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CT、X光线在肠梗阻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分别采用超声、CT、X光进行诊断的肠梗阻患者336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对比三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为,CT诊断的准确率为,X光诊断的准确率为。结论相比于CT扫描诊断和X光诊断,超声诊断具有检测费用低、检出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非常值得作为常规诊断方法在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中应用。

  • 标签: 超声检查 CT扫描 腹部X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X线与乳腺MRI在导管原位癌诊断方面的差别;方法选取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导管原位癌诊断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诊断,分析其差别;结果乳腺MRI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3.75%,乳腺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7.08%,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对DCIS进行诊断时MRI和X线拍片都具有各自的优胜劣势,所以防止漏诊、误诊的发生可以将两种方法联合起来进行检测诊断,由此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乳腺X线 乳腺MRI 导管原位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重点探讨X线、CT误诊的原因及避免误诊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前期经X线或CT误诊的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影像表现,报告X线、CT的误诊情况。结果28例本病前期分别误诊为骨质疏松病理骨折、结核病、外伤骨折、多发性骨髓瘤、嗜酸性肉芽肿。结论全面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好同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密切结合临床资料,仔细分析影像资料,是防止误诊的关键。

  • 标签: 胸腰椎转移性肿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和分析在进行前牙修复中烤瓷冠粘结前采用排龈线排龈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牙科门诊进行前牙修复治疗患者264例(患牙284颗),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34例患者(144颗患牙),在进行前牙修复中烤瓷冠粘结前进行排龈线排龈技术应用;对照组患者130例(140颗患牙),在前牙修复中直接进行烤瓷牙冠的粘结。结果治疗组患者烤瓷牙冠脱落发生率及松动发生率同对照组相对比,无明显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牙龈炎的发生率及牙龈颜色的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P<0.05)。结论前牙修复中在烤瓷冠粘结前应用排龈线排龈技术,对降低牙冠松动及牙齿脱落发生率无显著性效果,对降低牙龈炎发生率及牙龈颜色的改变疗效显著,适宜口腔科进行前牙修复应用。

  • 标签: 前牙修复 烤瓷冠粘结 排龈线排龈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和X线用于小儿肠梗阻早期诊断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08月—2018年04月,将本院收治的89例小儿肠梗阻患儿作为本文实验的诊断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X线、超声检查。结果超声与X线的定性诊断结果对比无差异意义(P>0.05);但是超声的病因诊断、定位诊断结果显著高于X线,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X线而言,超声早期诊断小儿肠梗阻的效果更佳,尤其是在病因诊断、定位诊断方面,确诊率更高。

  • 标签: 超声 X线 小儿肠梗阻 早期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9例患者,显效78例,有效10例,有效率98.88%;随访时间为半年-5年,无1例复发,无1例出现肛门失禁、移位、畸形等后遗症。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满意,患者痛苦轻,疗程短,并且减少了对肛门组织及形态的破坏,防止了术后后遗症的出现。

  • 标签: 高位复杂性肛瘘 切开挂线 对口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腹部X线平片、CT诊断在肠梗阻病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已被确诊的肠梗阻患者共计54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腹部X线平片诊断,另一组27例,为观察组用CT诊断方法,来比较两组的诊断正确率。结果对照组共有20例患者,检测出是肠梗阻,检出率是74.07%。观察组有25例患者,检测出肠梗阻,检出率是92.59%。结论CT检测的诊断方法检出率高于腹部X线平片检测方法,在临床判断上有非常高的判断依据,确诊病症更加高效。

  • 标签: 肠梗阻 腹部X线平片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耐多药结核病人对二线药物的耐药情况,为耐多药结核治疗提供指导参考。方法选取耐多药的结核病人73例进行二线抗结核药物药敏试验,分析具体耐药情况。结果五种药物耐药率有高到低是左氧氟沙星>卷曲霉素>对氨基水杨酸>丁胺卡那霉素>力克肺疾,耐药比率分别为38.3%,15%,11.7%,10%,6.7%;复治病人的耐药率均比初治病人的耐药率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泛耐药病人占比为9.7%,均为复治病人。结论对耐多药病人进行二线药物药敏试验可以尽早发现和XDR-TB病人和对治疗MDR-TB病人提供指导意见。

  • 标签: 耐多药结核 药敏试验 二线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价值并作对照分析。方法选取收治入院并接受手术治疗及术后临床证实为肠梗阻患者(有完整病历资料而且患者本人或者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工作)50例为研究对象。50例研究对象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均给予腹部X线平片检查和西门子6排螺旋CT检查;手术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两种检查诊断方法的检出率对比,腹部X线平片检查梗阻、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绞窄检出率明显低于西门子6排螺旋CT检查梗阻、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绞窄检出率,P<0.05。结论肠梗阻疾病应用CT检查诊断的临床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使用腹部X线平片检查的临床检出率,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辅助检查中加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肠梗阻 腹部X线平片 CT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梗阻诊断中超声、CT和X线应用价值进行对比。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肠梗阻患者,均采取CT检查、X线检查以及超声检查,对比诊断符合概率。结果在肠绞窄、病因、梗阻部位以及肠梗阻的诊断方面,CT、超声、X线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肠绞窄、梗阻部位以及肠梗阻诊断中,CT与超声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病因诊断中,CT检查明显优于超声检查(P<0.05)。在肠绞窄、病因、梗阻部位以及肠梗阻的诊断方面,超声明显优于X线(P<0.05)。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采取超声诊断,安全有效,为外科医生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肠梗阻 超声检查 CT检查 X线检查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评价在高位肛瘘患者治疗中应用肛瘘挂线联合延胡索坐浴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高位肛瘘的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72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36例)进行肛瘘挂线联合延胡索坐浴汤治疗,对照组(n=36例)进行肛瘘挂线联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此次样本分析中,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远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试验组形成明显的治疗优势,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高位肛瘘患者进行肛瘘挂线联合延胡索坐浴汤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快速消失,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创伤面的愈合,缓解患者疼痛。

  • 标签: 肛瘘挂线 延胡索坐浴汤 高位肛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生理性胸腺肥大的X线表现,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986例(1321张)新生儿X线胸片观测、分析,探索生理性胸腺肥大的发生率、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新生儿胸腺肥大的发生率为51%,影像表现呈多样性,典型表现有帆影征、8字征、假性心影增大,右上肺炎型。结论新生儿生理性胸腺肥大发生率高,熟悉其X线平片表现,可避免误诊及不必要的CT检查与短期内照片复查。

  • 标签: 新生儿 胸腺肥大 X线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导致骨折病人X线检查诊断漏诊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放射检查,以CT检查诊断结果为标准,回顾性分析X线检查中骨折的漏诊率及影响因素。结果300例患者中X线检查漏诊率8.67%,四肢骨折的漏诊率相对于其他骨折较高,P<0.05;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和放射医师的因素相对于其他因素较高,P<0.05。结论骨折患者放射诊断漏诊率在临床中较高,因此在临床中需要高度提升临床及放射科人员的责任感及使命感,降低漏诊率。

  • 标签: 骨折 放射 漏诊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辨证穴位埋线在慢性肾炎治疗中对中医症候的影响效果,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理。方法将辨证为脾肾气虚证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前提下对证取穴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方面的短期和长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辨证穴位埋线对慢性肾炎中医症候的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肾炎 辨证论治 穴位埋线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对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86例,对其X线平片和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好发于C3~7,以C4~6发病率最高,多为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变。X线平片能直观地显示颈椎椎间孔形态,是诊断本病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而CT能清楚显示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钩椎关节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X线平片及CT结合可清楚地显示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对颈椎椎间孔变形原因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颈椎 退变 椎间孔 变形 X线摄影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底卵圆孔的形态及对x线投照的影响。方法测量卵圆孔诸形态特征。结果管状卵圆孔的平均倾角值为28.2±10.2°。结论中心X线的投照角可优先在倾角平均值的范围内选取。

  • 标签: 卵圆孔 X线投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内侧的副韧带损伤患者采取带线铆钉修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7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实施带线铆钉修复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回顾。结果采用带线铆钉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进行修复的效果满意。结论采取带线铆钉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进行修复能够加强膝关节内侧的稳定。

  • 标签: 带线铆钉 膝关节 修复 副韧带损伤.
  • 简介:摘要通过对颈椎病患者常规体位摄影和特殊体位摄影的对比分析,探讨了特殊体位摄影——过伸过曲功能位检查对颈椎不稳的价值,为临床及时干预提供重要有效参考。

  • 标签: 颈椎病 过伸过曲 颈椎不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X线钡餐造影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诊治的50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X线钡餐造影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中,共发现71个憩室,其中单发36例(72﹪),多发14例(28﹪)。其中46个(64.79﹪)为降段憩室,21个(29.57﹪)为水平段憩室,4个(5.64﹪)为升段憩室,发生部位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憩室的大小方面,直径主要在0.3厘米~5.0厘米间。排空情况方面,小憩室易于排空,大憩室出现排空延迟或者排空不完全。结论X线钡餐造影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价值极高,是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X线钡餐造影 十二指肠憩室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