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标签: 阅读训练 春秋 私塾 朗诵
  • 简介:名净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几大行当,净屈居第三,俗称花脸。花脸中又分出几条支脉:重唱的"铜锤",重做的"架子",重武打的"武花",能翻能摔的"摔打"。圈内人传言:千生万旦一净难。什么意思呢?造就一个名净,就和造就一千个名老生、一万个名旦角,具有同等的难度。一个名净能专于一途卓然而立的已属不易,还能兼及他途的,更是凤毛麟角。

  • 标签: 小说题 春秋小说 粉墨春秋
  • 简介:五月的一天,南京城天高云淡、晴空万里,万物相聚在一派生机与和谐之中。我与父亲在南京机场话别,当父亲转身登机的瞬间,我从他的背影和坚定的脚步中,仿佛看到了他扬帆数海的心路历程和执着耕耘的深深脚印。

  • 标签: 扬帆 春秋 心路历程 南京 父亲 生机
  • 简介:摘要“燧人氏”的发明延伸—火与宣纸的融合孕育出无声的语言任何一种绘画艺术都是无声胜有声的语言,而表达出来的意境要比语言更为深刻奥妙。就是以视觉艺术的形式,给人们以感知无声的沟通,来赞美今天的谐和景象,记录下难以语说的美好今天和艺术的延伸。凌东启研究宣纸烙画基材处理近40年之久,终于解决了宣纸烙画画面无光易破碎的问题。

  • 标签: 宣纸烙画 东马道人 东启烙画 凌东启 一鸣。
  • 简介:史事纵览孙中山的对外开放主张—…………·陆仰渊(1—3孙中山和张作霖的联合与决裂……王光远(1—10民国国史馆述略—…………………·陈光(1—15抗战时期陈孔关于学生贷金的争议………………………………刘敬坤(1—18萨凡奇与三峡建设计划……………苏平口一19白敦府提出的北京城冶改造计划—……………………………·赵可(l—23温树德与渤海舰队…………………苏小东(二一25马问、马步芳叔侄相争……………王玉贵(2—3国民党党史会始末—………………·陈光(2—5日伪对上海新闻界的屠杀—…………………·经盛鸿殷文(2—9蒋介石迁台下野的最早行动—……·王舜祁(2—12民国民航事业—

  • 标签: 1998年 孙中山 中华复兴 两个问题 租界
  • 简介:84年前,1929年,《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首次提出“群众路线”概念。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24年前,1989年春天,《红岩春秋》创刊。时间顺流而下,浩荡奔腾,这份党史期刊,与我党共命运,与我家国同成长。

  • 标签: 群众路线 春秋 中共中央 工作路线 党史期刊
  • 作者: 朱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09年第5期
  • 机构:在安庆石化,煤炭是除原油以外的第二大重要大宗物资,年消耗量在120万吨左右,是稳定和保证热电、“油改煤”装置安稳长满优生产的重要能源。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再加上国家整治非法小煤窑、逐步加大规范煤炭开采和安全管理力度,煤炭市场供求关系日趋紧张,煤炭价格持续走高,各地煤炭资源一直供不应求,这给安庆石化煤炭供应带来了空前的困难,也引起了总部和公司领导的高度关注。周俊作为安庆石化物资供应中心煤炭室年轻的“掌门人”,他深知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最当务之急是抢资源、抓落实、保供应。在公司各级领导直接关注下,他带领煤炭供应人员,传承和发扬“四千四万”精神,全力以赴抢抓煤炭资源,千方百计保证煤炭供应,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抢资源、抓落实,让装置“吃饱喝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7年8月,为进一步拓宽原料煤资源市场,在总部协调下,周俊积极组织寻找新的煤炭资源,先后到山西潞安、云南镇雄等地进行广泛调研,确定了云南镇雄煤炭作为资源补充,并于9月组织5745吨原料煤进厂,进一步丰富了安庆石化原料煤选择范围。为10月8日“油改煤”工程实现连续运行60天,再次刷新中国石化同类型装置连续运行新记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2007年底至2008年初,全国大部分地区迎来持续降雪恶劣气候,导致全国电煤供应告急,价格大涨,部分省市电厂出现停炉停机,出现开始拉闸限电的现状,整个华东煤炭市场一直偏紧。根据总部要求和公司的统一部署,周俊带领全室同志主动出击,多次深入矿山、铁路、港口,积极落实资源,组织运力。在准确分析和把握市场动态的基础上,着力发挥好与各矿务局、铁路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按照总部直接集中采购煤炭主攻方向,加大煤炭兑现力度,提高合同执行力。至2008年12月份,热电燃料煤、化肥原料煤库存最高达到11万吨,创历史最高位。008年4月,随着电力迎峰度夏季节即将到来,安徽省全力保电煤供应,直接影响到我厂化肥原料煤炭组织,化肥原料煤炭库存一度下降到8天左右数量,煤炭供应全面告急。为此,周俊专程到皖北等矿落实化肥原料煤炭资源,他积极阐明“油改煤”的重要性和当前安庆石化所面临的困难,取得了矿方大力支持,4月25日,皖北矿100节6300吨原料煤资源顺利组织到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孔子是否修过《春秋》,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是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或修,如孟子、司马迁、班固、王充、臼寿彝、卫聚贤、苏渊雷等;一是认为孔子未曾写作或修过《春秋》,如王安石、钱玄同、顾颉刚、杨伯峻等。本文认为孔子取鲁史旧文,并劳采他国诸史,编次而成《春秋》。

  • 标签: 孔子 《春秋》 修改 考证 儒学思想 《公羊传》
  • 简介:从《楚汉春秋》佚文中的项羽材料可以看出,第一,佚文展现了秦末抗秦、反秦势力的暗流涌动;也展现了楚汉战争中项羽由强转弱、刘邦由弱转强的趋势,这些为《史记》叙写秦楚之际、楚汉战争的历史奠定了基本框架。第二,佚文再现了楚汉之争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如鸿门宴、武涉游说淮阴侯韩信等。第三,佚文中项羽形象基本特点是善于斗力的英雄,这也《史记》中项羽形象的基本特点,可以说《史记》的项羽形象是在《楚汉春秋》基础上写成的;第四,佚文中沛公、范增、樊哙、淮阴侯韩信等形象,也对《史记》产生了影响。因此,在论及秦楚之际、楚汉之争的历史及其人物的时候,不能忽视陆贾及其《楚汉春秋》。

  • 标签: 《楚汉春秋》 佚文 项羽 《史记》 接受
  • 简介: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范铸工艺发展的新阶段,极具特色的繁复透空青铜器成为这一时代的典型代表。透空一词主要强调这类青铜器的空间结构特点。透空青铜器的雏形可追溯到西周中期,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战国中晚期达到鼎盛,器物型制和附饰与楚文化青铜器相似,是在陶范铸造青铜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透空青铜器纹饰区都存在分型面,是陶范铸造技术范面修饰的延伸和发展,与失蜡铸件的软模根本不同。透空青铜器纹饰单元的小孔、交织的铜梗等,是范铸工艺的创新性运用。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墓铜盘附饰中的铜梗,其表面褶皱并非失蜡铸造的直接证据,而是典型范铸工艺中内腔流铜不畅的表现,是因为泥芯上流铜腔道过长或弯曲过多,与失蜡铸造无关。先秦透空青铜器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发展,是对范铸工艺的继承和创新。

  • 标签: 先秦 透空青铜器 铸造工艺
  • 简介:春秋》三家经传有六,唯《左氏春秋》庄公六年经文言“齐人来归卫俘”,其五皆言“宝”.此处异文自杜预以来注解者多有歧说.由新出土清华简《系年》“孚人”即见于文献之“褒人”,可知“孚”、“褒”二字可通假.由此我们推断《左氏春秋》经文“齐人来归卫俘”之“俘”亦应是“宝”字的通假字,也可据此纠正“此必左氏经独误也”的错误看法,为《左氏春秋》为“古文经”增添有力证据.

  • 标签: 异文 通假 古文经
  • 简介: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对于《春秋》之义多有发挥,最显著的便是将其导向谶纬.受《春秋繁露》影响极深的《春秋纬》,于其中的受命改制思想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其继承主要体现在二者都是以《春秋》为改制思想的发起点,皆为先言受命,后言改制;其变化则主要体现在以灾异为天命之征象、多言圣人受命、将三统说与新五德终始学说杂糅等诸多方面.

  • 标签: 《春秋纬》 《春秋繁露》 受命思想 改制思想 董仲舒
  • 简介:本文从篇数及其学派归属、成书时代及作者、校勘注释、词汇、思想等几个方面对《晏子春秋》进行综述,通过这一综述,我们发现以往的研究中所取得成绩固然很多,但问题也不少。由于新出土材料的不断面世,以此为契机,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认为今后应着重从《晏子春秋》和《左传》等书思想方面的比较、晏婴和《晏子春秋》思想的区分、《晏子春秋》和稷下学派的比较、《晏子春秋》和出土文献、《晏子春秋》在整个先秦思想史中的地位、《晏子春秋》中的论辩术等几个方面作出突破。

  • 标签: 《晏子春秋》 综述 反思 出路
  • 简介:一九七六年冬,我省在新干县出土了一批珍贵的西周青铜器,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南方水酸土湿,致使这些青铜器大都已被氧化,而且体形较大,又多砸成碎块。为了抢救这批古代文物,给科研提供资料,我们接受了修复这批青铜器的艰巨任务。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我们认真学习了叶付主席关于科学工作要有“攻关”精神的指示,坚定了完成这一任务的信心。在工具少、材料缺、条件差的情况下,我们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土法上马,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就修复了大部分青铜器。修复这批青铜器的简单过程是:(一)先将器物的许多碎片洗刷干净,摊放在地面凉干,然后根据这许多碎片的大小、胎质的厚薄、颜色的深浅,铜质的好坏,花纹的不同等等,

  • 标签: 古代文物 胎质 凉干 一九 周青 业务水平
  • 简介:著名诗评家陈超主编的《青铜调密码——十博士评鉴》已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针对诗人谢长安文化史诗《青铜调》的论文集,选入了张立群、两风、曹霞、龚奎林、房伟、刘波、王士强、冯雷、冯强、张慧敏十位博士的研究文论。

  • 标签: 出版社 博士 青铜 评鉴 密码 长安文化
  • 简介:我在跨入少女的行列时还是一个假小子一样的女孩。那时我走路如风,穿着肥大的裤子,留着极短的头发,我讨厌男生,讨厌他们脏兮兮的样子,讨厌他们在女生面前的装腔作势,我无视他们的存在,甚至有时会和前后桌的男生打起来,他们骂我假小子,我无所畏惧地回骂他们,到今天回忆起来我觉得恍如一梦。改变我的是一个男生。他从山西转学过来的,在我们班插班,他坐在我后面。他说好听的标准语,他几乎什么都懂,他来后没几个月,班上最调皮的男生都要听他的话,每次小测,他的成绩都会名列前茅,最重要的是,他长的太帅了,绝对像三浦友和。我那阵惟一喜欢的男人就是三浦友和。我一下子被击中了。我开始变了,变

  • 标签: 男生 花样 标准语 山西 头发 青铜时代
  • 简介:商代青铜礼器中最典型的是铸鼎,而青铜鼎上的龙纹作为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通天纹饰,成为浓缩了商代先人政治与宗教思想的"活化石"。殷商晚期,是青铜龙纹发展的鼎盛时期。龙纹不仅反映了商代先人的审美情调,也体现了殷商时期人们的审美倾向。

  • 标签: 青铜龙纹 审美特征 形式风格
  • 简介:说起马,相信你一定不陌生。在古代,马不仅是高级交通工具,还是将军们最喜欢的宝贝,有“宝马配英雄”的说法。对于崇尚武力的赵国人来说,马可是他们的好伙伴。你看到的这三匹马可不简单,它们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战国时代的工匠用当时最珍贵的材料——青铜,按照当时战马的造型制作而成的。你瞧,这三匹马的尾巴都打着结,它们四肢发达、脊背宽厚、臀部强健、颈部有力。可以想象,战国的将士们骑在这样雄壮的战马上作战,是多么威风啊!

  • 标签: 青铜马 战国时代 交通工具 马可 战马 伙伴
  • 简介:吃过了小苹果忘了好多事情,只记得和你一起玩石头在小时候。而你见到了我也学会了脸红,眼波一闪我的胸口就砰砰砰。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