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海口经济学院项目申请,进行了“原生态椰壳椰棕始漆器工艺品开发试验研究”项目的实践验证,原生态椰壳始的运用,使古老而神秘的漆艺,在原有漆胎制作程序上有所简化,缩短了工期,且有新的成像形式,更好的推动了海南旅游工艺品开发市场题材。

  • 标签: 漆艺 椰壳 技法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红河州2004-2013年乙类传染病发病前五位病疾病谱分布特征,为制定红河州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红河州2004-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发病前五位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2013年,除2005年伤寒发病数位居乙类传染病第二位,乙类传染病发病位居第一、二位的一直是肺结核或病毒性肝炎,仅是排位顺序的不同;2004-2007年发病在3-5位之间波动的是伤寒、疟疾和痢疾;自2008年开始疟疾退出前五位病,淋病2008年进入前五位病第五位,2009年淋病退出前五位病,艾滋病进入第五位;2010年艾滋病退出,梅毒进入第五位;2013年痢疾退出前五位病,艾滋病和梅毒同时进入前五位病。从传染病传播途径构成中可以看出,10年间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病逐年上升,在2013、2014年占乙类传染病传播途径构成的50%以上,成为传播途径构成的第一位;下降最明显的是自然及虫媒传染病,从2004年占乙类传染病传播途径构成中的13.83%,到2013年下降到0.39%;肠道传染病自2006年开始较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从传播途径的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呼吸道传染病在传播途径构成中维持在30~35%之间。结论乙类传染病的前五位病是主导全州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病,农民是乙类传染病发病的主要人群,学生、散居儿童、家务及待业人员、工人为乙类传染病高发的重点人群,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病逐年上升,是今后我州传染病防控的工作重点。

  • 标签: 乙类传染病 病种 疾病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全冷冻不孕患者中解冻胚胎移植结局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全冷冻不孕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新鲜胚胎移植,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冻胚胎移植,对比两组患者的超促排卵情况、冷冻胚胎数、获卵数以及临床妊娠率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促卵泡生成素总量和始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雌二醇以及发育卵泡数、获卵数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13.3%(4/30)明显高于对照组3.3%(1/3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应用全胚胎冷冻后胚胎移植能够一定程度优化患者机体相关指标,同时提升妊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全胚胎冷冻 不孕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88-01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61岁,已婚已育。绝经10年,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少,色鲜红,9d前入我院就诊。体检结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阴道顺畅,黏膜光滑,宫颈表面见分叶状肿瘤,形态不规则,质软,触之易出血。阴道穹窿消失,宫体饱满,质中,活动良好,无压痛。双附件区未抠及包块,无明显压痛。经直肠、阴道、腹部联合检查,发现直肠黏膜光滑,宫旁未见异常。

  • 标签: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文献复习 阴道流血 直肠黏膜 浅表淋巴结 分叶状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原发原始神经外叶肿瘤的临床病理。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间,在我院确诊为肺原发原始神经外叶肿瘤的患者2例,并对其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免疫标志物通过免疫组化进行相应的检测,患者的EWS基因易位情况则通过荧光原位杂交系统进行评测。结果通过显微镜对2例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观测,能够发现细胞形态较为一致,呈梁状、片状或是弥漫分布,细胞形状为短梭形或圆形,并伴有不规则的病灶,且清晰可见核细胞的分裂。结论对肺原发原始神经外叶肿瘤患者的免疫标志物进行免疫组化以及EWS基因易位检测,能有效提高病症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肺原发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疫病(即传染病)的发病因素、治疗原则和防治措施等各方面都积累了很多经验。本文就从这些方面简要论述一下中医对传染病的防治问题,主要针对预防。

  • 标签: 疫病 中医 因素 防治 原则 措施
  • 简介:摘要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已被公认为一崭新的抗癌战略,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血管生成抑制剂,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利用鸡绒毛尿囊膜研究疾病机理、血管生成通路,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因实验模型的局限性,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完善。本文对鸡绒毛尿囊膜应用于血管生成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生成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取术后缝合对输卵管通畅度及近期宫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4年4月70例有保留生育功能意愿且有随访条件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34例,行患侧输卵管开窗取术,术后缝合输卵管;B组36例,行患侧输卵管开窗取术,术后不予缝合输卵管。两组术毕均予甲氨喋呤50mg肌注。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侧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并随访其近期(12个月内)宫内妊娠情况。结果A组34例患者术后2个月介入照片患侧输卵管26例通畅,7例通而不畅,1例不通,通畅率76.47%。B组术后2个月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患侧输卵管21例通畅,9例通而不畅,6例不通,通畅率58.33%。近期(12个月内)宫内妊娠率情况A组34例,宫内妊娠25例,占73.53%。B组36例,宫内妊娠16例,占44.44%。A组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取术后行输卵管缝合,可减少对患侧输卵管损伤并恢复其正常的解剖结构,从而有效地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术后不缝合者。

  • 标签: 腹腔镜 异位妊娠 输卵管 开窗 缝合
  • 简介:传染性腺胃炎发病原因复杂,5—7月份在徐州地区呈现高发趋势。笔者从三例典型病例出发,分析了鸡传染性腺胃炎发生的原因、流行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结合临床病例的治疗情况给基层养殖户提出了该病的防治建议。

  • 标签: 传染性腺胃炎 病因 流行特点 临床症状 防治
  • 简介:目的:对现阶段传染病防治和护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对传染病防治和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传染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寻找传染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的原因以及发病特点进行调查统计,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的传染病防治和护理措施方法进行调查总结。结果:患者发病多在春冬季节,发病率高达65.6%。其中春季传染病发病的几率最高,为46.3%。不同季节的发病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感染特点需要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制定完善科学的感染病防治流程,强化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感染防护意识,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 标签: 传染病 防治 护理
  • 简介:病原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症状感染时体色发白,腹节发红,尾部肌肉组织呈点状或扩散的坏死症状,体表有不规则黑斑,则可初步断定患有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流行情况凡纳滨对虾目前是主要易感种类,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均可感染,养殖在海水和低盐度的咸淡水中的幼虾和半成虾最容易受到感染。该病发病缓慢,累计死亡率高达70%,引起病发的原因可能与养殖过程中温度、盐度过高或过低、撒网捕虾或投喂劣质饲料等因素有关。

  • 标签: 肌肉坏死病 凡纳滨对虾 传染性 养殖过程 肌肉组织 流行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管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传染病房的特点,研究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制定出一系列预防措施。结果通过总结分析,实施风险管理,我院传染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监督教育,制定对风险事件的预防措施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 标签: 传染科 护理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社区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和社区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对如何制定有效的社区传染病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方法以回顾分析的方法将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辖区范围内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16078例传染病患者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问答,通过调查结果分析社区传染病的特征和发病趋势。结果三河市辖10个镇、4个街道办、4个园区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32.30%;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8.46%;手足口病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33.85%;肺结核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10.72%;其他感染性腹泻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14.67%,罹患传染病的患者中儿童所占比率较大。结论对于社区传染病的控制应当根据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防控和治疗,定期加强社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社区居民特别是儿童的预防工作和接种工作。

  • 标签: 社区 传染病 病种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病侵袭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疫苗的国家之一。本文就预防接种展开分析。

  • 标签: 传染病 预防 接种
  • 简介:“种鸽”是世界上任何一位养鸽大师或成功赛鸽人士的源头之作。引进血统稳定优良的冠军鸽作为“种鸽”.是每一位养鸽人的头等大事.更是爱鸽者走向成功的一条明智之路和最佳选择。

  • 标签: 引种 保种 成功 赛鸽
  • 简介:目的为了解中职女生对两传染性疾病认知程度,分析两者之间差异.方法此项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在芜湖市某中职学校护理系女生中,抽取337名学生作为调查样本.结果女生对血吸虫病知识了解的占47.5%,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的占62.0%.比较两传染性疾病在女生中的知识了解程度,对艾滋病了解要好于血吸虫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8,P<0.001).对血吸虫病态度积极的占72.1%,对艾滋病态度积极的占61.4%.比较女生对这两传染性疾病相关态度和行为,对血吸虫病认知较为积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P=0.003).结论女生对血吸虫病和艾滋病认知都低于目标要求.为了避免中职女生由于知识的缺乏造成态度的偏见、歧视和行为失误,需要加强以下几点:一是社会关注,二是强化学校健康教育,三是鼓励家庭的有效的干预.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血吸虫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科常见危急值,讨论危急值报告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传染科390例次危急值报告结果,分析危急值发生的时间、种类及原因.结果传染科危急值多发生在800~1800时段,共319例次(81.79%),传染科危急值报告共390例次,其中发生血钾异常227例次(58.21%)其次是血糖异常64例次(16.41%)和PT、APTT、FIB异常36例次(9.23%)为危急值主要表现.结论根据传染科危急值分布的时间特点和种类,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弹性排班,针对性地强化药品配置与管理,全面执行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是确保患者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关键词危急值;传染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80-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