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教师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西北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还存在教师对自我发展认识不到位、学校内教研力量薄弱和教师信息化水平偏低、县域内没有形成完备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等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积极开展县域内教师结对帮扶活动;适当放宽编制标准,减轻教师多余负担;提升信息技术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实施精准帮扶行动等对策,促进西北民族地区教师专业的发展。

  • 标签: 西北 民族地区 教师 专业发展
  • 简介:第一,出色地完成了扫盲历史任务。桃江的扫盲经历了三个步骤:70年代末完成第一步,1979年评为湖南省第一个青壮年基本无盲,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起点要求,青壮年非文盲率达87.6%;80年代完成了扫盲第二步,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高限要求,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7.5%,1988年评为全国扫盲先进,获得了国家的奖励;从1989年至1993年,走出了扫盲的最后一步,以村级扫盲为基础,实现了高标准无盲,非文盲率达99.61%,受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的表彰。

  • 标签: 农村成人教育 文盲率 湖南省人民政府 湖南省桃江县 农民教育 国务院规定
  • 简介:豫西南古镇——新野沙堰镇是个农业大镇,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纵贯南北的襄(樊)南(阳)公路和几乎与之并行的老自河把全镇分为东西两个自然区域。路东为老粘土,适宜棉花种植;路西为沙质土,适宜花生种植;公路两边为黄土,适合林果栽培,又便于外运。根据这一地域特点,该镇迅速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确定了“东部种棉花,西部种花生,公路沿线种林果,四荒滩涂搞养殖”的农业生产新格局。

  • 标签: 科技活动 地方经济建设 新野县 沙堰镇 成人学校 “成教兴农”工程
  • 简介:通过对贵州省务川蕉坝乡泥石流(NSL1、NSL2)-不稳定斜坡(XP)地质灾害群特征及危害的分析研究,指出了蕉坝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群防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根据蕉坝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群形成的特殊地质背景建议优先采用工程治理方案,直接消除地质灾害威胁。同时,本文对采取工程治理方案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优势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贵州务川 泥石流 地质灾害 防治
  • 简介:以岗位成才为目标,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人才队伍在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中,哈二电进一步提出了“逐步培养一支全省电业系统业务知识最强、各类人才最多、实践经验最丰富、精神状态最佳的职工队伍”的目标。按照“十一五”教育培训规划和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开展了“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强化培训工程”和“技能人员重点培养工程”,坚持培训和考核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和创新各类人才培养模式。

  • 标签: 学习型组织 电业局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哈尔滨 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 简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实施十周年之际,通过对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2000年至2008年开放教育招生状况的调研以及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思考内蒙古电大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方法,强调实现招生规模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是电大系统应当共同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 招生状况 分析 思考
  • 简介:本文在对甘肃省积石山中小学教师培训现存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建议:完善教师培训体制;校本培训与高校集中培训相结合;针对民族地区特色,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教师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培训者队伍等,以此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 标签: 民族地区 中小学教师培训
  • 简介:我国公共财政框架建设初步完成后,引入了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预算不仅是一种政府分配预算资金时使用的技术方法,而且是一种政府管理模式。近年,农村中小学的财务问题越发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从2006年起,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机制实施后呈现了显著效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恩施州的恩施市、来凤县、宣恩、建始等三一市新机制运行情况的调查,从众多问题中的经费预算机制着手,将绩效预算引入义务教育财政体系中,分析其实施的可行性。

  • 标签: 义务教育 经费 预算管理 绩效预算
  • 简介:本文基于信息时代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发展趋势,在对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该县实施以ICT为基础的农民科技培训的发展现状,系统总结了该县基于ICT科技培训取得的经验、成效和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ICT 内蒙古 开鲁县 西部农村地区 农民科技培训 调查报告
  • 简介:贫困农村由于长期受考高中上大学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即主要只为少数升学的学生服务,造成民族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效益不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劳动者素质偏低成为制约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探索民族农村巾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民族基础教育更好的为“三农”服务,实现基础教育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开创“三教”统筹,“普职”勾通的新格局,使之不断促进民族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广西龙胜各族自治教育于2001年秋季学期开始进行中小学劳动技术与初中“绿色证书”教育选修课实验。

  • 标签: “三农”问题 民族农村教育 中小学 素质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 “绿色证书”教育
  • 简介: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访谈,对14名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农民就新农村建设中的认识、情感以及意志进行了深入了解。结果发现: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表面化、片面化和局限性等特点;大多数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保持积极态度;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一代能自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崇尚科学;该地区干群关系基本和谐;区内农民休闲娱乐方式单调,公共文化娱乐设施欠缺;大多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扬着勤劳勇敢、自强自立的精神,为走上富裕幸福之路不断努力。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农民的生长环境、文化习俗、教育现状等角度,提出了提高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保护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性的建议和对策。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边远山区 少数民族 农民 心理