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席谈吐,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掌握程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学语言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要会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达到完美地教育学生的目的和高效的教学质量。

  • 标签: 〔〕艺术性语言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屈艳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 机构:            〔摘 要〕舞蹈艺术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门类, 在培养儿童主动性、 促进儿童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阐述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
  • 简介:<正>一堂优秀的语文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而且要有恰到好处的煞尾。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注意研究开讲艺术,较少涉及如何收课。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的收课颇具特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艺术范例。

  • 标签: 霍懋征 语文教学 廉颇 蔺相如 开讲艺术 寻绎
  • 简介:〔摘要〕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既有规律可循,又无一成不变的模式。在具体工作中熟练巧妙地掌握“冷处理”的艺术,遇事能保持冷静的心态,科学地处理问题,将有益于班级工作的开展,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益于同事的团结协作。

  • 标签: 〔〕教学方法理解尊重公 正冷处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浅谈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说明中国艺术设计应立足于民族文化土壤,汲取少数民族文化营养,从而提升艺术设计的品质、完善理论,丰富表现形式。这是发展繁荣艺术设计的根本。

  • 标签: 艺术设计民族文化内在联系
  • 简介: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育家陶行知曾经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豁然开朗”的情境;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因此,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艺术

  • 标签: 课堂提问 语文教学 教学艺术 学生思路 传授知识 积极思维
  • 作者: 郑红玉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 机构:〔摘要〕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小学阶段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对于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好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简介:《围城》中,好多重要人物都是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上场的:还有许多穿插在叙事中间的议论。这些议论画龙点睛,有助于加深对人物、事件的认识,悟出许多人生的道理,同时获得无限的审美乐趣。

  • 标签: 《围城》 创作艺术 夹叙夹议
  • 作者: 吴正江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本文从以下几点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做法。
  • 简介:所谓声乐,就是运用艺术化的语言与科学化的歌喉相结合,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听觉形象,来表现语意高度凝练的歌词以及典型化、情感化的旋律音调,借以抒发思想感情并进行二度创作的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声乐教学,就是将这种美的技巧和方法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的过程。在声乐教学中,一般按照演唱技巧和演唱风格分为三种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前些年,这三种唱法界限比较分明,各自特点非常突出,易于分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在演出市场化的不断催化下,这三种基本的唱法互相借鉴、相互吸收,演唱者不仅仅将演唱技巧交织、汇融,而且演唱风格也越来越多变,一首歌中有可能是美声唱法为基调,但是融入了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也可能是以通俗唱法为基础,融入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甚至从地方戏剧或原生态音乐中汲取灵感,不断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从而让歌曲的受众接受程度大大提高。

  • 标签: 声乐教学 教学艺术论 思想与实践 社会意识形态 美声唱法 音乐表演艺术
  • 作者: 哈斯巴根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2-12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2期
  • 机构:摘要:蒙古族萨满教的服饰非常奇特,服饰上的纹样与饰物都包含有非常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本文将蒙古族萨满教的服饰做为一个切入点进行研究比较,通过对其上的文化符号意义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对草原游牧文化所孕育的原始萨满教体现出的万物有灵观念的共通性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使我们对蒙古族人以至于人本身存在的以魂灵转生为基础的终极关怀的精神信念做进一步的理性探讨,也许,这就是宗教存在的真实意义吧。
  • 简介:徐无闻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运刀行笔瘦硬爽利,结体布局奇逸恣韧,均统一于典雅醇厚的韵味,形成独特的风格;构思可谓着意经营,体现了先生辩证创新的审美观和不泥古不鹜今的审美态度。

  • 标签: 瘦硬奇韧 典雅醇厚 自然和谐 辩证创新 不泥古不鹜今
  • 简介:《兰亭序》是王羲之的平生得意之作,其书用笔遒媚劲健,结体似奇反正,章法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意境平和自然,悦人心神。故为后人誉为冠绝古今的“天下第一行书”。

  • 标签: 王羲之 《兰亭序》 用笔结体 章法 意境 艺术美
  • 简介:作为晚唐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的诗歌大家,李商隐创作了为数众多的咏史诗,其中以七律和七绝居多,尤以七绝为多。李商隐的咏史七绝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艺术上已达炉火纯青的境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 标签: 李商隐 咏史诗 艺术特征 影响
  • 简介:该研究为教育部第二批大学英语教改扩展项目。研究对象为我院2005级工艺美术系三个班的学生,根据艺术类学生自身的特点,探索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通过教师课堂指导和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分层次、分阶段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艺术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探究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该研究使用了测试、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

  • 标签: 过程写作教学法 信息技术 写作积极性 艺术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