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杭州整形医院急诊面部外伤患儿的流行病特征。方法调查分析杭州整形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急诊治疗的9 002例0~15岁面部外伤患儿的资料。统计性别、年龄、受伤时间、受伤后就诊时长、致伤原因、伤口部位、伤口类型、伤口长度、伤口深度、麻醉方式、术后抗瘢痕措施、术后瘢痕评估等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结果本组9 002例患儿中,男5 593例,女3 409例,男女比例约1.64∶1;年龄(4.6±2.9)岁,最小为出生后1个月。将患儿分为5个年龄段:≤1岁、>1岁且≤3岁、>3岁且≤6岁、>6岁且≤12岁、>12岁且≤15岁,其中>1岁且≤3岁的患儿最多,共4 505例(50.00%);从1岁至15岁患儿数量依次呈递减趋势,年龄段越大,男性患儿比例越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χ2=23.12,P<0.001)。患儿受伤时间主要集中在9:00-12:00和16:00-21:00,最容易受伤的时间段是19:00-20:00。从全年来看,12月份患儿受伤人数最多,共1 002例(11.13%)。患儿大多于伤后6 h内就诊,共8 846例(98.27%)。主要致伤原因为撞伤(摔伤),共7 786例(86.49%)。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主要是额部,在≤3岁、>3岁且≤6岁、>6岁且≤15岁3组中,额部所占比例依次减小,受伤部位构成比之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χ2=401.22,P<0.001)。主要受伤类型为挫裂伤,共8 081例(89.77%)。受伤深度主要为中层(脂肪层、肌肉层),共5 262例(58.45%);其次为深层(软骨层、骨膜层),共3 601例(40.00%)。伤口总长度为(1.9±1.0) cm(0.2~15.0 cm)。麻醉方式主要是局部麻醉,部分采用静脉麻醉或全麻插管麻醉,共8 757例(97.28%)。术后随访7 465例,所有随访患儿应用整形美容技术一期或分期治疗,术后采用一种或联合多种抗瘢痕措施治疗。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术后感染8例,主要发生在动物抓咬伤、唇部贯通伤及被牙齿磕伤患儿,瘢痕增生28例,其余患儿均效果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儿童面部外伤有特定的发病规律,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其发生。儿童面部外伤后应及时到整形外科就诊,联合多种抗瘢痕治疗措施,将术后瘢痕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 标签: 儿童 急诊处理 面部损伤 瘢痕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蹼的超声及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特征,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病理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159例,术前行超声检查、主动脉弓上CTA,明确有无颈动脉蹼以及是否合并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蹼的位置、长度、厚度、伸入管腔的方向、回声、有无合并斑块或血栓等,与术前CTA检查结果对比。术后大体标本观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59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中22例经病理证实有颈动脉蹼结构,HE染色为广泛的内膜肌纤维增生及黏液样变性,其中18例颈动脉蹼底部合并斑块形成,4例合并血栓形成。术前超声诊断术侧存在颈动脉蹼结构17例,5例误诊及漏诊,超声诊断颈动脉蹼的敏感性为77%(17/22),特异性为98%(135/137),准确性为75%。术前CTA诊断术侧颈动脉蹼11例,11例误诊及漏诊,CTA诊断颈动脉蹼的敏感性为50%(11/22),特异性为97%(134/137),准确性为47%。结论超声诊断颈动脉蹼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于CTA,能更好地显示颈动脉蹼结构及是否合并斑块或血栓形成。

  • 标签: 超声检查 颈动脉蹼 粥样硬化斑块 血栓 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淋病疫情流行病特征进行分析,为淋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Excel软件对2013年信阳市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全市共报告淋病病例142例,报告发病率2.33/10万。报告发病率与2012年相比上升了12.16%。男女淋病发病比为11.441。2007年-2010年淋病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2011年至今,淋病发病人数及发病率开始持续上升。结论性活跃人群是淋病感染的高发人群,淋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要认真探索造成淋病报告发病率重新升高的原因,加强淋病的诊断、治疗和报告的规范化,提高淋病报告质量。

  • 标签: 淋病 流行病学 特征 分析
  • 简介:本文在梳理价值观的定义、维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开展的“中国企业青年价值观现状及培育研究”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维度的取值,对企业青年的政治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家庭婚恋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各类价值观得分差异较大,得分最高的维度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判断,得分最低的维度是职业满意度,二者相差近30分。在人口特征方面,价值观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最明显,而在婚姻状况和户籍之间的差异整体较小;且不同维度的价值观在不同人口特征上有不同表现。

  • 标签: 企业青年 人口学特征 价值观
  • 简介:目的了解股骨的形态特征,对于股骨损伤后的治疗与康复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可以为人类研究积累资料.方法本文测量了250例(男性109,女性141)在成都地区收集到的成人股骨各个部位的径线、扭转角和颈干角,并计算出与股骨形态相关的指数.结果(1)男性股骨各径线均大于女性.(2)男、女性股骨各径线指标绝大多数均无明显的侧别差异.(3)男女性股骨均为扁形和正形居多.(4)男、女股骨扭转角均为正值,无性别差异,其中,男性有侧别差异(p<0.05)均为左侧大于右侧.(5)男、女股骨颈干角无性别差异,但均有明显的侧别差异(p<0.01).

  • 标签: 股骨 形态学特征 临床意义 解剖学
  • 简介:目的描述某地区军队伤害住院病例的特点及规律,探索军队伤害监测模式。方法对3所军队医院2003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所有军队伤害病例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结果5年内共出院1622例伤害病例,占住院病例总数的8.31%。83.23%的伤害病例年龄在11~30岁,身份以战士(75.59%)和在职干部(17.01%)为主。入院时间月份构成最高的依次是12月(13.07%)、6月(10.63%)和7月(9.13%)。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跌倒/坠落(31.18%)、军训作业中意外损伤(23.94%)、钝器伤(16.38%)和锐器伤(9.84%);伤害性质前3位依次是骨折(31.02%)、扭伤/拉伤(15.67%)、挫伤/擦伤(13.54%);伤害部位以上肢居首(25.67%),其后依次为头部(24.80%)、下肢(22.99%)和躯干(11.26%)。结论青壮年官兵的军事训练伤是干预重点,需要通过建立监测体系,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重要支撑。

  • 标签: 住院 创伤和损伤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经临床确诊为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析其胸部X线及CT表现,并与同期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15例病变发生在单纯肺结核非好发部位,14例累及2个或以上肺段;12例影像表现为小片状淡薄影,7例伴有弥漫粟粒性结节。而40例单纯肺结核中有29例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30例仅累及1个肺段;31例影像表现为致密的斑片影,23例伴有纤维增殖灶,19例有1个或多个空洞。两组患者在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具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在病灶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存在差异,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胸部影像表现更为多样性和不典型性,临床医师和影像科医师应对此警惕。

  • 标签: 艾滋病 肺结核 胸部X线 CT表现
  • 简介:象征人类作为人类学理论中一种经久不衰的重要流派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常对象征学派的许多概念、思想认识模糊甚至存在种种误解;我们试图从思想渊源、基本特征入手,对象征人类学派作一个简单梳理.

  • 标签: 象征人类学 思想渊源 理论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该研究为病例描述性研究。检索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 1月至 2017年 12 月出院病理诊断为血管肉瘤的患者,从中选取心脏(包括心腔和心包)受累的患者,排除原发肿瘤在消化系统、盆腔、胸壁等部位而心脏为转移部位以及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资料不完整的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初步诊断、超声心动图和其他影像检查结果以及治疗经过等。通过电话或跟踪病历的方式明确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最终纳入满足入排标准的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患者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8岁,主要症状为气短(8/14)、咯血(6/14)、发热(5/14)、胸痛(4/14)和咳嗽(3/14)。影像检查发现8例患者的肿瘤位于右心,6例位于心包;肿瘤位于右心的患者中7例浸润心房壁并导致心包积液;肿瘤位于心包的6例患者均反复发生血性心包积液,3例进展为缩窄性心包炎,6例患者心包积液查找肿瘤细胞均为阴性。心脏血管肉瘤磁共振检查表现为特征性的“菜花”样T2加权像以及增强扫描时的“太阳光”样表现。诊断时14例患者中8例已发生肺部或肾上腺转移。1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05 d。结论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临床罕见、预后不良,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检查有一定提示作用。

  • 标签: 血管肉瘤 诊断 超声心动描记术,压力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特发性黄斑病变(AIM)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AIM患者5例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例4只眼,女性1例1只眼;均为单眼发病。平均年龄34.2岁。出现症状至就诊时病程4~22 d。患眼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OCT、FAF、FFA检查。5只眼中,伴视盘血管炎1只眼,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明确诊断后未进行干预4只眼。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时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OCT检查。结果患者均表现为单眼视力突然下降,伴视物变形或中心暗点。初诊时,BCVA分别为0.1、0.2、0.2、0.05、0.5;末次随访时,BCVA分别为0.8、0.6、0.5、0.5、1.0。眼底彩色照相,初诊时,所有患眼黄斑区均有不规则圆形黄白色病灶,其中伴小片状出血1只眼,黄斑区假性"积脓"样改变1只眼。初诊后2~3周,黄斑区黄白色病灶、出血基本吸收。FAF检查,病灶中心呈"伪足"样弱荧光,周边围绕强荧光。FFA检查,早期黄斑区不规则强荧光,晚期荧光素积存。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1只眼,晚期视盘荧光着染。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其下腔隙可见局灶性强反射物质3只眼。初诊时,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RPE层顶端不规则强反射物质,椭圆体带和嵌合体带结构不清;随病程延长,视网膜外层结构恢复。结论AIM以黄斑区视网膜外层炎症渗出性改变为主要特征;FFA表现为黄斑区视网膜下盘状强荧光或多灶性弱荧光;OCT主要表现为神经上皮层脱离以及外层视网膜和RPE改变,结构可自行恢复。

  • 标签: 黄斑/损伤 视网膜疾病/诊断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多模式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CP) 患者胸部 CT 影像特征表现,探讨其对 NCP 临床诊治的价值。方法:回顾 性分析本院目前收治已确诊 NCP 的 30 例患者完整影像资料,重点观察有无胸部 CT 异常,并对胸部 CT 异常阴影的病变分布、形态、密度、位置、分期进行分析。结果 : 胸部 CT 扫描发现 28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异常阴影。病变分布 : 单侧单叶 ( 右肺中叶 ) 病变 2 例 (7.14%), 单肺多叶病变 1 例 (3. 57%), 双肺多叶病变 20 例 (71.43%) ,双下肺病变 2 例 (7.14%), 双中下肺 3 例 72%) ;病变位置 : 病灶远离肺门 , 位于周边部位 15 例 (53.47%), 同时累及周边和中心 13 例 (46.43%) ;病变形态 : 病灶表现为斑片状、部分融合呈大片状 12 例 (42.85%) ,球形 11 例 (39.29%) ,两者都有 5 例 (17. 86%) ;病灶密度 : 磨玻璃样改变 11 例 (39.29%) ,实变 11 例 (39.29%) ,两者均有 6 例 (21.42%) ;病变分期:早期 11 例 (39.29%) ,进展期 13 例 (46.43%), 重症 4 例 (14.28%) 。结论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具有特征性的胸部 CT 影像表现 ;CT 扫描及影像分期有助于新冠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动态评估,可用于临床治疗实践。

  • 标签: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T 诊断 治疗
  • 简介:以Biot理论为基础,推导了双相介质中弹性波的本构关系、运动方程及解。结果表明:在均匀双相介质中可获得第一P波、第二P波和S波。第一P波近似于弹性介质中的P波,第二P波称为慢波,其速度一般小于S波,但在个别介质模型中大于S波。选择了合理的参数,对均匀双相介质中的波速进行了数值模拟

  • 标签: P波 S波 地震波速度 双相介质 运动学特征 孔隙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临床流行病特征。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902例胃癌患者,902例患者中农民582例,城区居民320例,对比分析不同区域患者发病部位、病理类型、性别分布特征发病年龄及地域分布特征。结果分析结果发现,902例胃癌患者发病部位主要在胃窦、胃体、胃角、胃底、贲门及幽门,其中胃窦部位发病率最高;病理类型主要以腺癌、印戒细胞癌、鳞癌、混合细胞癌及黏液细胞癌,而腺癌的发生率最高;同时胃癌的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60-79岁之间年龄发病率最高;且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区。结论胃癌发病部位主要在胃窦,而腺癌、男性及中老年群体的发生率最高,且农民群体发病率高于城区。

  • 标签: 胃癌 流行病学 发病特征
  • 简介:摘要:基于线上课程平台的后台数据系统,本文初步构建了多级线上课程特征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考虑到了层次性和可度量性,又兼顾了个体的历史性表现、现实性表现等多方面特征,为更好地实现个体课程考核结果的预测及建立预警机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市2010-2019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重庆市儿童手足口病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2010-2019年间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描述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结果:重庆市2010-201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31 253例,年均发病率为133.25/10万,重症157例,占比0.12%,其中死亡3例,重症死亡率1.9%;每年4-7、9-12月为发病高峰;渝中区(161.54/10万)、万州区(154.27/10万)、丰都县(144.73/10万)年均发病率最高,城区发病率高于下划县市、乡镇(χ²=135.44,P

  • 标签: 儿童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肉桂,药食同源,广西道地药材,在广西“桂十味”中排名首位。防城港是广西肉桂主产区,素以生产“东兴桂”闻名中外,至今已有300多年种植历史。本文论述了肉桂的规范化栽培技术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针对目前基于关键词的藏文古籍文献特征检索需要大量著录人力、专业的辨识能力和缺乏定量标准的问题,本文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引入到藏文古籍文献特征检索中,即采用“以图搜图”的方法在藏文古籍图像数据库中检索与模板图像具有相同或相似文献特征的图像。实验在所构建的5个藏文古籍文献特征数据集和7种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特征提取算法上进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为在海量文献图像数据库中的文献特征检索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藏文古籍 文献学特征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