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患纠纷的严重度逐年递增,70%的医患纠纷源于患者的误解,也就是医患沟通不畅,最大的误解是医疗的不确定性,虽然医疗条件相当发达,但还有很多疾病病因不明,患者个体差异,导致病人恢复无望,医疗界达成共识,患者不知情,所以要加强医患沟通。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依据及结局。方法选取2014-02—2016-12间惠州市惠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阴道试产组(132例)和剖宫产组(90例)。比较2组分娩各项临床指标及结局。结果阴道试产组经阴道分娩成功96例(72.73%),转为剖宫产36例(27.27%)。阴道试产成功孕妇的平均产后2h、24h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均优于剖宫产组(P〈0.05);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失败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应以孕妇及胎儿的各项临床指征为依据。若孕妇有经阴道试产条件且无禁忌,胎儿无宫内窘迫等不宜试产情况,且医院具备必需的试产条件及应急抢救能力,阴道分娩仍是较安全、经济、有效的分娩方式

  • 标签: 剖宫产术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尿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自愿参与原则自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尿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52例患者参与本次探究,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6例。在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得出的组间数据并将对比结果实施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尿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尿结石 输尿管镜取石术 后腹腔镜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盆腔肿瘤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对比其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手术对盆腔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20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20例盆腔肿瘤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开腹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和介入手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和介入手术组的复发、慢性盆腔痛发生率高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98,6.644,P<0.05)。结论 :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手术的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有利于患者伤口恢复和盆腔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盆腔脓肿 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助产方式处理臀位分娩结局,分析阴道分娩失败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臀位分娩情况,采用阴道分娩处理122例,其中失败32例,纳入失败组,成功者90例,纳入阴道分娩成功组,选择剖宫产术处理154例,纳入剖宫产术组。结果阴道分娩成功组孕周、胎儿体重、住院时间低于阴道分娩失败组、剖宫产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成功组、剖宫产术组新生儿脑病窒息、吸入性肺炎、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阴道分娩失败组,阴道分娩成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剖宫产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位分娩方式有阴道分娩的条件,但一旦失败可能威胁胎儿健康,若成功可避免剖宫产术给产妇带来的负面影响。

  • 标签: 分娩 臀位分娩 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护理方式,旨在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21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口腔护理、高热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30%、护理满意率为98.1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方式用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临床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按常规进行孕前宣教与产检检查,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且全面的健康教育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孕妇健康教育,普及孕妇妊娠分娩知识,降低剖宫产概率,提升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分娩方式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分娩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者,按照产妇及家属自愿原则选择分娩方式,其中阴道试产组41例,再次选择剖宫产组59例,另外按照阴道试产成功与否将阴道分娩组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两个亚组,分析各组妊娠结局及产后相关指标。结果阴道试产组试产成功率58.5%;阴道试产成功亚组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24h出血量明显少于阴道试产失败亚组及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5min评分明显高于上述两组,总费用显著低于上述两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上述两组,阴道分娩失败亚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组产妇的产褥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早吸乳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在严格掌握阴道试产适应证条件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安全可行,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疤痕子宫 分娩方式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临床预后。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收治21例颈胸段脊柱结核患者,根据胸骨柄上缘和病变节段的关系,15例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6例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2例,C级4例,D级8例,E级7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1.6个月。所有患者在术后1年均获得骨性愈合,无1例发生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颈胸段后凸Cobb's角由术前的(30.8±5.7)°改善至末次随访的(10±2.3)°(P〈0.01);ODI评分由术前的49.7±4.8改善至末次随访的23.1±3.4(P〈0.01)。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平均提高了1.6级,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D级2例,E级19例。结论:对于颈胸段结核,低位颈前入路可以实现病灶的彻底清除。应根据胸骨柄上缘水平切迹线和病变节段的关系,决定具体的个体化固定方式

  • 标签: 颈胸段 脊柱结核 手术方式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药学部门处方的具体点评模式以及使用方法进行讨论,其目的是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医院以及医生用药的合理性,防止用药错误情况的产生。方法处方点评方法较为先进,摒弃笼统的传统方法,采用医院药房工作人员真实参与处方审核与点评的过程中,临床药师与药房药师点评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好的总结出处方的可行性。同时,为了更加严谨,将处方点评小组对处方点评结果再复查纳入到点评的最后一步。结果药学部门的处方点评方法更好的实现了准确的配方,让药房药师的审方能力以及辨别意识得到了提高,更加保证处方的不断完善以及处方点评的完美实施。结论处方点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性作用,不仅提高了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而且对处方质量的不断完善有着重要性作用。

  • 标签: 医院 药学部门 处方 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思维方式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的90名学生,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学生,实验组在病理教学中采用动态思维方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式,对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评分为(91.2±3.2)及技能考核评分为(92.5±3.5)均优于对照组的(81.3±4.1)和(83.5±2.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理教学中采用动态思维方式可以显著的提升学生的理论考核以及实际操作技能,可以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教学方式,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动态思维 病理 教学
  •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与西药在很多方面有很大的区别。目前我国的中药不仅仅是局限于中药药材,还包括中药制剂、中药丸、中药粉等等不同的物理形态,不同物理形态的中药需要不同的储存环境,这也是目前我们需要探寻的中药保存方式的主要部分。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在中药保存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进行探讨,希望中药的保存技术能够发展的更好。

  • 标签: 中药 保存 解决方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利普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宫颈糜烂的可靠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46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微波治疗,观察组给予利普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宫颈糜烂程度与痊愈率正负相关,轻度糜烂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重度糜烂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脱痂出血量显著减少,且阴道排液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微波治疗相比,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手术安全有效、无需住院、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利普刀 微波 宫颈糜烂 疗效 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护士系统化培训策略的实践效果,为新护士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2012年入外科新护士36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方法进行培训。2013年、2014年入外科32名新护士设为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培训1年,包括岗前脱产培训1周、每月集中延续培训,临床一对一导师制带教方法等。结果两组新护士绩效考核分、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新护士培训内容与安排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培训方法的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系统化方式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新护士尽早适应环境,提高新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新护士 系统化培训 导师制带教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