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从1936年起,郭沫若诗歌被译成英文的不算很多,但也不少;不过,正如四川学者杨玉英所说:"从广泛收集整理的第一手英文资料来看,英语世界的郭沫若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郭沫若译介和郭沫若研究。在郭沫若译介方面,针对不同译本的整理、综述、比较或是评

  • 标签: 郭沫若诗歌 诗歌作品 郭沫若研究 中国现代诗歌 《女神》 诗探索
  • 简介:郭沫若曾用过“杜衍”这个笔名。他说,“我的母亲姓杜,而我母亲的性格是衍直的,为纪念我的母亲,故取这个笔名。”郭沫若中学时曾患耳疾,致使听觉受损严重,故又取了笔名“易坎人”,则是聋子的意思。

  • 标签: 郭沫若 笔名 母亲
  • 简介:现有的关于郭沫若书法研究的论著中,对其行书、行草书研究颇多,而对郭沫若的楷书则缺乏足够的重视。郭沫若早年以欧、赵、颜的楷书作为书法学习的基础,但其楷书风格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写经体。这与他誊录考古书稿中的大量文字所形成的书写习惯有关。郭沫若的写经体有自己的特点,其小楷长卷《胡笳十八拍》也是写经体,但风格面貌与其先前的写经体迥异,是郭沫若书法的第一佳作。

  • 标签: 郭沫若 楷书 写经体
  • 简介:《女神》发表后,受到批评家们的高度肯定,但不同的批评家也从各自独特的意识形态立场和新诗观念出发,就《女神》的思想立场和写作技术提出各种看法,对郭沫若的新诗创作提出箴规和告诫。面对外部批评——不论这些批评是来自同一阵营,还是来自立场不同的其他批评家——郭沫若都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他始终认定《女神》为其新诗代表作,尊重《女神》时代的思想意识,坚持新诗是"写"出来而非"做"出来的观点,但对于他认可的意见,他也会认真接纳和吸收。郭沫若先后四次集中修改过《女神》,有抗争,有对同行意见的善意采纳,其动因比较复杂,不能简单认为是迫于外部压力或"媚俗"。《女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郭沫若本人参与建构的,他不同时期对于《女神》的态度,影响着《女神》研究的展开。

  • 标签: 郭沫若 《女神》 新诗 修改
  • 简介:读九月二十八日申报,朱应鹏的"照例文章。少不了的"介绍徐蔚南的"法国小说"后二天的《艺术界》,有一篇汪倜然介绍郭沫若翻译的《法网》从头至尾找不出郭沫若译的名字,又是和以前赵铭彝在《艺术界》介绍郭沫若翻译的《银匣》同样的玩艺,不晓得是介绍者故意删去译者的姓名呢,还是《艺术界》编辑朱应鹏(艺术三家之一家)的小心?这是当然咯,郭沫若现在是跟暴徒共党贺、叶在一起,

  • 标签: 郭沫若 姓名 不幸 艺术界 法国小说 翻译
  • 简介:汪静之在《女神》周年纪念会上结识郭沫若,从此与郭沫若结下了深厚友谊。汪静之爱看郭沫若翻译的《茵梦湖》,他们都非常欣赏对方的诗作。汪静之的作品不但记录下了郭沫若1925年的生活状况,并且在多处记录了他与郭沫若的友谊。

  • 标签: 汪静之 郭沫若 友谊
  • 简介:岁月磋砣,春华秋实,伴随祖国文化事业大发展,《郭沫若学刊》将于2012年5月迎来创刊100期纪念。在此,本刊编委会、编辑部全体同仁向长期以来给予《郭沫若学刊》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的领导、专家及有关单位、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 标签: 郭沫若 学刊 创刊 百期 文化事业 100期
  • 简介:学术界对郭沫若史剧研究已有较详备的综述,由此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学术接力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以生态论为视域,初步描述郭沫若戏剧研究史的基本图景。郭沫若史剧研究的生态图景在表层上呈现为阶段生成性与话语空间性;在深层上展现为研究话语的交互、层累与还原。相关的研究实绩,集中体现为对郭沫若史剧的历史考辨与理论阐释。在诸多著述的众声喧哗中,可能留存下少数经典文献,这就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一种研究生态。

  • 标签: 郭沫若历史剧 层累 还原 生态论视域
  • 简介:处在新旧中西交汇之际,郭沫若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无论是文学、史学,还是古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等,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郭氏的名物新证研究体现了他运用唯物史观承继传统考据学,并参之以古文字学、考古学、人类学等"新兴的科学的观点",融会新旧的治学思想与方法。

  • 标签: 郭沫若 名物新证
  • 简介:郭沫若译介的德国文学是极其重要的,共翻译了12位德语作家的54个作品。郭沫若的德语译作主要是从德语译出的,《三叶集》已经有了德国文学翻译的片段。郭沫若的《浮士德》翻译标示了一种特殊的、成熟的"郭沫若式"翻译风格,即译文一般追求白话与文言的融合;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追求译文的流畅,韵律自由;译文主要是艺术的创造,有明显的汉化改写;译文普遍感染了译者鲜明而强烈的主观情绪。

  • 标签: 艺术翻译 德语文学 郭沫若式 三叶集 改写
  • 简介:感伤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特殊形态,它自然也是文学中的一种情感要素。郭沫若的小说无不体现着感伤的情绪,不管是对人生行路难的感慨,还是男女之爱的呓语,甚至是天伦之乐的诉说,都夹杂着伤感的旋律。感伤,是郭沫若小说的基调,也是理解郭沫若小说的钥匙和门径。本文通过对郭沫若小说主题的剖析,展示郭沫若在穷愁与幻美之间流注的感伤情绪.进而揭示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 标签: 郭沫若 小说 感伤 唯爱 幻美
  • 简介:我在搜集和研究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左翼文化运动史料的过程中,曾留心潘汉年的有关史料。在1930年4月10日出版的《出版月刊》第四期上,我找到了潘汉年的一篇重要佚文——《关于郭沫若的生死》,这具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也为潘汉年30年代负责中央文委工作,

  • 标签: 郭沫若 生死 左翼文化运动 史料价值 30年代 潘汉年
  • 简介:1.你怎么写起诗来的,你觉得诗人应该有怎样的一生?江非:和同代人比起来,我习作诗歌比较早,13岁上初中时就开始了,但我和诗歌界的接触比较晚,好像是在1996年我才第一次看到《诗刊》这些诗歌刊物,2000年才第一次看到《朦胧诗选》这样的诗歌集子,2002年,我去黄山参加“青春诗会”的时候,还不知道“青春诗会”是什么,懵懵懂懂地就去了。过去的这些年,我所经历的生活应该和大部分同龄人差不多,

  • 标签: 诗歌集 问答 《诗刊》 同龄人 青春 诗人
  • 简介: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跨学科学习语文”、“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这些都表达了综合性学习的思想。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诗歌教学中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 标签: 新课改诗歌魅力综合实践
  • 简介: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卞之琳集诗人与翻译家于一身。其创作迥异于以往的“滥情”诗风,以“智性诗”一改中国新诗面貌;诗歌翻译则选择了许多外国的抒情佳作。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构成了卞之琳文学生活中“情与理”的协调和互补。当然两者并非截然二分:其诗歌创作有“冷凝的抒情”,诗歌翻译也不乏智性的诗作。智性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使卞之琳的创作与翻译互补共荣,共同构成他瑰丽辉煌的文学事业。

  • 标签: 情感 智性 诗歌翻译 诗歌创作
  • 简介:女性形象的书写在郭沫若诗歌、小说、历史剧等各种文体中均占有较大比重,并且这种书写又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态势。文章对新时期以来郭沫若笔下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从四个层面进行了细致爬梳,并对研究现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 标签: 郭沫若 女性形象 研究评述
  • 简介:认识态度决定分析问题的角度,分析角度限制评价问题的思路,评价思路影响研究方法。因此本文只是从一个文艺研究人应该如何把握文化人与社会人的角度去正确认识郭沫若,从一个学者审美的要求看待界别文化现象,而不是简单地把社会公共角色约束下的社会人与文艺人笼而统之地放在一个尺度中进行一般评价。“批评也是天才的创作”,研究更应该去平庸化,因此,评价郭沫若应该把他放在一个特定的大文化现象中研究,而不能将其研究局限到一个文艺人论文艺的视角中去。

  • 标签: 郭沫若 研究 问题
  • 简介:郭沫若中后期小说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普罗文学"思潮影响下,由早期偏重主观表现和浪漫抒情并糅合自然写实的复合型小说模式形态,渐变为将浪漫主义主观抒情与现实主义客观写实交融的革命浪漫主义,以"革命浪漫主义"为桥梁,将具有浪漫精神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而最终形成具有左翼文学特征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模式,即革命现实主义小说模式。

  • 标签: 郭沫若 中后期小说 创作模式 革命浪漫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