 简介:目的:筛选出对孢子丝菌结合效率相对较高的探针。方法以50株纯培养的孢子丝菌及标准株为样本,以毛霉、烟曲霉、念珠菌各1株为阴性对照,用聚合链反应-联免疫法(PCR-ELISA)对已报道的5个孢子丝菌特异性探针(U26852、U26866、U26866′、M85053及AF117945)进行筛选。记录各探针与合成DNA片段杂交底物显色与否及免疫测定指数(EI)值。结果PCR产物测序证实5个探针均位于产物序列上;在相同的ELISA条件下,探针U26852显色最强,EI值最高。结论针对28SrRNA的探针U26852是目前与孢子丝菌结合效率相对较高的探针。

  • 标签: 孢子丝菌 探针 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法
  • 简介:研究了磺酸盐类阴离子型、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聚有机硅氧烷(氨基聚硅氧烷、聚醚聚硅氧烷)等多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助剂及其复配混合体系对酸性蛋白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盐类阴离子型对活力影响较大,起抑制作用甚至使失活;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对活力影响较小,或是起激活作用;氨基聚有机硅氧烷对活力有较小抑制作用,而聚醚聚有机硅氧烷有激活作用,能提高活力20%以上。助剂复配体系中,非离子助剂可明显削弱磺酸盐类阴离子助剂对活力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表面活性助剂 酸性蛋白酶 酶活力
  • 简介:摘要66例发病后果4小时内来诊的急性脑梗塞病人,能用去纤维蛋白(DF—521)者按单双号顺序分为冲击组和常规组,不能用者为对照组,三组各个22例。冲击组按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给予去纤维蛋白20—30BU连用3日,常规组按去纤维蛋白常规方法应用,继之用维脑路通至3周末。对照组以维脑路通治疗3周。三组治疗前病情轻重及来诊时间分布相同,按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统计处理,结果冲击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常规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大剂量应用去纤维蛋白有溶栓及脑保护作用。应用去纤维蛋白的44例无出血副作用。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去纤维蛋白酶 早期治疗
  • 简介:【本刊讯】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站2014年8月15日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王玉娥研究员、郭龙军博士发现了金属蛋白家族成员参与调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新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属蛋白活性的变化影响了PRRSV对宿主的侵袭能力及疾病的发展进程,为该病的治疗和新型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对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PRRSV感染 金属蛋白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 酶调控
  • 简介:为确定产角蛋白菌株D5的最佳培养条件,试验通过测定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角蛋白活,确定产角蛋白菌株D5的最佳培养基为:新鲜鸡羽毛粉2.00%,酵母膏2.00%,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铵0.05%,蛋白胨2.00%,硫酸镁0.04%,氯化锌0.01%;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7℃,pH6.5,装量80mL/250mL锥形瓶,转速150r/min,培养时间3d。

  • 标签: 角蛋白酶 酶活 发酵培养基优化 发酵条件 产角蛋白酶菌株D5
  • 简介:学者们认为隶属于半胱氨酸蛋白(cysteineprotease)的组织蛋白(cathepsins)主要作用是在溶酶体酸性条件下,降解不必要的细胞器及蛋白质,使其再被利用.然而最近研究显示,组织蛋白家族成员和其他细胞外蛋白(如基质金属蛋白和丝氨酸蛋白)一样,对细胞外基质的重塑、间质基质的降解以及细胞信号传递和细胞凋亡起重要作用.本综述重点叙述组织蛋白生物学特征(结构、合成、加工、激活、分泌、活性调控和功能),以及参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关于循环血中组织蛋白水平作为诊断心血管疾病、预后判定和药物靶目标的应用潜能.

  • 标签: 半胱氨酸蛋白酶 组织蛋白酶 细胞外基质 心血管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人丝氨酸蛋白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肽的基因克隆过程,获得人丝氨酸蛋白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肽克隆载体,为后续构建Hespintor原核表达载体奠定基础。方法提取pMD19-TSimpleVector-Hespintor克隆质粒后,应用RT-PCR法扩增Hespintor成熟肽基因片段,对Hespintor成熟肽克隆载体进行构建,及双切反应鉴定。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约230bp处可见1条特异性条带;蓝斑和白斑斑点数量比对大约为11,说明转化效率大约为50%左右;经BamHⅠ和HindⅢ双切鉴定,约230bp处的条带为所克隆的人丝氨酸蛋白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肽基因片段。结论重组克隆质粒pMD19-TSimpleVector-Hespintor成熟肽基因构建成功。

  • 标签: 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肽 基因克隆 RT-PCR
  • 简介:目的讨论基质金属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为临床治疗及患者的恢复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40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中的实验组研究对象,将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将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的胶原、基质金属蛋白等的含量进行检测,根据患者眼底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视网膜增殖型的病变,视网膜单纯型的病变,以及没有视网膜病变这三组。结果经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胶原含量增多,基质金属蛋白减少,当患者视网膜病变加重时胶原水平逐渐提高,基质金属蛋白水平逐渐降低。结论基质金属蛋白水平的改变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检验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的含量可以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为临床的治疗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蛋白B(CB)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浸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甲状腺癌组织中组织蛋白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B蛋白在甲状腺癌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CB蛋白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增高,且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对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蛋白酶B
  • 简介:患者女,29岁,左下肢出现肿胀性斑块2个月。皮肤专科检查可见左下肢小腿屈侧近腘窝处一约2.5cm×2.0cm的肿胀性斑块,在斑块的右侧有一约3.0cm×2.5cm大小皮损,淡红色,质地柔韧,有浸润感,局部温度略高,无压痛。血常规检测见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轻度增高。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正常,真皮深层、皮下脂肪间隔散在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少许淋巴细胞浸润,见巨细胞。诊断为嗜酸性脂膜炎。给予患者泼尼松片30mg每日1次、雷公藤20mg每日3次治疗,皮损好转,基本消退。

  • 标签: 嗜酸性脂膜炎
  • 简介:摘要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0%,致残率、致死率及发病率较高。在我国基层医院,溶栓治疗普及率不高的情况下,为不能溶栓治疗的患者,探求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用纤溶注射液与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发病在6h—72h内),疗效较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纤溶酶 脑蛋白水解物 急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去纤维蛋白(DF-521)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70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DF—521治疗组(38例)和脉络宁一肠斯匹林一潘生丁对照组(32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小时内及5天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68.4%和9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8%和59.4%,P<0.01。DF—521治疗后血液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结论应用DF—521对频发的TIA疗效是显著的,且起效快。

  • 标签: 去纤维蛋白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液流变学
  • 简介:利用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以毛霉蛋白为芯材,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蛋白微胶囊,用于干酪制备,促进其成熟。在干酪成熟过程中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添加蛋白微胶囊的干酪中水溶性氮提取液,并对色谱峰的分布情况进行主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干酪成熟期间,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亲水性小分子质量肽含量逐渐增大;亲水性中分子质量肽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大分子质量疏水性肽的含量无太大变化。

  • 标签: 干酪 蛋白酶微胶囊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本溶血后检测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CKMB)、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Mb)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AMI患者45例,采集静脉血后以人工方法使标本溶血,对溶血前后的标本进行检测CK-MB、cTn、Mb。结果所有标本溶血后CK-MB、cTn、Mb的测定值均明显高于未溶血标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溶血对CK-MB、CTn、Mb结果具有严重影响,在临床检验中,应严格防止标本溶血。

  • 标签: 溶血标本 心肌标志物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及基质金属蛋白-3(MMP-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50例AS患者及20例健康者血清OPN及MMP-3水平,并与患者血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S患者血清OP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且与患者ESR及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AS患者血清MMP-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且与患者ESR、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AS患者血清OPN水平与MMP-3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OPN及MMP-3参与AS发病,其血清水平检测可用于患者病情活动判断及疗效评价。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骨桥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3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
  • 简介:通过制订填筑中频炉酸性炉衬工艺和试验,提高了中频炉碱性炉衬的使用寿命.

  • 标签: 中频炉 酸性炉衬 工艺
  • 简介:摘要观察基质金属蛋白-7(matrixmetalloproteinase-7MMP-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检测25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P-7的蛋白定位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中MMP-7表达明显增高(P<0.05),并与癌组织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结论MMP-7参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和转移,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发展及预后判断的一种新的参考指标。

  • 标签:
  • 简介: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对女性的生命健康威胁很大。基质金属蛋白-11(MMP-11)作为基质金属蛋白(matrixmetalloproteases,MMP)家族的一种,其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相当密切,被认为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一个因素,但MMP-11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明确。

  • 标签: MMP-11 乳腺癌 肿瘤侵袭 远处转移 预后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